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9-09-10 00:10谭建红
高考·中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谭建红

摘 要:由于现今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所以对于学生关于数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并且,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也非常提倡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本文通过改正教师观念、营造创新环境以及多元教学等方式来阐述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学习兴趣

创新的思潮在我国铺展开来,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热点,创新意识在高考中已经得到了实际的应用,这也显示了创新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课堂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开发学生的创造型思维,而不是为了培养会做作业的学生。那么,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做点什么呢?

一、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

高中的数学知识并不是一门只需要记的科目,也不仅仅只是含有几个公式以及几个数学概念。高中的学生如果只是记住了公式,那在实际的运用当中可能会不知道如何运用。所以,教师就应该改正教学观念,教师的任务不是只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也不是只能被动的去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教师应从一个指挥学生学习的身份变成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的身份,而且教师要把教学的结果性变为过程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最后的结果。从前的教育就是如此,学生在高中时期,上数学课的时候,只是在教师推出最后结论的时候记住了一个结果,对解题的过程并不太重视,以至于把题目表面进行修改以后就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这也就是现今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中解决空间几何量这一类题目的时候,有些学生无从下手,其实这一类的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的解题特性,那就是利用空间向量坐标,把空间坐标的X轴,Y轴以及Z轴在已知的条件中建好模型,按照已知条件逐一建好坐标进行分析,题目便可以迎刃而解。所以教师在教授这类题目的时候,要多进行步骤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题目的解决方法,起到一通百通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把“教”转化为“学”让学生来提出问题,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研究,教师就算没有解答出来也不必太在乎,而是让学生来进行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有些方面教师可能也不如我,学生才会更加的努力。这种方式在美国的教育中很常见,并且效果显著,因此对于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拿来借鉴。

二、营造创新环境,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的意识就是为了满足新的需求,或者是用新的方式来满足原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求新意识;也是一种对问题的积极探索的心理需求。要想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并对问题的主动探求,那么教师就需要营造出创新的环境,让学生受环境的改变,来产生创新意识。创新环境就是在课堂上教师以民主、宽容、友善的态度来对待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爱”,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气氛不再是严肃的,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例如:某学生在报名了演讲比赛以后,在宿舍或者在家里能够很好地把演讲内容表达出来。但是在正式的演讲过程中,说话并不是那么的流利,有时候还会出现忘词的情况,这就是环境的影响。在家里,学生能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把演讲内容表达出来。但是在演讲台的时候,学生会感受到压力,压力使学生紧张,于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在数学课堂上也是如此,学生感受到学习气氛的愉悦,就能很好的把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对于学习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努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尝试解决以前不懂的问题。教师还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是因为感兴趣而去学的,学生才会主动解决问题并培养出创新意识。

教师也可以创设小组模式,每个小组选出一名数学好的学生,并且小组内的组长轮值,由组长每天自己找出一道题目让小组成员来练习并由组长解答。这样做可以让学生自己当“老师”,在教的过程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去改进,也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去进行学习,在找题目的过程中也可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讓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如:abc=1,求.

按书上的方式来解决这道题目很困难,那么就需要有创新思维。

可以设a=  b=  c=,

∴原式

这就是创新所蕴含的魅力。

三、倡导举一反三,培养创新思维

举一反三,是数学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生拥有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的解决困难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有多种多样,教师不应该只肯定自己的解决方法而对学生的方法进行完全否决,这样长久以往,学生就不会去想其它的方法,而是只记住教师所讲的方法,那么学生的创造思维的开发也会受到阻碍。所以,教师在讲完一个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多个学生在课堂上对同一个题目进行解答,想必会有多种解答方法,然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解答思维讲给全班同学听,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比如:定义域为R的函数f(x)满足f(x)=4x?+5x+6,求f(x+1).

在这道题目中就是运用举一反三,可以把(x+1)换成x,

∴f(x+1)=4(x+1)?+5(x+1)+6,这样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高中的数学并非如初中一样浅显易懂,高中的内容很多是隐藏在知识的最深处,那么学生就需要对知识的足够了解,所以创新型的思维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优势。

四、紧跟潮流,信息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教师应该根据时代的发展,引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变的多样化。多媒体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到一些新颖的东西。如几何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观察几何图形。并且多媒体的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用动画、音乐的形式让枯燥的高中数学有趣化。

如:求+1的周期以及最值就可以通过图形的多媒体的教学使解题更形象。

总结:

高中数学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开展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高中数学老师,应该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士军,《创新能力的培养》;学习周刊;2016年

[2]胡婷,《论数学创新能力重要性》;大观周刊;2017年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学习兴趣高中数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