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战争中刘邦的“大战略”

2019-09-10 04:16马艳杰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刘邦

马艳杰

摘 要:楚汉争霸历时四载,刘邦以弱胜强,打败不可一世的项羽,主要原因在于刘邦制订的大战略:在用人方面,他善用人长,广纳善言,用人不疑;在利益方面,他能够克制私欲,与百姓同利,分利于臣下,兼顾各方利益;在制定战略方面,实行整体战略,正面坚守,两翼牵制,敌后攻扰,军事进攻与反间并行,并且重视后方根据地建设。多层次,立体化的布局使得刘邦在楚汉战争这场持久战中败而不亡,取得最终的胜利。

关键词:刘邦;用人战略;利益共享;整体部署

所谓大战略,“就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再单纯依靠军事斗争,而是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多种手段,即间接路线”①(p21)的思想,本文着重从刘邦用人的谋略,善于兼顾各方利益以及整体的战略布局,三个方面探讨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构建的大战略。

一、用人大战略

(一)善用人长

“如何用人是衡量一个政治家心理因素是否成熟的标志之一” ②(p87)。刘邦出身平民,在楚汉战争的洗礼中,政治手段日趋成熟,楚汉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刘邦统治集团内君臣合力作用的结果。刘邦善于利用臣下的长处,汉初三杰是刘邦用人艺术的鲜明写照。刘邦称赞此三人皆人杰,认为“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也” ③(p381)。从这段记载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汉高祖刘邦能够取得天下绝非偶然,知人善任使其身边团结了一大批人才,人才各尽所长,使得整个集团的结构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优化。

在楚汉战争中,萧何留守关中,为刘邦固守、建设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兵、粮饷,让刘邦在爭霸战争中无后顾之忧,可以说萧何支撑起了刘邦屡败屡战的基础。张良与刘邦互相视对方为知己,张良的长处在于,深明韬略,足智多谋,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归顺刘邦,是刘邦的主要“智囊”。楚汉战争中,提出不立六国后代,联结英布、彭越,重用韩信等策略,又主张追击项羽,歼灭楚军,为刘邦统一大业奠定坚实基础。韩信用兵如神,在楚汉战争中屡立奇功。从他率军出陈仓,到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在拜将时所献汉中对,成为楚汉战争中刘邦军事部署的基本方略,韩信影响了楚汉战争的走向。

善用臣下之长是刘邦战胜项羽的首要因素。正如法家思想中所讲的一样,国君统治国家,法(成文法典)、术(国君操控臣下的手段)、势(加强君主的权利)三者缺一不可。身为君主,要善于把控大局,着眼宏观,而大臣则是具体政策的施动者,要想做到政令统一,必须对臣下了如指掌,做到知人善任,加强统治集团的凝聚力,只有这样统治集团才可稳定。反之必定会使集团内部分崩离析。项羽为君尚武,政治手段过于幼稚,而刘邦则相反。因此项羽只能盛极一时,而难以长久维系统治。

(二)广纳善言

南怀瑾先生说:“刘邦这种人……个性固然强,可是别人有道理,他一定会听” ④(p210)。刘邦出身社会下层,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目睹了强大的秦王朝倾刻间土崩瓦解,而秦始皇和秦二世刚愎、专断、多疑的性格以及他们亲小人远贤臣的政治悲剧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刘邦更懂得广纳善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汉元年十月,刘邦“欲止宫休舍” ③(p341),樊哙、张良劝其封存府库,不要一叶障目。刘邦放弃己见而采纳了他们的意见,这体现了刘邦心胸开阔,不刚愎自用,能广纳善言的领导者特质。刘邦本性好酒及色,率军入关后,面对秦宫的珍宝、宫室、美女,并非不为之心动,但在重利面前,听到大臣的直言进谏,却能够理智的权衡利弊,采纳了正确的意见。得到了关中百姓的支持,并且制造了一定的假象,麻痹了项羽,从而使刘邦在鸿门宴有机会退逃。再者,韩信为刘邦献汉中对,分析天下大势,屡屡让刘邦难堪,但是刘邦却没有为了面子受损而拒绝接受良言,而是“遂听信计,部署诸将” ⑤(p15),结果汉王出陈仓,一举平定三秦,秦地在楚汉战争中成为刘邦稳定的大后方,为刘邦屡败屡战提供了保障。汉四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而韩信扫平齐地,派使奏请封其为假齐王,刘邦震怒,但在张良、陈平劝谏下,刘邦“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 ③(p2621)。此举彻底笼络住了韩信,换取了韩信的忠心。不仅解了荥阳之围,而且在项羽派武渉离间刘邦与韩信关系时,韩信说刘邦对他“言听计用” ③(p2622)。坚定地拒绝了项羽给予的诱惑,忠于刘邦,避免了天下三分之势,加速了项羽集团的覆灭和楚汉战争的结束。

