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旅游景区游步道设计研究

2019-09-10 18:10李慧耿蕊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新疆

李慧 耿蕊

摘  要:新疆天山北麓草原旅游资源丰富,大多数草原都属于山地草原,具有景区面积大、地势起伏较大、生态环境脆弱、旅游旺季与放牧高峰期重叠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景区采用的游览方式都是“区间车+游步道”相结合:区间车有助于长距离游览,感受草原的辽阔;游步道则便于旅游者亲近草原。但在实际运营中,游步道的旅游体验和生态保护功能并不突出。通过总结游步道定义、类型、功能和价值等相关理论,在了解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开发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发现了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在选线、设计、配套设施、文化融入等方面存在问题。结合景区旅游资源特征和历史文化内涵,对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草原旅游;游步道;新疆;喀拉峻景区

基金项目:本文系伊犁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G201616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游步道是旅游者在景区中以较慢的速度开展旅游活动的交通依托,也是供游客近距离体验各个景点的线性路径。游步道的设计不仅影响游客的视觉体验和行为体验,也影响着草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现有文献中对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游步道规划建设讨论较多,没有针对草原景区游步道设计的专项讨论。草原旅游景区是以草地植被为核心旅游资源,主要旅游活动都发生在草地植被上。草原景区具有面积大、景观相对单调、色彩丰富度不够、空间视线上缺少遮挡等特征,所以如何利用游步道来增强旅游体验,一直是草原游步道规划规划的一大难题。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旅游需求规模不断扩大,旅游者对旅游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些都给旅游开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游步道作为草原旅游体验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比如说:草原旅游景区面积大,视野开阔,景观差异不大,如何让旅游者在慢速移动的过程中有不一样的体验?再者,有些旅游者为了拍出美照,随意采摘花草、践踏草坪、不按照规定的线路行走,另辟蹊径,使得原本长满鲜花的草甸变成光秃秃的土路,草原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些不仅是游客的素质问题,也涉及游步道设计的问题。基于此类问题,本文将探讨草原类景区游步道開发设计的方法,并以新疆喀拉峻草原为例进行应用研究。

一、游步道概述

(一)游步道定义

游步道(Scenic Byway)这一概念最早来自美国RTC2(区域交通委员会),它是指一种小径,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交通通道,也是专门无机动车辆干扰的组合[1]。据《中国旅游大辞典》:“步道”又称“游步道”,指位于自然的、历史的景区或公园等户外场所,沿途有重要景观和资源,能提供户外步行活动需求或景点间通达的通道。在实践中,人们对游步道的定义也有所差异,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使游客能到达森林公园内各景点或观景点的所有道路或交通线,如普通的步行小径,通往景点的公路、水路以及直升机航线;而狭义的游步道则仅指森林公园中连按各景点及景观点的步行道路,包括原始的小路及人工修建的小道[2]。

本文所说的游步道是狭义的概念,指由各种不同材质组成并运用在草原、峡谷、森林、河流、湖泊、山地等休闲游憩场所,连接区域内的景点与景观,串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以安全为首要原则,以人为本,具有组织景物、构成景色、引导游览、保护生态等作用,满足游客游览、休闲游憩、探险、观光摄影、研学教育等需求的非机动车道。

(二)游步道的功能

游步道具有如下功能:1.生态调整。对生态景观起到通道、屏障、过滤、源和汇五个基本功能。2.空间分隔。在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地貌地形、景观美学等方面的基础上,利用游步道对空间进行分割,最终实现功能区划分和景观串联。3.引导游览。游步道连接不同的旅游资源和功能区,有层次、有节奏地引导着游客的行进路线,约束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引导游客避开不宜前往区域。4.构景。通过各种线形、铺装材料、照明灯具、标识符号等内容,丰富了游步道的视觉效果、美学特征,也增加景点吸引力。5.配合工程。景区内所有水、电、气、通信设施均沿游步道而布置,为后期维护奠定基础。游客的观景、健身、露营、避雨等休闲游憩设施均沿游步道而设计[3]。

(三)游步道的分类

目前,游步道分类还不存在统一的标准,在实践中人们基本按照各自的规划需要进行分类,基本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以下是常见的分类:

