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岁月深处的一封家信

2019-09-10 07:34张蕾
参花·青春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架子车秸秆爸爸

我在整理文稿时,偶然发现爸爸的一封信,信纸泛黄有褶皱,透射出岁月深处的沧桑巨变。

家信原文

儿子:

你和你母亲都好吗?

你上次的来信我收到了。读完信,知道家中的一切都好,今年的小麦收成好,秋作物也好,使我心中非常高兴。

旧历六月十八日我给家里的来信,不知道你收到了没有?眼看就要种小麦了,不知道你把秋播的化肥买下了没有?今年的化肥可能非常短缺,央求一下你二舅给咱家打些化肥,人家认识的人比较多,比咱们路子宽,办法多。化肥到底能不能买上?买了多少?一定要给我来信讲清楚。你要知道,现在没有化肥是种不成庄稼的。

快要收秋了,让我一直放心不下的是咱们兵草地的那一亩洋芋。路途比较远,用担子挑吧,你们小孩子一天也干不了多少活;用架子车拉吧,路陡弯急,你们小孩子没有力气驾驭架子车,我更加放心不下你们的安全。给你九爷(和我家互助生产户的名字,按照家族辈分,我应该叫他爷爷。今年爸爸出去打工,我家有生产困难他帮忙;明年他出去打工,他家有生产困难爸爸帮忙。)说一下,兵草地的这亩洋芋被挖了以后,叫他帮忙用架子车给咱家拉回来,明年他家有用架子车拉的洋芋(因为田间道路不畅,大多数地块架子车到不了,收割时只能人挑肩背。)我绝不说二话的。

我特别要叮咛的是,无论干什么活,你们孩子都不要拉架子车了。娃娃家还没有力气,拉架子车干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不听话闯下大祸,后悔就来不及了!谷子秸秆、玉米秸秆之类,你们不要往家里拉,暂时把这些东西堆放到地里,让它们都慢慢干着,等我回来再用架子车拉。这些话,你们千万要记住。

关于你考上师范学校的事情,我在上次的来信中看到了,我非常高兴,还买了一瓶酒,悄悄地和你杜叔(爸爸的同学,也是玛纳斯县大沟煤矿的包工头)两个人喝了。信中说,你在旧历七月十二日开学,上学需要多少钱,要想办法凑够,需要买什么东西,都要想办法买齐,钱不够的话就先在亲戚、邻人那里借上,我回来再还给他们。

给学校转粮食关系的事情央求一下你的几位叔父,一百五十斤小麦,一百五十斤玉米,用架子车拉,你们孩子家是拉不到乡粮管所的,连咱们村的羊沟坡(路名,我们村外出的一条必经之路,非常陡峭,单人步行都要弓腰喘气。)都上不去。

你到学校以后,一定要给我来信,把学校的情况给我详细说明。

你五叔家里各方面都好吗?(五叔,生的女孩多,没有生下男孩,爸爸一直牵挂着他。在此,爸爸有用试探性的口吻打探消息之意,意思是计划生育政策正紧,五婶到底怀孕了没有。)

你三叔、四叔家都好吗?来信时一定要给我说明。叫你弟弟抓紧时间读书学习,在学校里千万不能贪玩。

我在地面上装煤,没有下矿井,安全着哩,吃得住得都很好,希望你们不要操心。(后来才知道,为了多挣钱,爸爸一直在井下挖煤,直到煤井坍塌压伤他的一条腿住进医院。)

收到信后,一定要给我回信!

你的父亲

一九八七年旧历七月十二日

爸爸的担当

这是三十二年前,爸爸去新疆玛纳斯县大西沟煤矿打工时写给家里的一封信,虽然纸页已经泛黄,四角残缺不全,带着岁月深处的痕迹,但它仍旧那么亲近,依然让人感动。

为了履行一个父亲的责任与担当,爸爸竟然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瞒着我们去私人煤矿的井下挖煤挣钱,直至矿井坍塌压伤腿部住进医院。他虽然逃过了一劫,但至今令人后怕不已。

为了养家糊口,爸爸什么活都能干,什么活都敢干。听爸爸说,他十几岁就只身一人到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关山老林去割扫帚,有时晚上就住在冰天雪地的树林里;有时拉着一车扫帚星夜赶路往回返。那时候,每到夜晚就能看到一双双快速移动的夜明珠一样亮闪闪的东西。这就是狼的眼睛,狼群乘着夜幕开始四處觅食了。

有一次深夜,爸爸拉着自己割的一车扫帚正往家里赶路,到万泉的大水亭时,他被几只狼围住了。他觉得这次肯定性命难保,就本能地一边向来攻击的狼挥舞镰刀,一边向路左侧的大石山靠近。这时,他发现一个高台,只容一人可以爬上去的高台,上去之后是一个天然的,只有马鞍那么大的石座,他坐在上面,背靠耸立的大石山,就把狼群甩在三米之下的路面上干着急了。面对这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狼群也无法施展它们天才的猎杀技能。狼群在下面扑来扑去,爸爸的上下颚冻得不停地咯咯打战,一直到东方破晓,狼群才悄然离去。爸爸说,那次历险,连吓带冻,几乎要了他的性命。