(三)用人不疑

欧阳修说:“任人之道,要在不疑。”信任是构建牢固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选择政治伙伴,信任更是不可缺少的因素。纵观刘邦用人之道,用人不疑为其留住人才,提升政治集团凝聚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从刘邦与陈平的政治合作关系中可见一斑。

陈平怀有大才,却不逢明主,加入刘邦阵营时,已经是他进行的第三次政治合作伙伴的选择。进入新的政治集团,遭到排挤、质疑是不可避免的。绛侯、灌婴等中伤陈平,但是刘邦听取了陈平解释之后,选择相信他,并且“厚赐,拜为护军中尉” ③(p2054)。得到了领导者的信任,陈平才得以在新的政治阵营中立足。后来楚大举进攻,断绝了汉地的甬道,将刘邦围困在荥阳城,陈平献反间计,建议分化项羽集团,得到汉王的支持,“出黄金四万斤……不问其出入” ③(p2055)。拥有刘邦的信任,又可没有束缚地施展自己的才能,陈平在统治集团内可谓是如鱼得水,仕途很顺畅。个人价值得以实现,在汉集团内屡建功勋。陈平与刘邦的政治伙伴关系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能够使得陈平的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从而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刘邦用人上的长处,恰恰是项羽用人方面的短处。项羽实行“任人唯亲”的用人路线。“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③(p381),致使不少有识之士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纷纷投奔刘邦。

二、兼顾各方利益

君主能够放下一己私欲,兼顾各方利益,方能协调一致,最后受到拥戴,取得天下。为政手段成熟的人能够利用矛盾,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时机。为政手段幼稚的人,则会将矛盾激化,从而使拥护者转为对立者,四处树敌,导致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就刘邦项羽俩人的利益观念上来看,也是有极大的差异。刘邦懂得在没取得天下的时候,利益共享,笼络人心,极力保住自己领袖的地位。而项羽则相反,他是为了保住眼前的利益,侵犯各方的利益,而后再将自己的利益范围进一步扩张。项羽做的是步步蚕食,反而适得其反,为自己树起了更多的对立面。

(一)克制私欲

刘邦作为一个市井之徒,年轻时在乡里,嗜酒如命,贪财好色,一副地痞流氓习气。他的自身修养自然比不上没落贵族出身的项羽,但是刘邦在长期战争的洗礼之下,却逐渐懂得了克制私欲,以大局为重。

刘邦率先带兵攻入关中,但是在关中却丝毫未犯,“封秦重宝财物府库” ⑤(p10),面对秦宫的宝贝、美女,他并非不為所动,但为了大利,他能够节制私欲,懂得取舍。纵观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但是农民阶级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即便一时成功,但是最终能取得天下,走向权力巅峰的人很少,刘邦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无知无智的掌权者的私欲往往会随着其手中的权力越大越发膨胀,而有谋略的人往往掌握大权后逐渐的节制自己,而后三省吾身。刘邦和项羽是非常鲜明的一对例证。项羽在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不顾大局,心里盘算着的不是如何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安抚民心、解决百姓疾苦,而是想着如何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于是放弃关中这个战略要地,定都彭城,致使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无险可守,南北两线作战,疲于奔命,最终失掉天下,败于刘邦。反观刘邦,在楚汉战争结束之后,按其本意,高祖本想定都洛阳,后来齐人刘敬劝他入都关中,于是高祖很快迁都到关中。定都关中,治理天下,成就千秋霸业。刘邦胜于项羽的地方就在于不因为一己私利而障目,更多地着眼全局,懂得克制。

