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阐述

2019-09-10 05:30耿立洋
名城绘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耿立洋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水平,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的未来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在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应清楚其使用价值,尽可能提升技术的使用率,进一步提高利水电工程质量。对于相关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而言,应熟练掌握有效的技术,增强施工的科学性完善技术方法,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基础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 施工技术

1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

1.1 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地基是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如果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过程中,不能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就相当于给工程留下了潜在的危险。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规模的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工程实施地位于偏远山区,这就不难理解,部分工程实施地的土壤结构稳定性差,主要是由于土壤的孔缝隙较大,基础部分为软土地基。在這样的情况下,若后续工程的实施给地基带来较高的承载量和压力,就有很大的可能出现塌方、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之一便是要根据具体项目施工所在地的地理和土壤环境,选择并采取合理的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提升结构和地基的稳定性,真正为后续工程的实施打下坚定的基础。

1.2 避免基础地基出现渗漏

除了基础地基的稳定性,地基的防渗透能力也是工程人员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渗透现象通常的表现形式是地基出现裂缝、形状变化、塌陷等,这不仅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实施进度。所以,一方面是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强地基的基础结构、提升地基的防渗透能力;另一方面,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如地基空隙变大等的异常现象,及时快速对其进行调查和妥善处理,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1.3 延长工程使用寿命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保证工程的质量上,也体现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如今,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度和规模也越来越高,项目的施工难度同样也在增加。但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直接关系着国家的经济收益,因此做好基础处理,尽可能以更高的质量来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影响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基础处理施工建设的主要因素

2.1 基础地基的稳定性

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基础地基的稳定性问题。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如果地基的稳定性不够好,那么其抗滑性也会比较差,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就会受到直接影响。哪怕施工单位可以在限定的时间中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完成,也会让整个结构的稳定系数一直处在比较低的状态下运行。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正式进行投入运用以后,很有可能会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种就是在正是运用的过程中出现更大的建设问题,还有一种就是导致整个工程建设的运用寿命大幅度降低,这两种不良果都会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整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2.2 基础地基的渗漏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除了必须要保证整个基础地基的稳定性,还必须要最大程度上防止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基础地基渗漏的现象。基础地基渗漏问题会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假如地基的空隙比较大,那么就会很容易让基础地基产生渗漏的问题,渗漏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工程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检查基础地基是否出现渗漏问题,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渗漏问题,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基础地基的沉降幅度问题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基础地基的沉降幅度问题。因为施工现场地质地貌等方面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地基产生沉降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在基础地基的沉降幅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让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结构产生变形现象,它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不利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3 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3.1 锚固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在不断的进行着,工程的建设会根据当地区域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而由于地区之间地形的差异性,也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地质地貌有着很大的不同。现阶段有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都在山区,这对工程师来说也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水利水电工程自身的问题,同时还要考虑到山区的交通运输不便性等问题,这也是以往水利水电工程在山地区域基础处理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锚固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降低工程工作量的目的,而且,在锚固技术的应用下,对保证工程快速、安全、稳定的运行有着极大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山区位置的应用,可以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稳定性,为山区水利水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2 灌浆施工技术

基础处理施工中经常会运用到灌浆技术,而这种施工技术主要是运用原材料进行合理、科学的调配,让原材料能够呈现出液浆形态,之后运用相关的工程设备把这种材料灌入缝隙或地层中。在液浆完全固化之后,便会起到加固的效果,这样可以避免基础地基出现渗漏问题。在整个基础地基处理施工的时候,工程人员必须严格依照相关规定进行,让灌浆孔的深度能够大于六十米,对于灌浆孔底进行偏差测量工作的时候,施工人员要精准的测量出灌浆孔的倾斜度,灌浆孔的孔距大小不能大于工程标准。

3.3 桩基技术

桩基技术是有效的提升水利水電工程基础的承载力、抗压力和稳定性的技术。桩基凭借自身的支撑力,能够在穿过可液化土时,将自身做好固定。能够应对自然灾害对基础的破坏,保证土层的稳定性和抗压能力。桩基能够将上层的荷载传递到深层的土层中,从而保证整体基础结构的稳定。能够有效地应对沉降和渗透问题。桩基的类型较多,包括挖孔桩、端承装等等。施工人员要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和施工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桩基种类。

4 结语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作为我国的基础性、重点型工程,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水利水电工程任务量大施工建设内容较多、较为复杂。相应的对基础的处理要求较高。创新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积累个丰富工作经验、强化对相关配套设施、现场施工等的管理。

参考文献:

[1]雷少雄.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4):149-150.

[2]刘忠华.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45-56.

[3]陈宇.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82-183.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五分局)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