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对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研究

2019-09-10 20:42李敏
美与时代·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法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消费的异化,都市里的广告、媒体如同万花筒,破碎、混乱、解构、分离,意义含混而丰富,所有的图像成为“图像的图像”,这让听障大学生们不知所措。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时常缺乏视觉表达意识。以“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为切入点,深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特殊教育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关键词:色彩构成;教学法;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介生态下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路径研究——基于色彩疗法的理论视角”(2017SJB0654);2017年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改立项课题“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对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研究”(10920122045)阶段性成果。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视觉获取各种形态的视觉信息,包括图形、图像、视频、影像等,纷至沓来的视觉符号在刺激我们眼球的同時,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视觉素养教育不断得到发展,有些地区甚至覆盖了从小学到大学的全过程。近年来,视觉素养教育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视觉素养的调查从学前教育开始,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的整个阶段。

听障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纯粹的视觉世界,他们通过图像认识世间万物。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消费的异化,都市里的广告、媒体如同万花筒,破碎、混乱、解构、分离,意义含混而丰富,所有的图像成为“图像的图像”,这让听障大学生们不知所措。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时常缺乏视觉表达意识,概念关系混乱。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如何应对飞速发展的数字化、信息化的专业成长环境,如何更好地提高自身的视觉素养水平,成为当前我们高等特殊教育艺术类专业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为切入点,深入到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视觉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不仅能有效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我国特殊教育艺术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一、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

在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中的应用效果

色彩构成课是所有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色彩原理,了解色彩的性质和视觉规律,学习和运用色彩形式美的法则,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为将来色彩的设计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在传统色彩构成的实践教学中,大多是对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进行调性训练,存在很大的被动性和模仿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想象和创造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将学生从被动的模仿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配色训练,提高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色彩基础教学实践中,试创了一套新的训练方法,即“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

(一)九宫格配色训练

九宫格配色训练是“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要点是分九个格子进行配色,格与格之间要保持色彩的对比调和关系。一般来说,九宫格配色有统一的整体要求,画面有统一的主题色调。如果每个格子有四块颜色,那么完成一次完整的九宫格作业至少需要调配出与主题相关的三十六种颜色。它带有一定的训练难度,需要认真地思考、想象和创造,在色彩整体关系相一致的前提下,不断地进行色彩比较和调配,尽可能多地呈现出含蓄微妙的色彩组合。

由“整体-局部-整体”的布局和构思出发,经过这种高难度、高强度的思维表达和造型训练,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同时得到提升。在配色训练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很自然地被学生吸收和掌握,比如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色相对比、秩序渐变等。这样的实践教学能让学生建立起色彩整体大关系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艺术地认识色彩与科学地认识色彩的不同,这将有助于他们的艺术构思。

(二)色彩秩序配色训练

色彩秩序配色训练,主要是调动画面色彩因素和组织色彩秩序的意识训练。而组织一个相对完整、和谐的色彩秩序,就如同乐团指挥带领整个乐队进行训练一样。如果说九宫格配色训练是偏重于单音色的对比训练的话,那么色彩秩序配色训练就是从单音到和声的训练,也就是说用色彩来组织并呈现出色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秩序美。画面中色彩结构的秩序感对于构成画面形式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谐的色彩秩序感也符合人们在视知觉上对色彩审美的需要。

色彩秩序配色训练的要求就是让学生首先对画面色彩结构进行分析,找到作品中构成色彩秩序美的框架。如果能准确地把握画面中几个大块面颜色的关系,那么在不破坏这一关系的前提下适当地增加色彩层次,就可以使整个作品的色彩构成丰富和饱满起来。

(三)主题意境配色训练

通过以上九宫格配色和侧重秩序的色彩训练,不断增强学生组织和调动色彩的能力,在画面中不仅能调配出丰富的颜色而不杂乱,又能使用很简单的颜色而不觉单调。但艺术规律与自然规律有较大区别,那么带有主题意境的配色训练就希望能解决一直以来两者相互脱节的问题,探寻它们的共性,力求使学生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能将色彩美更好地融入其中。

