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及实现路径

2019-09-10 14:55苏梦园单毅君乔芳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苏梦园 单毅君 乔芳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活态”存在,承载着中华民族从远古以来形成和传承的民族精神基因,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情感寄托与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表达。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引入“非遗”资源,可最大限度地提升“非遗”的传承与传播,对实现国家语言文化战略意义重大。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非遗”传承传播实现的路径在于解决好“非遗”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语国际教育 传承 传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中华传统文化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战略性指示。为贯彻中央文件精神,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育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重点和推进举措。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不间断发展传承的悠久文明,外延博大,内涵精深,“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纲要》),凝结着能够被传承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思想政治、价值观念等。我国主流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关于其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以下简称“三进”)的问题,在各阶段国民教育中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相关举措也在陆续推进中。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境遇还不容乐观,在面向中外学生的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还未真正从战略意义的角度考虑其重要性与实现路径。如何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进”工作,不但关涉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问题,更关系着国际知华友华人士的培养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和时代意义。

一.“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中战略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方式、知识、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P22一方面,我国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汉语国际教育又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有效路径,在汉语国际教育领域融入“非遗”文化,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一)汉语国际教育可最大限度利用丰厚的“非遗”资源

我国是世界上“非遗”文化最为丰富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前,受“五四”运动以来科学主义主流思潮的影响和“文革”时期席卷全国的“破四旧”运动的冲击,我国对“非遗”的内涵理解和意义认同经历了很长时间的低谷时期,或视其为文化古董肆意打砸,或视其为封建迷信无情破坏。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社会普遍对“非遗”价值认同的转变,我国政府也开始逐渐加大“非遗”资源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传播。

为使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规范化,国务院于2005年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并制定“国家+省+市+县”4级“非遗”保护体系,要求各地方和各有关部门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切实做好“非遗”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同时,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和2011年、2014年先后批准命名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我国拥有包括中医、京剧、珠算、古琴等在内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9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396个,涵盖了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大类,形态异彩纷呈。如此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民间,融汇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代表着民众的生活、情感、艺术、知识和信仰,也代表着民族的本真精神”[2],承载着中华民族从远古以来形成和传承的民族精神基因,包含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道德观念、情感寄托与价值追求,是民族文化的最为生动、最为鲜活的表达。

汉语国际教育,就其表面看似乎是单纯的汉语言技能训练课,其实,语言学习与文化的传承传播密不可分。与主流思想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情感性、趣味性、生动性和体验性更为突出,特别适合国际学生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比如京剧艺术、剪纸艺术、书画艺术和中国功夫等,一直以来都广受外国友人的青睐和喜爱。地方性非物质文化资源更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对国际学生的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在汉语国际教育中融入地方性“非遗”资源,也能促進外国人士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性。目前多数高校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华才艺》课,讲授和学习中华戏曲、书法、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凡此,正可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丰富汉语国际教育内容,促进汉语国际教育水平,提升汉语国际教育影响力,实现国家语言文化战略意义非凡。

(二)汉语国际教育可最大程度实现“非遗”的传承与传播

汉语国际教育牵涉的范围其实很广泛,其对象实际包括两类群体,一类是世界范围内的中华儿女,一类是所有的外国人士。我国在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是在境外实现中国语言文化传承传播的战略选择和有效途径,在中华文化的浸润和濡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大学的汉语国际教育是推进语言文化战略的主要途径。

“非遗”最大的特点是熔铸于一定民族特殊的生活和生产中,是民族性格与审美习惯的“活态”存在,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更依托于人本身而传承传播。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中最具影响力和表达力的亚文化群体,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动“非遗”研究和保护、传承和传播是极具现实性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国家语言战略的必由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趣味性、鲜活性、生动性,以及所蕴含的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等广受国际学生的欢迎,他们更大范围传播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文化的良好路径。

对于主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而言,“非遗”文化的传承传播是使命,也是职责。让中国学生学习和掌握我国丰富灿烂的“非遗”资源,理解和认同“非遗”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能够更加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促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产生炽热的民族文化内需力,从而成为持久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主体。在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中贯穿“非遗”理念,通过汉语言文化课堂和汉语言文化实践活动,介绍我国的民间艺术,讲述我国的民间故事,让他们体验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等,让自然山川地理与独特的人文神韵紧密结合,让抽象的文化精神与生动的参与体验有机融合,会给国际学生留下深刻而持久的文化记忆,加深国际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理解。传播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过程,人们对于某种事物(观念或意识)等的接受和持续选择要经历视听觉上的注意、真正内心的注意、信任、接受、选择、体验和再选择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众对受体的认识和体会就会不断深化,进而熔铸成观念的东西掌握受众。汉语国际教育领域的“非遗”教育,正可以借助传播活动的动态性和不断深化,实现对国际学生的持久影响,进而将其从文化的了解体验者转化为传承者和传播者。

