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T风格在旧厂房改造设计中的运用

2019-09-10 23:51田琪李娜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改造设计

田琪 李娜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功能发生转变,大量企业搬迁,原有的厂房被拆除或废弃,造成建筑资源的浪费。LOFT兴起于二战后的纽约SOHO区,艺术家利用旧厂房和工业附属建筑的开敞空间,改造成供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创作基地。LOFT风格成为现代都市时尚的重要元素。龟北路三号厂房原是武汉汉阳区废旧的厂房,如今所在片区被武汉市政府设计规划为广告创意产业园,命名为“汉阳造”。结合武汉龟北路三号厂房LOFT风格改造案例和设计实践,分析并提出对旧厂房改造的有效实施路径,有助于进一步对城市废弃旧厂房的内部空间进行LOFT风格再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约改造成本,使其得到再利用。

关键词:武汉龟北路三号厂房;旧工业厂房;LOFT风格;改造设计

一、LOFT风格概述

LOFT兴起于二战后的纽约SOHO区,艺术家利用旧厂房和工业附属建筑的开敞空间,改造成供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创作基地。为节约成本,最初的LOFT设计保留了厂房的室外部分,粗糙的墙面,管道和钢筋裸露在外面,内部结构也未做大的改动,居住区和工作区没有明显的分隔设计,向人们传达着暴露、无拘无束、狂野的信息。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城市建筑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推动着LOFT改造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于是许多国家开始对城市内的废旧厂房进行保护更新设计。曾经让人忽视的旧工业厂房和工业仓库等带有工业文明的建筑被政府和人们所关注。这一时期的改造风格延续了在50年代美国纽约SOHO区厂房的特征,在不断被同化的改造空间影响下,LOFT风格特征变得十分明确。从那时起,工业建筑就和LOFT文化紧密结合。如今,LOFT风格成为现代都市时尚的重要元素。

LOFT风格进入国内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相继出现许多改造成功的创意园区,如北京798创意园区、杭州LOFT49、南京1865创意产业园、深圳华侨LOFT等。这些对旧厂房的LOFT风格改造最终发展出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色的建筑风格,如北京798创意园改造前是以工业和物流仓储用地为主,改造后的园区聚集了画室、设计工作室、展览馆、潮流店铺、咖啡厅等。在改造的厂区外部,社会主义时期的红色标语、裸露的蒸汽管道及通风管道、墙壁上充满活力的涂鸦以及旺盛的常青藤等元素都使工业与艺术完美契合,引领着现代潮流的时尚文化。该创意园位于朝阳区,地理位置优越,将工业园区变为创意园区,顺应了目前我国产业升级的大趋势。而南京1865创意园区在景观设计上尊重自然、结合自然、利用自然,让整个园区保持着良好的植物合理配比设计,且保留了园区原有的历史文化及建筑风格体系,充分体现古都南京的特色及历史文脉。

二、武漢龟北路三号厂房背景

龟北路三号厂房原是武汉汉阳区废旧的厂房,如今所在片区被武汉市政府设计规划为广告创意产业园,命名为“汉阳造”。产业园分为三期,包括龟北路一号、龟北路二号、龟北路三号。

“汉阳造”产业园位于汉阳区南岸嘴龟山风景区内,历史悠久。1890年,张之洞在此设置汉阳铁厂和汉阳兵工厂;新中国成立后,在战争废墟上建设了鹦鹉磁带厂;改革开放后,该片区的企业纷纷停产外迁,厂房闲置;2006年,一群艺术家自发租下废弃厂房,一些新的创意产业项目被引入,自此“汉阳造”开始转型。龟北路一号、二号现如今已被打造成824创意工厂、影视基地、玩家娱乐基地,而三号厂房仍处于闲置状态。

三号厂房主体建筑长100米,宽25米,层高11米,外墙由红砖砌成,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砖体破损严重,需要维修和翻新。室内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房顶由钢筋三角架支撑,中间有一排天窗,四周通透敞亮(如图1)。

三、LOFT风格改造设计

三号厂房以年轻设计师群体为对象,主题定位是个性张扬又不失和谐,建造属于年轻一代的自由之地。设计尽可能地保留了旧厂房的内部结构,在保持原有建筑特色的同时,将现代化的新材料、新技术运用于建筑的内部。通过局部组建的设计手法,最大的程度上进行空间利用,立面元素和色彩将保留原建筑的基本特征。

下面从空间规划、色彩、材料和灯光等方面对龟北路三号改造设计进行再设计分析。

LOFT风格的厂房室内空间设计可塑性极强,通过对原有空间的切割、重构、组合等改造手法可以重新构建新的空间组合形式。龟北路三号厂房由于建筑层高较高,空间规划上设计为三层。第一层为展厅,第二层为工作室区,第三层为娱乐、休闲空间。流通空间的设计将工作、休闲、交际、艺术品展览这五个主要区域巧妙地剪辑拼贴在一起,使空间在整体上具有极强的当代艺术个性。其中,一楼的展厅用以展览现当代艺术作品和设计师作品,让客户在艺术的熏陶下感受到设计的魅力。同时,展厅的设计也作为建筑入口的艺术展示。在展区后部区域设计为通向二楼的楼梯,双向分开设计的楼梯,中间部分可以摆放艺术品,同时也避免因客流量增多而可能造成的堵塞(如图2)。二楼的工作室区域,设计成创意、休闲的多功能办公空间。在该区域模糊空间界限,仅用用物品或通透的玻璃隔断分割空间,使之隔而不断,增加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关联。这样既满足设计师在办公时对各种区域功能的要求,又增加了空间的开放性。特别是办公空间靠入口一侧,开放式结构使得观者可环视一楼展厅。三楼设计为一个小面积的娱乐、休闲空间,以轻松惬意、灵活自由设计为主,强调空间氛围的营造,打造成为人们交流聚会、休闲放松的场所(如图3、图4)。

