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感化[∙]热心融化[∙]走心教化[∙]真心内化

2019-09-10 07:22常瑞丽
天津教育·中 2019年10期
关键词:特殊家庭问题学生核心素养

常瑞丽

【摘  要】畸形家庭因爱的缺失,教化缺失,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导致孩子们在生活、学习、做人等各方面出现种种问题。面对现实,教师只有迎难而上,解决问题,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用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父母之爱心,让他们感受温暖;用一颗扶危济困之心帮他们走出困境爱己爱人,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用一颗走进他们的心教育他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一颗冰清玉洁之真心,引领他们增强能力,强大内心。

【关键词】特殊家庭;“问题学生”;核心素养

家庭是心灵的港湾。孩子在家庭中感受父母之爱,接受了爱的传递。母亲的善良和慈祥,父亲的勤劳和坚强,无不感染着子女。为了生活,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了年迈的老人,使尚未摆脱父母依靠的幼小心灵遭受打击,遭受感情重创。孩子们只好紧闭心扉,本能使他们对外界产生抗拒心理。父母离异,父母双亡等多种因素导致了单亲家庭、领养家庭、隔代家庭、重组家庭等一系列特殊家庭的出现,也因此而产生了“问题学生”。他们感到自卑而封闭内心;他们感情脆弱,无法经受刺激;他们精神疲倦,没有精力去学习;他们神情恍惚,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他们自暴自弃,认为命运对他们不公,因而心怀敌意,仇视一切。作为他们的教师,我们无法阻止特殊家庭的形成,但有责任和义务去面对那些“问题学生”。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这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准则;歧视冷落,冷嘲热讽,违背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只有一种选择,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重新树立自尊,做阳光孩子,做文明孩子;用自己一片热心,融化他们,使他们走出冰冷,重塑自我之爱;让自己的心走进他们心中,教育他们如何自立,怎样做人;用自己冰清玉洁之真心,引领他们内心强大,增强能力。

一、爱心:感化他们,找回自尊

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从来也没有得到过爱的孩子,他是无法去爱这个世界的。”由于家庭原因造成了孩子缺失父母之爱,缺失了精神支柱,缺失了家庭温暖。爱的缺失导致他们无法爱这个世界,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从他们出生的第一天起,就感受着父母给他们的一切,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填充着他们心灵的空白,因此过早离开父母的孩子,就会缺失爱的教育。同样,他们也就不会去爱这个世界,也就不会因为尊重别人而尊重自己。他们的内心是自卑的,总感到没有人去爱他们,喜欢他们,和他们交朋友。

唯有爱,才是世间万物都能听懂的语言。我们教师只有用强烈的爱去感化他们,和他们牵手,和他们交朋友,陪他们玩游戏,给他们讲童话故事,和他们聊家常,做他们的父母,让他们重拾缺失的父母之爱。也只有这样,才会让他们感动,重启信心,找回自尊,才能让他们开启心扉,迎接阳光。“逐步培养和提升核心素养,去进行爱心传递,去奉献自己的爱心。”

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耐心启发这些孩子大胆发言,教育其他孩子尊重他们,帮助他们,主动和他们交朋友。还专门为他们组织了专题班会,教他们唱歌,教他们跳舞,鼓励他们说说心里话,讲讲烦心事。给他们设计专栏,评一评他们取得的进步,鼓励他们的“闪光点”。这些活动的坚持,会使他们感到,大家是爱他们的,那他们就会找回自尊融入集体。

