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艺术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2019-09-10 20:42吴启昱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传承创新

摘  要:首先对现代服装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对徽州木雕的审美特征进行研究,主要从选题内容、构图造型、表现技法、色彩配置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徽州木雕艺术的装饰特色及艺术价值。最后将徽州木雕艺术应用到服装设计中,促进传统徽州木雕艺术和现代服装设计结合创新发展。通过对徽州地域的实地采风和服装设计的市场调研,从艺术的角度分析徽州木雕的价值,使其为现代服装设计所运用,发掘徽州木雕艺术的创新性,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徽州木雕;服装设计;传承;创新

徽州木雕是“徽州四雕”的其中之一,起始于元末明初[1]。徽州位于长江以南,受自然气候的影响,雨水温润,这样的气候有利于树木的生长,因此为徽州木雕的制作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徽州代表性建筑以砖木石居多,特别是木料最多。建筑物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因此徽州地域建筑的内部基本都以木头为原材料。在徽州特色的地域文化、宗族文化共同作用下,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徽州木雕艺术。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浓厚的民族装饰特色,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有着很高的应用价值。当今社会发展多元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瑰宝的徽州木雕,逐渐被大众所淡忘。现今,将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相结合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将传统艺术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不仅能让大众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能给手工匠人们带来一些收入,让古老的技艺继续发扬传承。

一、服装设计现状分析

服装设计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服装从远古时期的遮羞护体、抵御寒冷,到现在各种不同的服装相继出现,服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衣食住行的要求也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衣服作为衣食住行的首位,在人们的需求中占据了很大的成分。现在人们对服装的需求不仅仅是为了遮风避寒,更注重服装造型的装饰性和审美性。

通过对西递、宏村等地区进行服装设计的实地调研,感受到这些区域的服装设计种类少、形式单一、地域文化特色不明显。虽然这些区域文化内涵深厚,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但并没有把这些先天的优势发挥出来,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服装设计的市场还有很大可以开发的空间,徽州特色文化和服装设计还有着更好的结合与发展,这其中就有徽州木雕纹样。徽州木雕雕刻手法精湛、装饰精美,但这些区域对徽州木雕的应用都是直接性的,并没有进行再设计。在对西递、宏村等地的实地走访调研期间,通过对来往游客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研究总结出:在这些区域销售的服装多以简单的裙装为主,样式较为普通,缺少创新感;有很多游客愿意购买这些服装作为文化特色的留念;部分游客表示,购买这些服装还可以赠送给亲朋好友;大多数游客更有意愿去购买更具文化特色的服装。当今社会文化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审美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更多地去体会其中的文化底蕴与内涵。因此提取徽州木雕元素进行再设计,使之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这种以徽州木雕为文化特色的服装设计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二、徽州木雕艺术的装饰特色及其内涵文化研究

(一)徽州木雕艺术题材内容丰富

徽州木雕的情感基调,比如赞美、祈祷、祝福、鼓励、劝善,以及其中包含的很多历史典故、民间传说、戏曲杂剧都向人们传递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几乎没有悲剧色彩,就像中国戏剧的剧终,一片大团圆的审美风貌[2]。徽州木雕题材体现出的乐观向上情感,与当时徽州社会文化艺术繁荣、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徽州木雕艺术的文化底蕴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有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象征,是艺术与中国传统儒学相结合的体现。徽州是艺术家和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木雕艺术体现出当时文人雅士、书法家、画家的精神追求。受这一环境影响,徽州木雕艺术的手工匠们潜移默化地被文化气氛和书画氛围所熏陶感染,使艺术和儒学得到了更好结合。徽州商人大多有光宗耀祖的想法,功成名就后的荣归故里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为了得到父老乡亲的认同,建造房屋就成了一件极具代表性的事情。在封建社会时期,受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不同官员有不同的府邸样式,因此在房屋建筑上雕刻图案纹样也就成了炫耀自己身份的一种方式。徽州木雕的寓意很丰富,人们为了寓意吉利,通常会雕刻一些吉祥图案,比如用五只蝙蝠象征五福临门,童子举高旗来象征高举高中。所选题材都很切合民生,这些木雕题材大多体现了群众心中的理想和愿望。对木雕题材细细体会,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人们淳朴的想法和心愿。

(二)徽州木雕艺术的构图及造型

徽州木雕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新安画派的影响,空间上多采用散点透视,造型上以线为骨,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意笔草草,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3],体现出一种质朴纯净的美,通常把自然界的一些自然形态或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描绘下来,徽州的很多景色形象都被手工匠人们刻画得生动形象。比如安徽宏村承德堂的《西楼听水》,有很多带有当地风景特色的纹样图案。雕刻的内容有很多,通常直接点明主题,讲究简洁明了,构图也不受时间的局限,有时在同一块木雕上会出现不同时代的人物。徽州木雕艺术构图有自己独特的风格,画面构图完整、内容生动灵活。徽州木雕艺术讲究整体的构图和装饰效果,就连木雕的门框、窗框都要求细致、生动、精益求精。花纹图案通常用人物、山水、花木、鸟兽、云纹、以及几何图案来呈现,体现出装饰性和艺术美,同时也寄托了雕刻师的感情。