1.按难度类分类,分为老少皆宜的一级步道、体力较佳者的二级步道、有经验且长期步行者的三级步道。2.按产品类型分类,分为八大类型,观景游步道、健身游步道、疗养游步道、探险游步道、科教游步道、怀古游步道、远足游步道、综合性游憩步道[3]。3.按地形地貌分类,分为平地型游步道、台阶型游步道、爬梯型游步道、栈桥型游步道四类。

二、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研究区域概况

喀拉峻位于新疆伊犁河谷的特克斯县境内,是西天山向伊犁河谷的过渡地带,距伊宁市175公里,距特克斯县城56公里。喀拉峻草原是指阔克苏河以东,喀甫萨郎河以南,以喀拉峻山为主体,南接琼库什台,包括琼库什台、克什库什台和库尔代峡谷,东西长89公里、南北宽32公里,总面积达2848平方公里。喀拉峻草原属于典型的高山五花草甸天然大草原,由雪山、草原、森林、河流、峡谷组合而成的纯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名胜区,拥有天山美学价值最高的生物景观资源,特殊的地貌类型、湿润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造就了大气秀美的自然美景,是天山五花草甸和森林草原综合自然景观美的最突出代表。

喀拉峻景区作为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古丝绸之路北道,是集历史文化与自然科学价值于一体的文化圣地,至今仍保留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这里是中国西域最大的游牧古国——乌孙国所在地,是中国古代最大的赛马场——“汗草原”所在地,是中国道教文化传播最西端的地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建立京畿“牙帐”最多的地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中国易经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交融的地方。汉武帝时期,乌孙国王就在这里迎娶细君公主,也曾在这里修建了“乌孙夏都”——赤谷城行宫。

本文以喀拉峻景区为研究对象。该景区由五部分组成:东喀拉峻、西喀拉峻、阔克苏大峡谷、中天山雪峰和天籁之林。研究区域如图1所示。

(二)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开发现状

目前,喀拉峻景区游步道框架基本形成,景区在主干道的基础上有游步道20条(详见表1),其中有6条是自然状态的徒步道,即不使用任何材料铺设的生态径。景区游步道主要依托景区内独特景观资源分布,在鳄鱼湾、阔克苏大峡谷、九曲十八弯、鲜花台、乌孙夏都、猎鹰台等处均有铺设。其中鳄鱼湾游步道全长1.5km,阔克苏大峡谷游步道全长2km,九曲十八弯游步道全长3km,鲜花台游步道铺设1.8km的木栈道,乌孙夏都铺设3km的栈道,猎鹰台铺设2.5km木栈道。除鳄鱼湾游步道坡度变化较大外,其他游步道均较平缓。以上6条游步道,都是通往景区知名景点的道路,使用率较高,其他一般线路的游客甚至导游都不知道,利用率相对比较低,所以本文主要以以上六条游步道为讨论对象。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虽然以上6条游步道使用率较高,但由于总路程较长、游览时间有限、天气等原因,旅游者一般会选择以上6条步道中的2-3条游览,有的时候也只走半程,不会走完全程。

三、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存在的问题

(一)游步道在选线、设计、取材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

首先,鳄鱼湾游步道设计不符合人体工学原理,存在安全隐患。通向鳄鱼湾谷底的游步道依山势而建,坡体非常陡峭,台阶近200阶,每阶的宽度与高度等距离铺设,直下直上的路线对旅游者的膝盖伤害较大。因此,部分游客选择附近的缓坡,新辟道路,造成这些区域植被减少,土壤层暴露,生态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此外,这段陡坡木栈道边缘都有一道黄色的标记,看久了会有些晃眼,加之没有相应的扶手,老年人或小孩等在游览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雨天,栈道淋湿之后,风险系数明显增加。

其次,鲜花台游步道依山势而建,道路平缓且较长,游客在游览鲜花台时,心理诉求是尽快看到漫山遍野的鲜花。因此,许多游客不走景区设置的游步道,而是另辟蹊径,抄近路直上,目前已经出现一条人为走出的捷径。鲜花台,以盛开多种鲜花而得名,踩一点点看上去不会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但如果每位游客都踩“一點点”、采“一点点”,人们将看不到漫山遍野的鲜花。

再次,景区内的游步道大多数比较长,游览方式均是步行,若想参观完景区内的所有景点,对旅游者的体力要求较高。同时,有些游步道沿线的景观差异不大,容易造成旅游者的视觉疲劳,满意度下降。

