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因及意义探究

2019-09-10 04:49顾艳萍
高考·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顾艳萍

摘 要:在高中的语文阅读课中,教师要明确核心素养的重要地位,当下核心素养是教改的指导方向,也是为了促进高中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发现核心素养的原因以及意义,明确了教师在语文阅读课中落实核心素养的价值,并对语文阅读课的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本文的分析有助于教师改善语文阅读课的情况,提升语文阅读课的教学品质,促进高中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成为一个各方面发展全面的人才。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原因及意义

前言:在语言教学的实际开展中,语文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教师要注重借助语文阅读课,提升高中生的语言实践力,但是一直以来对高中生实施的语文阅读课是程序化的,忽视了高中生对问题的思考,让语文阅读课变得单一,丧失了阅读的趣味性。

一、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

语文核心素养,其中包括“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和传承”[1]。核心素养就是高中生在语文的学习中,所呈现出的稳定的、适应未来发展以及社会竞争需求的必备品质以及关键能力,在语文学科的体现。要想实现对核心素养的贯彻,需要高中生不断加强自身积累,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具备核心素养,可以让高中生全方位发展起来,在未来应对社会竞争的时候,高中生可以展现出更好的实力。而从宏观上看,核心素养是对以往的一种反思,确定了人本理念,让高中生的素养与自身的文化背景融合。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原因及意义

(一)个人发展需要核心素养的支撑

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所追求的一种终极目标,语文阅读课要结合学科的特点,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承担着的是母语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双重责任,也是对价值观的一种传递。核心素养需要高中生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和强化,帮助高中生在实际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发挥出语文学科的根本价值。语文阅读课中教师注重对核心素养的贯彻,这样对高中生的培养才不会失去应有的方向以及价值。语文阅读课是高中生开展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要注重对高中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育。对高中生性格的塑造以及传递价值观是有深刻影响的[2]。此外借助语文阅读课的途径,可以对高中生的核心素养展开培育,丰富高中生的精神世界,提升高中生认知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完善对高中生阅读的指导。

(二)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核心素养作为指导

高中生的好奇心是极强的,因此教师要结合高中生的这种特点,注重对高中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引导。语文阅读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高中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和内容,从而实现对高中生兴趣的激发,促进高中生在语文阅读课中的高效自学,加强对核心素养的贯彻,并积极注重语文阅读课效率的提升。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在对高中生展开素养培养中,语文阅读课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經过语文阅读课,可以让高中生的德智体实现全面进步。要想让高中生形成各方面语文素养,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的能力,也是对教师素养以及教学艺术的考验,这种局面下语文阅读课中,教师要着重引导高中生把握语文阅读课的内容,提升高中生的思维品质。语文阅读课中教师要对各类教学手段展开应用[3]。并积极促进高中生思维的提升,教师要引导高中生对课文深入理解,借助高中生自身的阅读理解,了解文本的大意。语文阅读中,涉及到略读以及精读两种阅读形式,阿紫精读中,要对每个字词展开深入思考,可以让高中生形成良好语感,略读则是可以促进高中生知识面的拓展。教师要让高中生带着问题,对文本展开针对性阅读。比如在对《荷塘月色》展开阅读的时候,教师可以为高中生设置问题“文中描绘了景色的哪些特点?哪些景物描写方法被运用?”并借助信息技术,为高中生展示荷塘月色的画面,适当配合音乐,为高中生营造氛围。

(二)鼓励高中生自主阅读,加强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对于同样的文章,每个人的思维不同,最终理解到的内容也是不同的。语文阅读课中要注重对思维品质的强化。教师可以对高中生展开鼓励,让高中生讲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其他的同学进行交流。比如对《荷塘月色》中的景物描写展开分析,每个高中生的切入点不同,总结出的方法以及特点不同,相互之间形成补充,经过思维碰撞,促进高中生发散思维的进步。

(三)开展丰富实践活动,注重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高中生面临考试压力,很多时候文章理解是比较表面的,语言表达比较缺少条理性。而这也体现出高中生语文素养不足以及文学积累不够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高中生参与一些阅读实践活动,让高中生可以加强阅读体验,在阅读中体会到审美过程,注重审美鉴赏,提升高中生的创造力。

(四)注重传统文化渗透,提升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教师可以在语文阅读课,结合文本的内容,融入一些传统文化,让高中生加强文化理解以及文化传承。比如在《归园田居》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诗人陶渊明当时的生活背景,对当时社会的文化理念展开剖析,渗透相关的文化知识以及代表作品,促进高中生作品理解的同时,也是让高中生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认知。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促进高中生阅读效率提升。

结论:总之,教师要注重语文阅读课中对核心素养的贯彻,核心素养是当下教改的指导方向,教师要积极迎合核心素养的客观要求,让高中生实现全方位的进步,为将来高中生参与社会竞争打下基础,提升高中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祖鸿.主问题设计法让语文教学有效有序——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艺术[J].名师在线,2019(23):28-29.

[2]陈旭强,王惠娟.群文阅读教学标准建设的思考与实践——以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样本[J].江苏教育研究,2019(Z4):116-119.

[3]吴云丽.寻文字之美,悟作家情怀——以《侯银匠》为例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基础教育论坛,2019(11):33-34.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