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

2019-09-10 07:22岳金钟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病株田间粉剂

岳金钟

一、玉米粗缩病

(一)危害特征

粗缩病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侵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幼苗在5~6叶期可表现症状,初期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的叶片上出现透明油浸状褪绿虚线条纹,逐渐扩展至整个叶片。病株浓绿,叶片僵直,宽短质硬,心叶不能展开,严重矮化,仅为健株的1/3,叶背面侧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物,粗糙明显。有时叶鞘、果穗苞叶上具蜡白色条斑。病株分粟多,根系不发达易拔出。雄穗败育或发育不良,花丝不发达,结实少,重病株多提早枯死或无收。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减少毒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缩短玉米苗期時间;在病害重发地区,调整播期,使玉米对病害最为敏感的生育时期避开灰飞虱成虫盛发期,降低发病率。

2.药剂防治。在灰飞虱传毒危害期,尤其是玉米7叶期前,可喷洒下列药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7500~10 000倍液,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5000倍液,或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玉米苗期,喷洒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喷洒叶面,每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二、玉米锈病

(一)危害特征

玉米锈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玉米苞叶和叶鞘,严重时也为害茎秆,田间发病时,先从植株顶部开始向下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散生淡黄色斑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疤斑,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突起,开裂露出褐黑色冬孢子。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更重时,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减产严重。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和病残体,减少侵染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田间病株率达6%时开始喷药防治,可选用以下药剂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3%戊唑醇悬浮剂40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4000倍液。

三、玉米青枯病

(一)危害特征

青枯病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至蜡熟期进入显症高峰。茎和根发病表现为茎基部发病处折断,根茎内部组织腐烂坏死,潮湿时病部出现白色后变粉红色的霉状物。叶片发病表现为青枯、黄枯或青黄枯。果穗发病表现为下垂,穗柄变软,苞叶青枯,不易剥离,穗子粒排列松散、易脱落,籽粒松瘪,造成玉米提前枯死、倒伏,千粒质量、穗粒质量、穗长和行粒数降低。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间作,合理密植,及时排水,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及钾肥、硅肥,及时防治黏虫、玉米螟和地下害虫。

2.种子处理。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2 h,清水洗净后播种。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300种子包衣。

3.药剂防治。在病害发生初期,可用下列药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四、玉米丝黑穗病

(一)危害特征

玉米丝黑穗病是幼苗侵染的系统性病害,生长前期5叶期后症状表现为病苗节间缩短,株形较矮,茎秆基部膨大,下粗上细,叶片簇生,叶色暗绿挺直。雌穗受害,大多数变为一个基部膨大、端部较尖、短小、不能抽丝的圆锥形菌瘤,苞叶一般不破,黑粉也不外露。玉米乳熟后,有些苞叶变黄破裂散出黑粉,可看到内部有乱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故名丝黑穗病。雄穗受害后,多数情况下不是局部小穗变为黑粉苞,穗形不变。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耐病品种,实行轮作;清除田间、地边杂草和病残体,减少侵染源;合理施肥、灌水,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

2.药剂拌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2%,或2%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3%进行拌种。

五、玉米瘤黑粉病

(一)危害特征

玉米瘤黑粉病常为害玉米叶、秆、雄穗和果穗等部位幼嫩组织,产生大小不等的病瘤。病瘤初期为银白色,内部白色,有光泽,肉质多汁,并迅速膨大,常能冲破苞叶而外露,表面变暗,略带淡紫红色,内部则变灰至黑色,失水后当外膜破裂时,散出大量黑粉。果穗发病可部分或全部变成较大肿瘤,叶上发病则形成密集成串小瘤。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秋冬实行深耕,减少病源;加强肥水管理,在抽雄前后适时灌溉,避免受旱;减少机械和虫害损伤。

2.药剂拌种。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按种子质量的0.3%进行拌种。

3.药剂防治。玉米抽雄前可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预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丙环唑乳油600~1000倍液。

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

(一)危害特征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初期在幼苗心叶基部细脉间形成许多椭圆形褪绿小点,呈虚线状排列,后发展成实线,逐渐呈不规则状扩大,不受叶脉限制,在粗脉间形成许多黄色的条纹,与健部相间形成花叶症状。叶片变黄、棕、紫或干枯。重病株的苞叶、叶鞘、雄花穗有时出现褪绿斑,植株矮小,其高度有时只为健株的1/2~1/3,不能抽穗或迟抽穗而不结实。病株茎细,根部不发达或萎缩。

(二)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收获后清除病残体和杂草,及时深耕;加强田间管理,适时追肥,增施有机肥和微肥,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在传毒蚜虫迁入玉米田的始期和盛期,及时喷洒下列药剂: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发病初期,选用下列药剂防治: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5%菇类蛋白多糖水剂250~300倍液,喷洒叶面,每7~10 d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猜你喜欢
病株田间粉剂
强降雨过后 田间自救指南来了
田间
田间学农忙
春防大蒜病虫害需对症
山东省近期蔬菜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山东省小麦病虫草害发生情况
粉剂农药使用两大误区
西宁地区莴笋霜霉病防治药剂试验
田间小路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