(二)与百姓同利

在秦王朝的残暴的统治下,刘邦作为一个平民阶层,生活拮据,但他却“喜施乐善” ③(p342),与乡里同利。正是因为他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事作风,在他的身边团结了像萧何、曹参、樊哙这样情谊深厚的生死之交。正是有这些人的拥立,刘邦才能被拥立为沛公。这是他成就大事的第一步,也是奠基的一步。高祖与人同利并不只表现在这一件事情上,秦末农民起义如火如荼的开展,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咸阳,刘邦与关中父老和秦之故吏同利,首先秦王子婴请降,刘邦力排众议,留秦王一命。接着封府库珍宝,还军霸上,又遍邀乡里,与关中父老乡亲“约法三章”③(p362),各级官吏仍然各司其职,可谓是一举收复了关中人心,迅速稳定了关中秩序。此举契合了关中百姓渴望和平、反对过分剥削压迫的心理,“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③(p362)。这为他在楚汉争霸战争中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刘邦能够屡败屡战,关中这个稳固大后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分利于臣下

如果说与百姓同利为其赢得了群众基础,牢牢把握住了民心,那么在楚汉战争中,与处于厉害关系中的关键人物利益交换的效果就尤为明显了。采取分利于臣下的方针,赢得了文臣武将在感情上的认同。

公元前206年,刘邦以“降城即以侯其将,得赂既以分其士” ⑥(p318)相号召。不为一时之利,戮力合心,共谋大业,表现出极大的政治魄力。刘邦给予韩信殊荣,为其举行隆重的授大将仪式,得韩信直言献汉中对,为刘邦制订了消灭项羽定天下之策,此后韩信在侧翼战场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有力的支持了刘邦的正面战场。汉高祖四年,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为解困境,派张良前往齐地,封韩信为齐王,由韩信掌管齐地的一切事务。后项羽派武涉前去劝说韩信,希望他联合项王,三分天下。韩信断然拒绝。刘邦项羽订立鸿沟之盟后,项羽撤兵东归,刘邦后采取陈平的计谋,联合韩信彭越共击项羽,可是韩信、彭越兵马未到,结果刘邦落败。后刘邦采取张良的计策,给韩信、彭越等预划地盘,令其各自为战,韩信,彭越都率兵马前来,后击败了项羽。高起、王陵认为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是因为刘邦“与天下同利” ③(p381)。刘邦懂得让渡一部分利益,来巩固与盟友的关系,稳定阵营。楚汉战争中,“刘邦之所以能够败而不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能审时度势”,利益并非一人独占,而是雨露均沾,从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三、结语

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中,对大战略的解释是:“把国家战略中的全部军事战略和其他领域的战略中与国防直接有关的部分汇集在一起,就构成大战略” ①(p21)。楚汉战争中的大战略,贵在一个大字,大由“一”和“人”组合而成,而“一”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一是万物的本源,“大”的本字含义,即人心中道的体现。老子曰:“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规律,刘邦正是因为能顺应历史规律,才能在这场角逐中取得胜利。项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走向失败,发出“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感慨,给人一种英雄末路的凄凉。楚汉战争的结局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军事上的胜负,更多地应该从政治谋略、用人艺术及战术设计上去探究原因。刘邦的胜利看似偶然的成分很大,但是从刘邦的利益观、用人艺术和战争布局等全方位来分析,他的成功又是历史的必然。

猜你喜欢
刘邦
《大风歌》竟是一首“出丑”的诗
多多益
朽木颂
老板娘为何撕了刘邦打的欠条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
楚汉争霸
刘邦妙语避祸
《鸿门宴》教学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