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述,记录有温度有故事的历史

2019-09-10 06:28林越陵
档案与建设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张家港江村费孝通

林越陵

2007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和同事来到南京市天津新村的一幢公寓楼,叩开了王淮冰老先生的家门……

无心插柳,开启口述史记录历史按钮

王淮冰是江苏省社科联原副主席。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多次陪同费孝通先生到江村调研考察。受费孝通先生影响,由一名记者出身的新闻工作者转而研究社会学,以江村作为考察研究对象做了大量工作。

江村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本名开弦弓村。1936年,费孝通先生在那里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社会调查,并将调查情况整理成博士论文在留学英国期间以英文版发表。文章用社会学研究独特视角探讨了旧中国社会环境下江南乡村的生存、发展及幻灭过程,引起轰动。在当时,开展人类学、社会学研究的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由来自于中国的青年学生写出关于本国农民生活状态的文章从未有过。因此,这部《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曾多次重印,被西方社会学学者誉为“人类学进入了新纪元”。江村,也由此成为世界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一个窗口,被赋予民族内涵,是中国农村对外的形象表征之一,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活化石”。

我们在征集与开弦弓村有关的档案资料时,得知王淮冰先生曾经多次陪同费孝通先生前往调研考察,经历难得,但却并没有留下传统意义上的“档案记录”,怎么办呢?正好我们刚刚添置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大家一合计,不如带着摄像机,让老人说,我们录下来,有声音有图像,生动形象,效果也许更好呢。于是,我们便带着设备,到了老人家中。也幸亏老人曾经当过战地记者,对于这样的场面熟悉而又倍感亲切,也淡化了我们因为“阵式”太大而产生的不安。

从1981年开始,王老先后12次前往开弦弓村,与费孝通先生及他的姐姐费达生女士多次接触、交谈。随着王淮冰老人的讲述,费孝通先生先后26次到江村考察的过程;费孝通先生“治在富民”的治学目的,“从实求之”的治学途径,“见人见物见思想”的治学方法;“文革”结束后,社会学恢复发展的历程……被摄像机一一记录了下来。我们也由此按下了江苏省档案馆录制口述史的“按钮”。

围绕开弦弓村,我们陆续征集了费孝通先生先后26次调研考察的照片;费孝通的姐姐,被誉为“现代黄道婆”的费达生女士于1939年创建吴江县开弦弓村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所印发的“开弦弓村有限责任生丝精制运销合作社股单”,完整地记录了当年乡村农民用5年时间完成入股的过程,号称“中国乡村工业第一股”;王淮冰先生所著《江村记事》;省人大原秘书长薛和研究江村民主自治的著作《江村自治》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谢舜方继费孝通先生之后,继续以开弦弓村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农村近70年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的成果《江村七十年》以及大量第一手资料等,形成了江村发展专题,为后人继续研究江村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提供完整翔实的依据。费孝通的亲属还向我们捐赠了一套《费孝通全集(全二十册)》。

记者出身的王老思维敏捷,口才极佳。我们惊喜地发现,这样鲜活生动的人和事,是任何文字记载的档案中所没有的,唯有参与其中的亲历者才能知道那一次次的到访调研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关乎着国家和民族怎样的前途和命运。

有心栽花,用口述保存社会记忆

实践让我们体会到,记录口述历史,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当事人的口述,提供了事物发展的详细过程及官方档案记录中不曾有的细节情景,展现了更为具体生动的背景故事和历史场景,弥补了志书记载“只见社会不见人”的缺憾,成为有温度的生动的历史故事。

2010年10月,省委办公厅转发了《省档案局关于征集领导同志工作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的通知》,于是,寻访老领导、老同志,采集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口述史,成为我们征集工作的组成部分。

2012年,我们先后两次到张家港,拜访原市委书记秦振华,录制关于“张家港精神”的口述历史。在江苏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秦振华是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所创立并实践的“敢于争先,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团结拼搏”的“张家港精神”是张家港发展之魂,力量之源,也成为新时期实现“两个率先”过程中要发扬光大的江苏精神。我们通过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了“张家港精神”的来龙去脉,秦振华在市委书记任中是如何诠释这个精神,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那些曾经上街打扫卫生,到饭店打苍蝇的机关干部今天是怎么看当年的付出,秦振华身边的人如何看这个人和这座城,秦振华给这个城市留下了什么,等等。面对面,在已近80岁的秦书记身上,依然能看到那种效率、激情、认真、严谨。

在录制口述史的同时,我们也陆续征集了秦振华和张家港精神等相关的档案资料,在省档案馆建立了“秦振华和张家港精神”专题。

2018年12月18日,中央召开了“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张家港原市委书记秦振华获得“改革先锋”称号受到表彰。当我打电话向他表示祝贺时,老书记哈哈大笑,连说了三声“高兴”。

通过口述,不仅可以记录人物的心路历程,也可以通过许多人的叙述还原一个历史事件。

宿迁市泗洪县西南岗地区,历来是江苏最贫困的地方,上塘公社是西南岗中最穷的一个公社。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人民公社体制下的上塘人“吃粮靠救济供应,穿衣靠救济布棉,烧饭靠救济煤炭,用钱靠救济贷款”。被贫穷逼得无奈的垫湖大队第五生产队的社员们只能“包产到户”,这一举动点燃了整个上塘公社1978年公开、全面推行“聯产承包”的燎原之火,使上塘公社成为“江苏第一包”,比安徽小岗村时间早、规模大、范围广,全公社大张旗鼓地开展大包干。上塘人用了三年的时间,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