带有主题意境的色彩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它能让学生通过自我实践,深入理解意境美这一作品中所隐喻的联想、文化内涵和思想哲理。这将为学生的创作搭建起一座桥梁,一座通往设计殿堂的桥梁。如若能通过主题意境的色彩训练,学生能运用有限的平面和色彩元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未来能设计出生动、自然且富有内涵的作品,让作品与观者心灵相通,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四)色彩个性配色训练

有侧重的色彩个性配色训练,与单纯的色相、纯度和明度的渐变训练方式大不相同,里面包含了多种色彩关系和矛盾,比如综合处理色彩的面积、大小和位置等。

每个人对色彩都会有所偏爱,在配色训练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频繁地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他们往往在画了许多张图之后,发现画面倾向于一个色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对色彩的表达和创造。为了让学生克服这种习惯性用色,增强解决色彩关系问题的能力,将来能胜任千变万化的色彩设计,在综合训练中可有意识地安排有侧重的色彩个性训练。另外,在色彩个性配色训练中切不可忽视心理作用,而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不然将会设计出虽然符合色彩规律但仍缺乏艺术美感的作品。

以上介绍的几种综合性色彩训练方法,是笔者在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教学实践中的总结,是对色彩构成课的一次新的尝试。课程的训练,除了使听障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以外,他们的视觉观察能力、感受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二、艺术设计专业

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开设视觉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经过对“综合性色彩构成教学法”的实践和总结,我们了解到,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方面,高校可以多开设一些视觉素养专业课程,在《艺术概论》《中外美术鉴赏》《设计基础》等课程中着重培养听障大学生的识图、读图和用图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教师可以把视觉素养的课堂“搬进”美术馆和博物馆,强化听障大学生对经典视觉信息的主观感受和个体体验,帮助他们重新认识历史与视觉文化。这一点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丰富听障大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能培养他们在设计中的观念创新意识,突出教育的艺术化、素质化和个性化。

(二)利用网络媒体平台,拓展艺术实践活动形式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必须紧紧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媒体平台。高校教师可以组织听障大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协作,鼓励学生开设自己的微博或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网络上多关注设计方面的最新消息,多观看优秀设计师的作品,获得设计灵感和素材,汲取他人优势,弥补自身不足。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听障大学生参加讲座、展览、竞赛和小型的设计交流会等,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优秀作品分享出来,全面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不斷提高自身的艺术专业素养。

(三)创建视觉共享资源,加强信息传播管理力度

目前高校拥有的视觉资源主要是借助图而不是文字来表达教学内容。一些专业网站提供了视觉素养理论和美学教育资源,如“视觉文化”网站等,但是这大多是针对健听人的视觉素养学习资源,一些无字幕的动态资源无法满足听障大学生的个性化的观看需求。建议结合听障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学科发展特点,未来能创建合适的视觉共享资源,促进听障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另外,为了保障视觉信息的传播质量,政府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对视觉信息的监督监管,保证网络上出现的针对听障大学生的视觉信息在质量上简洁、清晰、美观,格调积极、健康、向上。

三、结语

总的来说,此次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为我国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寻求到了一条较为可行的路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有必要借助现代媒体的技术优势,整合各类视觉信息资源。在利用现有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探究,积极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意图,不断加强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舒予.视觉文化概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杨帆.高等美术教育中听障学生的视觉素养培养[J].长春大学学报,2012(5):113-115+118.

[3]吴怡昕.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296.

[4]李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1):279-280.

作者简介:李敏,硕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色彩构成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探讨问题驱动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色彩构成与墙绘艺术互融式应用研究
中国画章法与构成原理
对高职“色彩构成”课程改革研究
浅析色彩构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花艺设计中的色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