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一生活

2019-09-10 07:22谭旭东
莫愁·小作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繁体字图书室泥鳅

谭旭东

初中,我在两所学校读过书。初一时,爸爸調到了临乡的初中任教,他担任初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老师。本来在小学升初中考试中,考全乡第一名的我,必须跟着爸爸去临乡的初中学习。这所初中的名字叫承坪中学。承坪是一个公社,后改为乡,在我老家所在的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平背乡的上游地带。

爸爸调到承坪中学时,正是承坪中学发展得最好的时期,它的教学质量在县里二十多所初中里比较靠前。我去承坪中学读书时,承坪中学还有图书室。学校还有一大块菜地,每个班级都可以分一块,班主任指导学生种瓜种豆,每年的蔬菜几乎可以自给自足。食堂伙食也很好,经常可以吃到猪肉。据说学校食堂几个师傅利用剩饭剩菜喂了几头猪,因此,每隔一两月,老师和学生都可以吃到猪肉。过年的时候,每位老师还可以分一块。

对承坪中学最好的记忆当然不是吃肉,一是图书室,二是老师。图书室只有一间教室那么大,但书不少,有一些红色经典书目,还有少量文学名著,我如饥似渴地读。有一次,我甚至还偷偷撬开门进去拿了一本《三国志》,回到家,发现全是繁体字,还是竖排的,得从右往左读,我一点也不习惯,但还是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读完了。后来,我忍不住再读一边,反而入迷了。那时候,因为酷爱读书,繁体字的识字量很大,有益于文言文理解,无声之中提高了我的语文学习能力。

初一有三位老师让我印象深刻。班主任姓李,对学生非常严厉,但对我总是网开一面,因为我学数学劲头比较足,每次考试都能拿到好成绩。不过,有一次,我没考好,只考了75分,父亲很生气,他没追究缘由。我自觉惭愧,几天都不敢大声说话。因为有几次上数学课,我偷偷跑到了永乐江边捉沙鳅。沙鳅和泥鳅不一样,泥鳅是在水田里,沙鳅是在河边浅滩上的沙子里生活。沙鳅背上有刺,捉起来要小心,不然会把手刺伤。因为沙鳅有刺,口感差,很少有人捉来吃。但我觉得很好玩,好几次去捉,而且一捉就是一小桶。父亲以为我是课后去捉的,竟然洗净用茶油,再切些辣椒和蒜叶,爆炒了给我和姐姐吃。沙鳅没有泥鳅肥硕,肉质也没那么细腻,但在那时候,也不失为美味佳肴。

语文老师也姓李,是学校里年龄最大的。他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笑,讲话时,声音很大,笑声很爽朗,有感染力。只要他在哪儿,哪儿就笑语喧哗。李老师很喜欢我,每次布置作文,都特意看看我写得怎么样,只要写得好一些,他就当范文读。记得有一次,他布置我们写课间休息的一件趣事,我讲述的是和同学做叠纸游戏的事,他觉得很棒,还拿到食堂,当着正在吃饭的老师们的面读了起来,直夸我聪明、机灵,还说我以后会有出息。父亲听了当然很受用。

英语老师姓张,个子很高,特别瘦,显得文弱。但也爱笑,态度和蔼,对每一位学生都比较有耐心。我很喜欢听他讲课,所以英语课学得很好,几次考试都是满分。

初一生活就因为这几位老师而有了比较深的记忆。前年回老家,县文联李主席领着我去参观了承坪中学,学校完全变了样子,虽然基本的校址还在,但校园里的建筑和布局不同了,校门砌得高高的,竖立在一条水泥路边,给我很陌生的感觉。我读书时,那里是敞开式的校园,没有围墙,没有大门,反而觉得很舒畅,现在面积也不小,可就是显得拘谨和封闭。

初二时,父亲为了照顾家里,调回了平背中学。虽然我在平背中学是以第一名成绩升入高中的,若干年后,不少老师还都以我为骄傲,可我对平背中学的印象却浅了很多。

我很怀念初一生活。三四年前回老家,听父亲说,初一教我课的那几位老师都已经作古,我有些伤心,但也只能感叹时间的不可逆。时光荏苒,我也只能在回忆里怀念他们了。

编辑 张秀格 gegepretty@163.com

猜你喜欢
繁体字图书室泥鳅
泥鳅笼
哈哈镜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书的尊严
提高基层单位图书室管理科学化水平的路径选择
汉字繁简再引热议
捉泥鳅
会叫的泥鳅
台网友鼓动“繁体字申遗”
不孕不育等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