最后,游步道的取材单一、维修成本较高。喀拉峻景区的游步道以木材为主,木材经过夏天暴晒、冬天冰冻损坏较快。再有,随着游人数量的增多,使用频率增加,游步道损坏的速度增快,使得游步道维护成本增加。

(二)游步道配套设施不完善

在喀拉峻景区内,景观解说牌是比较完善的,但是针对游步道的标识却少之又少,在步道的入口处没有设置方向标,标识所在位置、路径、方向,并简单告知路径长度、安全提示和所需时间等相关信息。游步道沿线缺少提示距离的标识柱。因为景区的游步道均较长,有了标识柱,一方面游客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便于合理安排时间;另一方面,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也可方便救援。游步道沿线几乎没有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场所,也没有座椅。

(三)游步道文化内涵不够突出、产品价值与类型单一

喀拉峻草原作为天山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在景区游步道设计的过程中并未将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以丰富旅游者的体验。目前,景区的游步道和景观基本能够融为一体,但是和当地哈萨克文化并未融为一体。虽然游步道沿线已经有解说牌、告示牌等解说设施,但是这些解说牌并没有加入哈萨克文化,解说的趣味性、科技含量均不够,给旅游者留下的印象不深刻,也很少有旅游者停下来仔细看。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喀拉峻景区的二十条游步道都属于观光游步道、生态游步道,好的游步道应该具有多种功能。目前,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在审美价值方面表现较突出,但其文化价值、科教价值和体验价值并不突出,需要进一步提升。

四、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建设对策

(一)游步道选线、设计需进一步优化

游步道设计时要注意将次游路和主游路连接成环路,尽量避免让游客走回头路、错路,或者毫无景观可看的路,尽可能采用多种形状的步道。为了确保旅游者能获得最佳体验,需要在线性上寻求变化,以满足人们视觉上的动感需要。游步道的选线和设计还要充分考虑旅游者的参观节奏,据调查,旅游者每走200米,也就是大概步行5分钟便需要一个新的吸引点。因此,在设计游步道时,需要梳理原有景点和当地历史文化,并在适当的位置补充景区吸引力。

目前,喀拉峻景区利用率较高的游步道都是依托知名景点而建的,通过或曲或直的路径到达目的地。沿途有些地方自然景观能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但有些地方走了很长一段距离景观基本没有变化,这时候就应该充分利用游步道本身以及当地历史文化来给游客制造惊喜。比如:在游步道设计中融入具有当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图案、纹饰、雕塑等,或者利用激光成像、裸视3D、投影等先进科技在游步道旁展示当地历史文化,当然也要兼顾与环境的协调性。

游步道的设计不仅要做到移步换景、文化内涵丰富,还要符合旅游者行为习惯和安全要求。在鳄鱼湾和鲜花台游步道的周边,都出现了旅游者新辟的路径,一方面是游步道设计本身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部分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造成的。

鲜花台游步道本身是比较平缓的,适合旅游者徒步慢行上山,对生态环境的干扰也较少。但总有些旅游者心急,选择一条较为陡峭的新路径上山,为了避免生态遭到进一步破坏,可以在新路径和原步道交叉口设置标识牌和栏杆,既能提醒也能限制游客。

鳄鱼湾通往谷底的是阶梯式游步道,有一段比较陡峭,可以借鉴当地哈萨克牧民的智慧进行改线处理。当地的牧民在上下比较陡的山坡时都会采用“之”字型或者“S”型线路,这样一来就相对比较平缓,既能提高行走舒适度,也比较安全。或者在较陡的坡体处设置一定数量的转角平台,一般台阶级数大于40级就增加一个平台,以便于游客停下来休息或是欣赏风景。在线路设计中要合理安排休息的地方,在必要的地方加设扶手,针对特殊人群增加安全设施和无障碍化通道。针对距离较长且景观差异不大的游步道,可以适当转变游览方式,比如骑自行车、无动力轨道、骑马等。

(二)游步道取材多样化

目前,喀拉峻景区的游步道主要采用木材和石材两种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这样的做法有可取之处,不仅生态环保,而且和景观的协调度也较高。但是游步道很长一段距离都采用一样的材质或者设计上没有变化,会让旅游者视觉疲劳,没有惊喜感,感受不到景区的用心。所以,游步道可以适当采用丰富的材料和色彩,让景观更具有艺术性。

