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与应用

2019-09-10 16:53万梅远靳蓉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2期
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

万梅远 靳蓉

[摘要]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及10例健康入作为研究对象。10例健康人群组成对照组,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10例患者为细菌感染,组成细菌感染组,另外,10例为病毒感染患者。对于三组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定量检测,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PC7)检测结果以及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P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为(9/10)90.0%,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7/10)70.0%以及对照组的PCT阳性率(1/10)10.0%。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结论: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检测方式便捷,同时还可以敏感的鉴别出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对于早期检出意义重大,可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56;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8-0174-02

在临床诊疗中,感染性疾病是十分常见的病症,同时也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在各类感染性疾病中,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较高,同时致死率也比较高,要求对患者尽快确诊,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案。在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中,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以及肺炎比较常见,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衣原体感染等,在临床诊疗中,必须对不同感染源进行准确鉴别,这样才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在本次研究中,选取本院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及10例健康入作为研究对象,对血清降钙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进行详细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本院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及10例健康入作为研究对象。10名健康人群组成对照组,年龄在32岁-74岁之间,平均(46.5±2.4)岁;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10例患者为细菌感染,组成细菌感染组,年龄在31岁-75岁之间,平均(47.3±3.6)岁;另外,10例为病毒感染患者,组成病毒感染组年龄在33岁一73岁之间,平均(45.7±2.6)岁。

1.2方法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并置入肝素抗凝管,每管控制在2ml-3ml之间,充分摇匀,然后统一送检。在血常规检测中,对白细胞计数(WBC)进行测定,选用一台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并组织具有检测经验的医师负责检验,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范围在4x 109/L-10x 109几之间。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中,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同样组织具有检测经验的医师负责测定,在恒定温室的情况下,将待检样本置入离心刻度管,高速离心处理5min,速度1500r/min,离心处理完成后,取200uL上清液进行检测,30min后即可读取检测结果,血清降钙素原阳性范围在0.5ng/ml以上。在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中,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如果测定结果在10ml/L以上,则为感染。需要注意,上述检测均需要在采血后1h内完成。

1.3观察指标在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后,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结果以及两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PR)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

2. 结果

2.1三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分析三组研究对象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统计如表1所示,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为(9/10)90.0%,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7/10)70.0%以及对照组的PCT阳性率(1/10)10.0%。

2.2两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三项检测结果分析两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三项检测结果统计如表2所示,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

3. 讨论

在医院患者各类疾病诊断中,感染性疾病的诊断难度比较大,根據临床特异性特征,对于感染性疾病患者,一般采用病原体检测方式,但是,病原体检测所需时间比较长,不利于对患者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这样就会对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病死率增加。对此,需要加快相关技术研究,对患者采用有效的早期特异性检测技术类型。

PCT指的是一种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其是降钙素(CT)的前体肽,是由116个氨基酸所组成的,PCT的分子质量为13.x 103,当PCT被二肽酶迅速降解后,即可形成114个氨基酸,并出现在患者血液循环中,然后再被降解成为CT。在健康人群机体中,PCT的含量极低,一般不能被检测到,但是,如果机体有炎症反应,或者患者患有败血症时,细胞中的毒素以及细胞因子就会诱导CTmRNA的表达,对器官巨噬细胞以及单核细胞起到刺激作用,使其分泌出大量的PCT,在患者肝脏、肾脏以及肺等组织中比较常见,由于这些器官组织的实质细胞缺乏分泌颗粒,因此,PCT一般直接释放在患者血液中。对于PCT,可作为细菌性感染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因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诊疗中十分重要的参数。另外,CRP也是细菌感染中比较常用的生化指标,但是,对于非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比较低,因此,与CRP结果相比,PCT检测的敏感性更高。

根据本次研究,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为90.0%,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的PCT阳性率70.0%以及对照组的PCT阳性率10.0%。细菌感染组患者的PCT与CRP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患者。由此可见,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采用血清降钙素原检测法,检测方式便捷,同时还可以敏感的鉴别出细菌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对于早期检出意义重大,可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血清降钙素原下呼吸道感染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在重症监护室脓毒血症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联合测定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检测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血清降钙素原早期检测的应用研究
克拉霉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对COP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299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