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4点游戏培育学生数学素养策略研究

2019-09-10 07:22苏惠仪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扑克牌关键算法

苏惠仪

摘 要:近几年,各校对24点数学游戏的开展非常重视,24点数学游戏也成了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更多关注到其对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成效,用游戏的形式生动有趣地开展口算的训练。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点内容,24点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科的游戏活动,也应该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够让24点数学游戏走得更远。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将24点数学游戏引进数学课堂,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的途径之一,达到玩游戏育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24点游戏;数学素养

进行学科关键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学科的知识入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各学段中,运算占了相当大的一个比重,数学运算素养是小学阶段关键能力培养中的首要能力,因此,教师都乐意把24点数学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很多教师认为24点数学游戏必须要在学生已经学习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起码要到二年级下学期表内除法教学完成后才能开展,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没有把24点数学游戏局限于提升学生运算素养这方面,更着重于发挥24点数学游戏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作用,真正起到玩游戏育素养的目标,下面就简单谈一谈笔者在24点数学游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

一、从认识扑克牌入手,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24点作为我校数学学科的一大特色,我们把各年级在24点数学游戏教学中拟定了具体的要求和目标,从一年级刚开始认识10以内的数,我们就逐步把24點教学引进课堂。把认识扑克牌与10以内数的认识结合。第一步,从牌上的点数抽象出数。扑克牌的设计本身就是一张把数字从形象到抽象过渡的学具,它既有具体点数又有抽象的数字,利用它作为数学学具卡片,通过数点数逐步抽象出数,如教学数字“3”时,可以让学生找出“3”这张扑克牌,数一数、说一说上面有3个什么。学生可能说出3个方砖,3个爱心等等,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3的基数含义。另外,在24点教学中如何快速地把扑克牌的图案抽象出数来进行运算,这一步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就是从具体的事物中辨认出数来。第二步,抽象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比如数的大小、数的顺序、数的组成等。通过牌上点数的多少,学生能直观看出点数多的数较大;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知道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知道较大数比较少数多几个。还通过比一比、摆一摆,把扑克牌按照数的大小按顺序排一排、玩一玩,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个学生任意抽一张扑克牌(牌里只有1—10),另一个学生就要找出和这张牌组成10的数。通过扑克牌这个简单情境识别出各数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游戏算法的探索,培养学生数学理解与表征能力

数学理解能力,简单来说是指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概念和逻辑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思维方式以及理性精神的理解能力。比如,对游戏算法理解,从1至K中,任意抽取4张牌,用加、减、乘、除(可以加括号)把牌面的数算成24,每张牌能用且只能用一次,看上去简单的几句话,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他们正确地理解游戏算法是费力的。因此,教师要以学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展开教学,让学生更准确理解24点数学游戏的算法以及规则。第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四张牌是分别代表一个数,1至K,就是1至13,特别是J(11)、Q(12)、K(13);第二,引导学生把这四个数和四种运算以及括号进行一定组合、搭配,算出24来。为了让学生对算法的理解更准确,我们在教学前,先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学生逐步理解24点数学游戏算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在学生已经掌握20以内加减法计算时进行第一阶段游戏:从1—10中随机抽出两张扑克牌并说出它们的和、差以及积(具体根据学生学习四则运算的进度开展)。这个游戏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加法和乘法可以交换加数(因数)的位置相加(相乘),求出和或积(不变),减法就只能用较大数减较小数。当学生已经初步学习表内乘法和除法时就要进入第二阶段的游戏:从1—K中找出两张(当两张牌熟练以后可以升级到三张牌)扑克牌,通过加、减、乘、除能求出1、2、3、4、6、8、12,比如:1×1=1、3×2=6、8÷1=8等等,这是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能快速算出24点的典型例子做准备的,如:24×1=24,12×2=24,3×8=24,4×6=24等。以上的游戏实际上是24点数学游戏的初级版,通过游戏的训练,学生有了这些游戏作为基础,就避免了由于对算法不理解而产生常见的错误。初级版的游戏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复杂的24点算法以及规则,为以后更好地运用算法解决24点的算法问题做好准备。而学生的数学表征能力,指的是使用可视化形式以及结构化的方式关联化地表达概念、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简化问题与形式的能力。把四张扑克牌用加、减、乘、除(可以加括号)把牌面的数算成24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怎样把这复杂思维过程用可视化形式,用简单的数学符号进行表达?就是要用数学算式进行表达,在教学中一般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进行引导,二年级可以进行分步算式的教学,三年级开始引导学生用综合算式表达。

三、通过游戏过程训练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数学的本质就是数学思维的培养,而语言是思维载体和交流的工具,数学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通过有目的的引导和有效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就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数学、表达数学。24点数学游戏过程是需要动眼、动脑、动手和动口全感官参与游戏的过程,其中动口就是需要用数学语言把自己想法简洁、清晰地表达出来。为了帮助学生能快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第一步先让其学会调整扑克牌的顺序,如抽出的牌是8、8、9、3这四张牌,首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观察有没有想要的组合(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等),这里刚好有三八二十四这样的组合,因此马上把扑克牌的位置从原来的8、8、9、3调整为3、8、8、9;其次,由于3×8=24了,所以想办法把剩下的数算出0或1来,因为24×1=24,24+0或24-0都等于24,这里刚好9-8=1,因此要引导学生再次调整四张牌的顺序,从刚才的3、8、8、9的顺序调整为3、8、9、8;这样一调整马上能从牌的顺序看出3×8=24,

9-8=1, 24×1=24。让学生养成有序地排牌的游戏习惯,让其思维更有条理性,另外,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思路及时调整扑克牌的顺序,由于答案的可视化让学生更大胆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第二步就要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发言要有一定的规矩。首先是学会聆听,认真地聆听是为了更好地发言,聆听同伴好的想法,聆听过程中及时发现别人出错的地方。发言也要守秩序,如抢答要求抢而不乱,怎样才能做到抢而不乱?一要统一抢答信号,可以拍一下桌子,也可以举手;二是有人发出信号抢答以后,所有参加游戏的学生必须安静聆听,发现有错马上再发出一次信号补答,有不同想法也可以继续发出信号补答;三的发出信号抢答的学生必须在5秒以内发言,超过5秒就要把机会让给别人。第三步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由于24点数学游戏要求快、狠、准,在游戏过程中,优生思维敏捷,动作迅速;对于中下生,他们“说”的机会会被剥夺。为了让全体学生都有“说”的机会,游戏的前半部分可采取抢答形式,后半部分采取抽签形式。抽签形式能让学生参加游戏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为了增强中下生的自信心,后半部分的题目与前半部分的随机题最大区别就是专出经典题,适当降低游戏的难度,让这部分学生有题可答,有话可说。

我校24点数学游戏引进数学课堂已初见成效,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业成绩的效果方面是我们关注最多的。让24点数学游戏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让起到玩游戏育素养的目标,才能让24点数学游戏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庄惠芬.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

[2]禄莲.试析小学数学学科关键能力的培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3).

猜你喜欢
扑克牌关键算法
混乱的扑克牌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扑克牌中的数学
鹏鹏猪
巧摆扑克等
画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