建筑的整体色彩,以LOFT工业风格流行的黑白灰为主,并穿插少量红色与原木色。原三号厂房外墙是红褐色砖,现在变得更加暗沉,建筑顶部和四周的建筑材料是黑色。再设计时,保留这些颜色,将厂房内部墙面刷白,经典的黑与白让空间视觉效果更加的宽敞、干净、高大,木色和少量红色的运用可以中和黑白灰的冰冷感。地面用灰色,家具和办公桌用原木,厂房外立面保留红褐色的基础上,用原木做一些线性的建筑装饰,既丰富了外立面的细节,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建筑与周围的景观的和谐性。二楼和三楼的办公空间、娱乐空间以不同色彩的装饰物对空间的不同区域进行划分,一方面代替了硬性分割墙体的局促感,另一方面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三楼休闲娱乐空间还可以增加大面积的墙绘,用色彩丰富空间的活跃性。

在材料应用上,注重旧工业厂房的真實性,让它过去的面貌与现在产生联系,还原本真。LOFT改造应该最大限度地保留工业厂房原有的历史痕迹,既是对一个城市旧工业发展的尊重,也是LOFT发展的基础。对龟北路三号厂房外立面进行改造,可以借鉴北京798的改造方式,保留厂房外立面原有的红砖,让其成为一种具有历史痕迹的时代特色。还有社会主义时期的红色标语、裸露的蒸汽管道及通风管道、屋顶的钢铁三角支架都将保留下来。对破损严重的砖体进行表皮修复或用新的材料进行替换,展示结构主体粗狂风格,呈现工业时代的复古感。厂房内部以原木、玻璃和钢质框架等材料运用为主,地面运用环保的竹地板,注重材料搭配的合理性,多种材料的综合运用让空间富有柔和性和亲人感,并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充分体现室内文化效果。对原有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如在二楼和三楼摆放用水管、木板、钢架等旧工业材料制作的装置艺术品,缓和办公空间的严肃性,增加休闲区域的娱乐性;将外墙立面上拆除下来多余的红砖进行清洗,用于制作厂房入口处地基纹理的肌理效果。

在照明设计方面,内部空间高大、敞亮向来是旧工业厂房空间改造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如英国泰特现代艺术馆就是把空间通透性运用最为极致的成功案例,高大宽敞的展厅,顶面让自然光照射下来,让整个空间更为震撼。此次厂房改造将沿袭这一特色,将顶部设计成一排透明天窗,让整个建筑空间更加明亮宽敞。自然光的采用可以大大减少能源消耗,还能给人以真实、亲近自然之感。由于该空间是由旧厂房改建,梁柱的间距和空间跨度远大于普通办公空间,空间中没有隔墙遮挡光线,采光明亮、充足。在一楼和二楼墙面局部增加暖色灯光,让室内环境更加柔和,在外墙和一楼地面设置照明,增加整个建筑空间的立体感。

此外,在厂房周边还有小商铺区、餐厅区、住宿区等。应注意这些区域的景观设计要保持与厂房外观的一致性,可以借鉴南京1865创意园区的景观设计手法,合理配置一些绿植形成自然景观。如厂房周边用小叶女贞、海桐、杜鹃、月季桂花等花类植物进行布置,孤植树木则用银杏、樱花、鸡爪槭等,地面用白色较粗的石粒进行铺装,并设供游人休憩的彩色小石凳,以及假山流水的水体设计,让厂房周围景观区域在造型和色彩上更加丰富。对周边原有的几处建筑外观进行加建和翻新,在建筑外立面局部地方用木头做成线性装饰与厂房外观呼应。

四、结语

对旧厂房进行LOFT风格改造设计,使得这些工业厂房在后工业时期被注入新的功能,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一种保护与延续,同时也是城市的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城市的有机更新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对于文化创意园区来说没有单纯的艺术或者商业,所以武汉龟北路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需要将艺术与商业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需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工作室、展览馆给艺术家提供展示等,也需要商业配套设施,如超市、酒吧、餐厅等。更需要一些相对自由的空间,让当代艺术、建筑空间、文化产业、历史文脉及城市生活环境有机结合,让旧工业厂房的历史脉络在城市中心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王刚.在文明中创造文明——从工业遗产中的旧工业建筑到LOFT生活空间[J].广西轻工业,2009(11):97-98.

[2]李佳宁,耿涛.LOFT元素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再利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8(2):12-14.

[3]任彦洁,倪琪.体味创意产业园内的景观——以杭州“LOFT49”为例[J].华中建筑,2007(11):48-51.

[4]殷文慧.国内旧工业建筑改造现状与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180.

作者简介:田琪,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李娜,硕士,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改造设计
成都市高新西区道路景观现状及改造对策探讨
论述给排水管网的改造设计
建筑结构改造设计和加固技术综合分析
乡村民宿改造设计本土化理念研究与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方案
锅炉节能降耗的改造设计研究
公共建筑给排水改造项目的设计体会
某码头改造工程中新老码头结构结合设计分析
QC方法在加热炉改造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