二.“非遗”国际传承与传播的实现路径

适应中央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战略,从国家语言文化战略层面考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适宜路径,是实现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紧迫问题。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多维度、宽领域的文化浸润是实现中华文化国际传承传播的有效路径,把“非遗”资源融汇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各个环节,落实好“非遗”“三进”工作,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文化体验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一)“非遗”进教材

“非遗”进教材,就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资源加以充分反映和体现。一是要凸现“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的主体性,解决边缘化问题。目前,我国汉语国际教育重语言轻文化的现象比较突出,根据对我国30余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调查显示,文化课的比重仅占整个课程20%左右,“非遗”特别是地方性“非遗”的比重更小。在汉语国际教育的教材,如《中华文化与传播》《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中写入“非遗”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还要鼓励高校自编教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盘活省、市、县三级“非遗”资源,以促进“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有效利用。二是要强调“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的系统性,解决碎片化问题。教材编写要讲求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对于任何一种“非遗”而言,不但要写清楚是什么,而且要写清楚为什么和怎么样,同时还要写清楚历史发展脉络。以镇江市国家级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白蛇传传说”为例,它不仅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更吸引了不同时代的杰出文人参与改编,从而产生了诸如戏曲本、话本、拟话本、小说等文学样式,也有当代电影、电视等丰富的存在形态,这些不同的艺术形态所讲述的人蛇之恋故事,表达着不同时代生活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的婚恋观念、审美诉求与精神品质。只有将“白蛇传传说”故事情节在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以及不同艺术形式体现的主题意蕴讲清楚,才能充分反映和表现其传承和传播价值。三是要提升“非遗”在汉语国际教育教材中的趣味性,解决抽象化问题。“非遗”是文化中最为生动形象的“活态”存在,写进教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充分调动其本身的多形态存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提升其传承传播的趣味性,进而增加其吸引力。“白蛇传传说”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就很典型,除了文字叙述,可以辅以剧照、木版画、铁艺以及声像资料,如电影、皮影戏以及镇江市开发的金山寺白蛇传大型水幕表演等,其传承传播的效应会大大提升。

(二)“非遗”进课堂

“非遗”进课堂,就是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内容进行广泛介绍和传播。汉语国际教育的本质是让中外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言文化知识,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其课堂是一个集合概念,包括课堂教学、专题讲座、语言实践、文化体验和直接参与等多种形式。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讲清“非遗”故事。如前所述,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其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精神内涵,讲清“非遗”故事是学生了解、掌握、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二是在语言实践中参观“非遗”实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式多样,物化形态是一种主要存在形式。因此,走出教室,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让中外学生们亲手摸摸、亲耳听听、亲眼看看、亲自闻闻,更能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和体验“非遗”文化独特美,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三是在主题活动中参与“非遗”体验。为中外学生创设“非遗”体验环境,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复制活动中,更能激发中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以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教学为例,可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留学生讲授中国汉字的发展历程,从圆圈中的一点儿到“日”

的发展,再会意出“旦”字,从绘画文字到象形文字到会意文字再到形神字,汉字文化知识脉络清晰,汉字文化故事生动形象,引人入胜;然后通过精心准备的中国文房四宝,让学生亲自动笔进行书法实践。融知识讲解、观摩体验于一体的教学活动能极大调动国际学生的积极性,将看起来死的书法艺术活灵活现,授课效果一定会非常好。

(三)“非遗”进头脑

“非遗”进头脑,就是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包含的知识和所体现精神掌握传承和传播主客体。“进头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通过文化浸润,包含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非遗”知识成为中外学生知识结构和文化記忆的一部分,随着体悟的深入,更会成为积淀于学生思想中的无意识存在。一是“非遗”知识和精神掌握传承和传播主体,即要求汉语国际教师首先要熟悉和掌握中华民族优秀的“非遗”文化,理解和领悟“非遗”所蕴含的民族精神、所寄予的民族情感。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制定的《国际汉语教师标准》对教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阐释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能力有专门要求。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包括“非遗”在内的中华文化知识及其阐释和传播能力应是其最为重要的看家本领。二是“非遗”知识和精神掌握传承和传播客体。汉语国际教育的实质是提升汉语言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培养知华友华人士,“非遗”因为表达和显现形式的亲和力和情感性而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求得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真正喜欢和热爱,成为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潜在资源或现实力量。

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多次讲话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P201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活态”存在的特殊性,成为传统文化中最为脆弱的一部分,客观上需要加大力度去保护、去研究、去传承和传播;也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存在,使其成为传统文化中最为鲜活、最为生动的一部分,客观上增强了人们了解、掌握、理解和认同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更加适合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素材。高校汉语国际教育应充分解决好“非遗”“三进”问题,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为实现国家语言文化战略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公约选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常峻,黄景春.“非遗”保护理念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5(1).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JGLX17_082);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SJCX18_0720)。

(作者介绍:苏梦园,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单毅君,江苏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乔芳,文学博士,江苏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