据说,那时一车扫帚才卖一块钱,可是爸爸还要拿生命去冒险。在贫穷和饥饿的迫使下,他不得不与命运抗争。

艰难岁月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一草一木有可能都是救命稻草。每每收秋的时节,地里的粮食更不用讲了,甚至连庄稼的秸秆、柴草都要收回家里去。因为那时我们先用农作物秸秆、柴草作为骡马牛羊的饲草,骡马牛羊吃剩下的秸秆还要拉到磨房里粉碎再来喂猪。至于农作物的根茎,都要一一挖出来运回家,晒干之后打去土巴,就是做饭用的最好的柴火。因为农作物的根茎燃烧的火力要比其他部位燃烧的火力更旺。如此一来,农作物的果实、秸秆、叶子、藤蔓、根茎都被一一当作宝贝充分利用。尽管我们如此精打细算,该利用的资源已经全部利用,但日子过得还是穷得叮当响,食不果腹是那时极为普遍的境况。

记得初三的我,那天在打篮球争抢篮板球时扯开了多次补丁过的裤裆。因为穷得穿不起裤衩,就直接现丑了,羞得我拱着腰,双手捂着破处,从教师宿舍后面的小道窜进教室里去,坐在座位上一直等到天黑看不见人影才匆匆回家。到家里,也没有换穿的裤子,就只好藏在被窝里,等妈妈把裤子补好,才敢出来活动。我清清楚楚地记得,从我开始穿裤子的时候起,到我初三那次扯破裤裆,就只有一条补了又补的裤子,小了,或者破了,就由妈妈拆东墙补西墙,直到能遮住丑,能凑合着穿出去,就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可常常因为缺少巴掌大的一片能够补衣服的布,难得妈妈长吁短叹。因为那时候,要找到巴掌大的一片布,确实是一个不小的困难。

为了战胜贫穷,虽然这里、那里私人煤矿塌井事故频传,非常揪心吓人,但爸爸还是铤而走险,背着家人去了新疆玛纳斯大西沟煤矿。之前,我的班主任杜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过爸爸,今年是我考取师范学校最为关键的一年,一个班里六十多个学生一般只有一个名额,为了减少我的家务劳动,给我多挤出一些学习时间,让爸爸不要外出打工,可是爸爸还是去了,因为他最担心的是我的学费。

这封信爸爸本来应该早给我写的,只是因为煤井坍塌事故,让爸爸因为腿伤住进医院,才把时间拖到我在师范院校开学的这一天,他觉得不能再拖下去了,就在医院的病床上提笔给我写了这封信。

家乡巨变

爸爸在信中提到了谷子,因为那时谷子还是我们的主要口粮之一,妈妈烙的谷面馍又脆又甜,入口即化,比现在的饼干还要香甜,至今让人难以忘怀。因为那时的谷面馍,比现在的饼干、蛋糕还要奇缺。我们经常依靠难以下咽的菜团充饥,吃谷面馍的机会一年没有多少次,吃一顿肉食更是天方夜谭的事情。现在,吃山珍海味都是家常便饭,可是孩子们还挑挑拣拣。更让人生气的是,经常看见厨房里有剩饭剩菜的浪费,不由得叫人想起之前的那段艰难岁月。

爸爸的信中还提到用架子车往家里拉洋芋的事情。那时我们家十几块责任田,能用到架子车的只有两三块。由于田间道路窄小,农业生产拉运主要靠人背肩挑,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肩上就已经留下被扁担压伤的血印。

现在,国家每年都有田间道路建设款,机耕道通到每一块地头,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农业机械,农民早已告别了人背马驮的纯人工时代。不过,现在我们家乡的农民都早已不种大秋作物了,他们每家每户都栽植起了苹果园。去年从家乡传来消息,有一位种植一种名叫红肉苹果的农民,他家的苹果每斤卖十六元,当年总收入一百多万,惊动了记者,都给登上头条了。

总之,三十二年前的家乡,人们还在温饱线上下苦苦挣扎,艰难打拼。如今,人们的宅院拆了又建,建了又拆,不知反复多少回了。先是把当年的破瓦房拆掉,建成砖木结构的“安架房”,一种全部用上好的松木构架起来的房子,造型像古代宫殿一样雄浑庄重,美观大方,更重要的一点是具有非常好的抗震性能,还有冬暖夏凉,适宜居住的特性。 再后来,“安架房”没有住多久就又被拆掉,修成砖混结构的平房。这两年,不知是谁带头修了一栋三层楼的小别墅,村里人比赛似的都跟着修起别墅来。

家乡人的生活像大姑娘、小媳妇穿时髦衣服一样,一天一个新变化,一天一个新模样。究其原因的关键是乡亲们手里有了钱,政府在西北黄土地上为农民探索出了一条“苹果+农户+公司+互联网”的产业化致富的路子。一亩苹果卖四五万元,一般家庭栽植五六亩苹果园一年就能收入二十多万元。记得三十二年前,一个小学教师的工资只有几块钱的样子。按照这样的发展速度,未来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真让人难以想象。

三十二年前,外出打工的爸爸的一封家信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家乡的巨大变化。我为乡亲们过上富裕、幸福的美好生活而感到高兴。大河水满小河满。我更为更加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而感到骄傲自豪。我爱你中国!祝福伟大的祖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

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永远记住昨天、今天为我们负重前行的人们,并加入他们奋斗不息的队列,为我们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我读着来自岁月深处的家信,好像还有好多未尽之意需要反复琢磨。

作者简介:张蕾,女,汉族,大学文化,热爱群众文化建设事业,爱好阅读、写作。现供职于甘肃省庄浪县商务局,系群文初级助理馆员。

(责任编辑   高升榮)

猜你喜欢
架子车秸秆爸爸
架子车上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父亲的架子车
我和爸爸
爸爸
九台区秸秆利用取得新成效
爸爸冷不冷
SONG OF SMOG AND FIRE
可怜的爸爸
收废品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