二、热心:融化他们,建立自爱

当一个家庭不管遭受了怎样的变故,伤害最大的是孩子。因为,孩子的身板是稚嫩的,还经不起暴风雨的冲击;孩子的感情是脆弱的,经不起沉重的打击;孩子的心灵是弱小的,经不起强烈的刺激。失爱的孩子,感到世界冰冷,感到自己的世界完全是被寒冷的冬季所包围;失爱的孩子,失去了爱的方向,失去了摆脱冬天走向春天的能力;失爱的孩子,不知怎样做才是自爱,自己做错了什么而遭受如此摧残。他们困惑,同样是孩子,别的孩子为何能让爸爸妈妈牵着手,欢声笑语地走在公园里,尽情玩耍,而我却没有人陪;他们失望,自己为何不能拥有一个温馨的家呢?他们灰心了,不管自己做出何种努力,都无力挽回既成的事实,无法再回到从前的时光。于是,他们从自己幼小的心愿出发,去做些伤害别人利益的事,伤害集体荣誉的事,进而毁坏自己的形象,损害自己的荣誉,想以此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借此报复社会对他的不公,仇视社会,让自己失去了家的温暖,失去了自爱的权利,失去了应该属于自己的天地。还孩子一片朗朗乾坤,用教师的热心、同学的热心、社会的温暖,去融化他们冰冷的心灵。用大家庭的温暖,去弥补他们小家庭的空缺,给他们以春天般的温暖,给他们夏日的阳光,给他们以最温暖的拥抱,最亲切的眼神,最动人的问候。“让他们因喜欢我们而喜爱自己,觉得这世界还有温暖、还有关心、还有爱护,进而缓緩建立起自爱而爱人。”

比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对贫困地区少年献爱心的机会,发动全班学生给他们送去了热心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走出仇视、走出寒冷、感受班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他们得到了别人热心帮助的同时,也自发、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对他们而言,有了核心素养下的感恩之心,这将是迈出人生的一大步。

三、走心:教化他们,发奋自立

不管是单亲家庭,失去双亲家庭,过分溺爱孩子的家庭,还是留守家庭的孩子们,他们受隔代影响,自理能力非常差。由于溺爱和骄纵,这些孩子脾气大,态度蛮横,任性,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家庭经济条件不错的孩子,从小就沾染了拜金、享乐主义,认为金钱万能,用钱可以干任何事,眼里只有钱。这也是一群失爱的孩子,因为不管他们遇到任何烦恼,任何困惑,家人都是用钱来哄他们开心,用钱来帮他们消除烦恼,使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早已刻下金钱的烙印。这是一群心理扭曲的孩子,过早使用金钱,过早享受金钱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刺激,使他们不知道人间还有真情,人间还有良知,人间还有道德。这是家庭教育的危害,是他们利令智昏。这群孩子无视班级纪律,无视集体荣誉,无视同学友情,无视教师的苦口婆心,甚至为了钱走向犯罪道路。如何培养这些孩子的核心素养,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程。

我以为,要走近他们,走进他们心中,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家庭不断建立联系。首先让家长树立正确的“三观”,逐步改变溺爱孩子的习惯,让他们懂得溺爱,不是真爱。是对他们心灵的伤害。然后,充分利用班级生活给他们以劳动的机会,给他们以独当一面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学会和同学们建立真正的友谊。“帮助他们学会生活上的自立,进而走向人格上的自立,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四、真心:内化他们,走向自强

失爱的孩子内心脆弱,溺爱的孩子内心虚弱,受伤的孩子胆小懦弱。这些孩子的灵魂深处,无不渗透着一个“弱”字。因为他们的双亲过早离开他们,使他们失去了坚强的后盾,无法坚强起来;因为家庭过分溺爱使他们失去了用心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的能力;因为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使他们心灵创伤没有及时愈合,便无力去热爱世界、热爱自然、热爱人类。用教师的一片真心,用同学们的一颗颗真心,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唤醒他们的真心笑容,让他们自己的内心走向强大。

特殊家庭中,“问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心路历程。他们需要教师的爱心、热心、用心、真心,帮助他们建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做人原则;帮助他们树立牢固的“三观”情感,感化他们用正确的情感来面对世界;融化他们用温暖之心来拥抱这个世界;教化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血汗来美化这个世界;内化他们,使他们内心变得无比强大,拥有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力量。

注:本文为2018年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特殊家庭产生的问题学生教育管理现状和对策”(课题立项号GS[2018]GHB2437)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特殊家庭问题学生核心素养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