因此,在利用现有原材料时,应尽可能的通过把图案、花纹、声音等元素融入当地历史文化,增加游步道的体验感。当然,除了就地取材外,也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生态环保性材料,让游步道的形式多样化,像青石板、鹅卵石、小碎石、不规则大理石块、长方形的石条,甚至破旧的枕木都是很好的选择。每一种材料都有独特的风格,多孔砖、防腐木,透光,可以减少植被破坏;普通的青砖,红砖也是很好的材料,价格便宜,既能造就一片古朴之风,还能铺设出好多造型,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就是吸水性强,下雨的时候,雨水很快就渗透到砖下,雨水一停,游步道很快会干,走游步道的时候就不会湿脚。

(三)完善游步道配套设施

游步道的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解说设施、指示设施[4]三种,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在这三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首先,指示设施。游步道的入口处需设置导游标识,标识目前所在位置、路径、方向,并准确告知路径长度、所需时间和安全提示等相关信息。游步道沿线设置提示距离的标识柱,最好每500米设置一个,并对标识柱进行编号,方便游客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游步道沿线设置提示标识,如景点介绍、注意事项、科普、安全、交通等信息。

其次,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游客情感节奏的变化规律以及旅游者在各个结点的行为规律,配合不同类型的游步道,设置休闲游憩场所(野餐区、野营地)、避雨乘凉设施、座椅、卫生间、饮水处等设施。在游步道沿线有意识地打造一些跟景观贴合的拍照场景,因为现在的旅游者酷爱拍照,虽然在喀拉峻大草原随手一拍都是美景,但如果能在草原上拍出不一样的照片,旅游者的满意度会进一步提升。

最后,解说设施。喀拉峻景区有较完善的景观解说系统,但游步道沿线解说系统仍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景区采用的是静态的解说牌进行解说,展示的内容有限,生动性也不够。可以结合解说手册、电子导游、解说员解说等多种解说手段,丰富景区的解说系统,在解说中融入当地历史文化,丰富景区内涵。加强景区网络信号,使用二维码扫描系统提供景区内各个景点游览图、方向 导航、景点介绍、安全提示等信息[5]。

(四)丰富游步道类型和功能

从产品类型上来看,喀拉峻景区主要以观光游步道和远足游步道两类为主,其他类型的游步道几乎没有。游步道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活健身与互动、旅游观光、日常休闲及娱乐功能等,其纪念功能、教育功能、促进经济功能并不突出。因此,有必要通过丰富游步道的类型和功能,充分实现游步道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体验价值。

因此,可以借鉴中国香港地区游憩步道的分类,设置适合全家所有人使用的家乐径、远足研习径,适合一般家庭使用的郊游径、适合学生的自然教育径、适合长期健身者使用的远足径等,这样可以让所有人群都可以享受与自然亲密接触[6]。也可以根据喀拉峻景区的资源特征及其分布情况,充分利用目前闲置的游步道,设置游憩休闲游步道、生态游步道、森林探险游步道、古居探访游步道、研学教育游步道、观光摄影游步道和历史追寻游步道,满足不同旅游者的需求。

五、结语

好的游步道是景观的一部分,既能保护生态环境,也能够增强旅游體验。因此在游步道选线、设计、取材以及文化融入时,要注意在保护生态环境和增强旅游体验两方面寻求平衡,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护生态环境。通过实地考察喀拉峻景区游步道,发现喀拉峻景区道路框架基本形成,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在选线、设计、取材、配套设施以及文化融入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改善。

参考文献:

[1]孙俊桥,曲全岳.美国游步道规划理念研究[J].新建筑,2012(6):89-93.

[2]罗明春,颜玉娟,童显德.森林公园游道模型初步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3(1):27-28+31.

[3]高华,吴亚娟.浅析森林公园游步道设计[J].中国园艺摘,2015(11):126-127.

[4]王静.森林公园游步道附属设施设计初探[J].现代园艺,2017(5):66-67.

[5]唐峰陵,岑海间.文化视角下城市休闲公园生态游步道产品设计研究:以梧州苍海公园为例[J].企业经济,2014(11):86-90.

[6]张羽佳,郭璇.碎片与耦合——对大都市文化遗产游步道建设及历史环境整合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6(2):105-113.

作者简介:李慧,硕士,伊犁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

耿蕊,硕士,伊犁师范大学助教。研究方向:旅游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新疆
走进新疆
新疆反恐,暗流与真相
蓝天白云下的新疆“火焰蓝”
新疆天山
新疆风情
李逸之
新疆多怪
新疆味道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