(三)徽州木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及形式

徽州木雕艺术表现手法很多。通常是把线条运用在木雕艺术中,每个雕刻作品都体现了手工匠人们精湛的技艺和对艺术内涵的理解与感悟。精髓在于用刀来代替笔,雕刻出各种各样独具艺术特色的图案,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重视装饰性和审美性,用各种线条来表现木雕的整体造型。通常结合多种手法来表現不同的造型效果,主次区分、疏密分明。明代多为扇形装饰,略显质朴、笨拙、简洁,多采用抽象变形的手法雕琢人物形象。清代则多为全面装饰,以精雕细琢为主,讲求细节的表现以及精细刻画。有多种多样的图案和造型,如花草、人物、云纹等,有的具象写实、有的抽象变形、有的精细描绘、有的简单概括轮廓。把抽象的艺术底蕴延伸为具象的技术手法,把提炼出的传统元素图案进行概括、简化、抽象、变形,给现在以至未来的服装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徽州木雕艺术的色彩搭配

徽州的自然气候很适合栽种林木,因此建筑的内部很多都为木质结构。木雕也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装饰手法之一。徽州区域的建筑,红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和灰黑的门共同形成了一种稳重质朴的艺术特色。黑白色系的墙和门与中国传统阴阳八卦图的色彩很相似,初看简单质朴,细细品味又能发掘其深厚的艺术内涵。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讲究宁静雅致,追求一种质朴的美,在简单中追求变化,质朴中追求装饰。木雕整体的色调与风格给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三、徽州木雕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徽州木雕纹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中华文化若干年的传承和发展下,创新为一种新的视觉元素,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联系与应用。对传统木雕艺术进行元素提取、图案变形、衍生发展。在应用的过程中,既要继承木雕艺术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内涵,也要与现代社会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让徽州木雕艺术和现代服装设计得到统一。设计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设计融入生活,通过设计去影响人们的审美观念,让设计出的物品使人们的生活得到更好地提升。

在西递、宏村等徽州古村落区域进行调查,对现代服装设计的消费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总结出:当代年轻人对服装有着强烈的興趣和购买欲望;大多数游客认为无袖裙装、连衣裙、头巾、丝巾等不仅自己旅游时可以拍照,也可以给亲朋好友当作礼品,或者作为旅行纪念;价位偏低的服装,比价位偏高的服装销量更好;当今时代科技发展迅速,网络购物也非常发达,部分游客表示,如果能增开具有徽州韵味的服装线上销售店,很多人也是愿意去了解与购买的。因此如果针对年轻人这个消费市场,分析揣摩这一消费群体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将会打开徽州服装设计的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在线上销售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服装设计,也可以吸引外地没有到徽州旅游的群众的眼球。通过独具特色的服装设计让更多人了解徽州艺术文化遗产,同时唤起更多人对徽州旅行的期待,也是一种隐形宣传徽州文化的方式,从而给徽州区域带来更好的经济收入。

对徽州木雕艺术的纹样特征进行元素提取,对其蕴含的思想内容和文化内涵以及所处的文化背景进行研究,把复杂的纹样提取成简单且赋予象征性的图案,进行拼接、组合、重构,从而组合成具有现代特征,符合当今文化发展潮流且符合消费群体审美的元素,之后把它应用到服装设计中。对徽州木雕艺术中的传统儒家思想进行提炼概括,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设计的元素融入一些年轻消费群体喜爱的样式、图案、潮流配色等。服装面料也可以选用新颖的面料,参考借鉴一些国内外的优秀作品,设计一些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服装。徽州木雕具有鲜明的汉风唐韵的艺术特点[4],人物造型生动,在服装设计造型方面,可以参考徽州木雕艺术的人物雕刻。由于木雕题材,人物的年龄、性别等很多方面都有所不同,因此在服装上有很大的差别。再应用到服装设计中,男装款式可以设计一些短袖、短裤;女装则可以设计一些连衣裙、丝巾等。在设计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徽州木雕艺术的人物形象,选取合适的元素进行创作和创新。每个徽州木雕作品都有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因此设计服装时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在继承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

四、结语

徽州木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手工匠人们的传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一种精湛的艺术形式。木雕的精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视觉享受,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它的艺术形式上,而是应该把这门艺术样式的文化内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把它转化为现代商品,去发掘它的实用价值。只有发掘和创新徽州木雕的实用价值,让其变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才能更好地将徽州木雕艺术融入大众生活,继续发扬传承其文化底蕴及艺术内涵。当今世界发展多元化,各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与文化,想要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仍然需要长期的磨合。在服装设计中进行创新、推陈出新,发挥出徽州木雕艺术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坚持“在传承中创新, 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让徽州木雕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丁峰.徽州木雕艺术管窥[J].艺术百家,2011(6):269-270.

[2]金蓓.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15):152-153.

[3]刘明来.论徽州木雕艺术的文化内涵与美学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6):123-125.

[4]张晓婧.明清徽州人才的兴盛及其原因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6):37-40.

作者简介:吴启昱,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传承创新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高原之歌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高温作业专用服装设计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