在这一震惊朝野的事件中,最关键的人物有三个,一是当年领导这一事件的公社书记张世明,再就是《人民日报》刊发通讯《春到上塘》的作者周昭先和王孔诚。90FC55A7-E3D7-4228-9AE6-2913283A8F79

经过了解,周昭先在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十年后,又在海南分社工作,后退休在广州安享晚年。王孔诚已经去世,其夫人依然生活在南京。张世明则在北京女儿家中享受天伦。

南下广州,我们录制了周昭先老人的口述史。1980年,时任新华社江苏分社采编部主任的周昭先和农村组组长王孔诚拿着江苏省委印发的反映全省各地工农业生产情况的小册子,发现了各项指标都排在最后的上塘,于是到泗洪县上塘公社,进行农民生活情况的采访调查。在那里,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当年农民缺衣少食的生活状况和“穷则思变”的智慧担当。农民兄弟的善良朴实使他们对“民以食为天”和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之语——“勿忘人民”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将调查了解的上塘农村改革情况写成7000余字的《江苏泗洪县访“穷”见闻》稿,通过新华社内参,在全国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中传阅。在这篇内参的基础上,整理出通讯《春到上塘》一文,发表在1981年3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这是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日报》发表的第一篇正面报道中国农村“大包干”的长篇通讯。

对于江苏省档案馆收集保存这段历史记录,周老十分支持,他把当年江苏省委印发的反映全省各地工农业生产情况的小册子和有关上塘大包干的两本采访笔记,以及亲笔题写的“民以食为天”书作捐赠给省档案馆。2013年10月21日,周老在广州去世,随后,周老夫人将周老在广东、江苏、海南三个新华社分社工作期间的105册采访笔记全部捐给了江苏省档案馆。

见到张世明,我们最想问的问题是他何以有如此气魄顶住壓力带领全公社的农民实行大包干。张世明的回答一点都不“高大上”。他说,我们那时候太穷了,日子过不下去了。作为公社书记,不能看着大家饿死,上面如果处理,大不了不当这个书记。坐在我们面前的张书记温和内敛,用平静甚至是平淡的口吻向我们叙述当年震惊朝野的大包干事件。我发现,并不是每一个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都必须有一个恢宏的背景和夺目的出发点,有时候往往就是一个最最朴素的出发点,引发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能够记录这样的人和事,是职业带给我们的幸事。

围绕上塘大包干,我们又先后寻访了当年的回乡青年刘朝文,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时任泗洪县委办主任姜立宽等亲历者;王孔诚的夫人李立捐赠了王孔诚同志采访上塘农村改革的新闻笔记手稿。形成了关于“上塘大包干”的口述专题档案。

2018年12月18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在宁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座谈会,上塘镇垫湖村荣获“为江苏改革开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受到表彰。

就这样,我们扛着摄影机,穿梭在江苏大地,先后录制了改革开放进程中江苏发展“五大战略”、江苏乡镇企业发展、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江苏省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江苏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条例》等出台过程,以及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亲历者、董加耕谈人生、抗战老兵等专题口述历史视频。

百花齐放,让口述历史长河一路芬芳

2015年12月,由省档案馆、省委党校等5个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了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研究会以高校、档案馆、纪念馆等30多个成员单位为骨干,吸收了社会各界热心于口述历史收集、保存和研究的百余位人士,使我省口述历史采集、研究和交流有了组织和平台。不到5年的时间里,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个人加入到这个开放的队伍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记录社会“微观记忆”的活动中。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省口述历史的采集、保存和研究、开发、利用等各项工作,2016年12月,由江苏省档案馆倡议,并和江苏省口述历史研究会联合在省档案馆建立“江苏省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鼓励口述历史资源持有者捐赠、寄存或备份其口述历史原始资源素材,省档案馆将无偿提供满足各种载体保管条件的场所,并将在遵守国家知识产权法的规定及与提供者之间的协议的前提下向社会开放资源,充分发挥口述历史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2017年6月9日,第十个“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南京雨花台纪念馆、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向“江苏省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移交了雨花台烈士亲属、抗战老兵口述历史数据资料。

随后,在南京大学、江苏省检察院等单位的支持下,“江苏省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有了江苏检察院恢复发展、恢复高考四十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西南服务团、常州青果巷等专题口述历史资料。

2017年底,为了响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记录“三农”工作发展历程,更好地保存乡村记忆,省档案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百村万户”口述历史采集工作的通知》,计划用2年的时间,以民风民俗、历史往事、生产生活、社会变迁等为内容,在全省启动“百村万户”口述历史采集工程。2018年5月,省政府将“百村万户”口述史收集工作列入百项重点工程。全省选点遍布大江南北,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样的点组合起来,基本可以描绘江苏农村发展的历史画卷。我们力图通过这样具有标本意义的典型,反映江苏乃至中国农村社会的“脉动”,记录下江苏大地的发展变迁。

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的命运沉浮留下历史的踪迹。

我们希望,用这样的方式,记录乡愁,为渐行渐远的岁月,为我们不断变化的家园留下隽永不朽的歌谣。

我们希望,我们国家和民族记忆因为这样的记录而鲜活、丰富与生动,帮助我们记得起,唤得醒,回得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90FC55A7-E3D7-4228-9AE6-2913283A8F79

猜你喜欢
张家港江村费孝通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吴文藻从不“顺便”
让张家港精神在新时代再放光彩
江村新夏
张家港行盈利能力待改善
两个女人的战争
费孝通夫人“问罪”杨绛
《江村即事》赏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