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与思考研究

2019-09-10 04:16许瑞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后期制作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

许瑞

摘 要:信息社會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创新与应用,随着互联网在各各业中广泛的应用,各个领域的产业信息化及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广播电视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而且新旧媒体的技术融合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在广播电视行业里的应用。而后期制作是影响广播电视节目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互联网对广播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方法进行了分析,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精神文化越来越重要,人们对于电视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广播电视产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提高节目质量,做好后期制作,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一、后期制作的内容

后期制作的目标是增强广播电视的节目播出效果,让内容更为生动有趣、更为连贯、同时衔接更为紧密严谨,以此来提高节目的质量,促进提升节目收视率。在以往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中,通常录制完成后进行简单的剪辑就会进行播放,而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现在的广播电视后期制作的内容越来越广泛,除了进行常规节目教学与制作,还会进行专题纪录片、电视剧的编辑、配音、特效创作及后期补录编辑等等,后期制作中越来越多的应用科学技术,尤其是高科技的电影制作,后期制作中会运用电脑合成技术、三维动画、3D显像技术等,

整个后期制作的过程是非常繁琐与复杂的。一般在前期就需要对节目进行好构想与统筹,为后续的制作工作提供指导。后期制作的主要内容是对拍摄好的片子内容依照原本脚本内容进行编排,插入音频和视频,以确保动静镜头衔接的流畅性、保证色彩与光影的一致性、结合口型、对白等进行配音,并且要确保画面与配音的契合度。可以说后期特效才是广播电视的节目中最吸引注意的内容,主要是借助互联网的计算机技术对图像材料进行技术处理,增强节目内容的科技技术含量。

二、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方法

2.1非线性编辑系统压缩比

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质量容易受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板卡而影响,一般专业板卡的价格昂贵,而且在压缩方面是无法压缩到标准比率之间,但是信号质量的好坏会因为压缩比大小的影响,压缩的越大,质量就越差,采集时就会损失许多信号,也会占用很少的磁盘空间。一般对于不同要求的广播电视节目是可以使用不同的压缩比来采集需要的素材,压缩比经过设定后,编辑时无论对一个素材进行多少次的使用,都不会影响其信号的质量。

2.2编辑精度

传统的编辑系统运用因为伺服器是一环扣一环来对磁头进行控制,这样就比较机械式,想要做到非常精细的剪辑就非常难,所以传统的剪辑在现在看来都是精剪。

而现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设备精良,随着计算机发展可以随时将硬件、软件进行升级,技术上能够对不同的视频与音频的信号进行不同的转换,并且利用计算机数字压缩的技术将信号存入到硬盘中,无论是复制还是重复使用都没有影响,也保证了图像与声音的精准度。倘若要对一档节目进行串编制作,要求节目的时间长短达到一帧都不差的精准程度,传统的编辑无法做到,但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百分百达到质量要求。这也表明了非线性编辑方法在视频的衔接及音乐的断点上都能做到极致的精准。

2.3信噪比

传统的系统在进行编辑时是使用的磁带,因为需要反复的修改,不停的进行快进或快退,这种情况会导致机械磨损过大而让信号被磨损掉,或者因为在编辑时处理的精度不高导致出现误差等等情况都会让信号质量,甚至让整体信噪比明显下降。

非线性的编辑系统因为整个处理都是通过数字化来进行的,并不容易受到干扰,基本上就不会有太大的噪声,而且也不会因为时间新旧而对整体质量有影响,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并且经反复播放都是一样的声音质量。

三、建立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

3.1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的构建

互联网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传统的后期制作设备被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取代。非线性编辑是使用专用的编辑软件及硬件,这些工作直接在计算机里完成工作,没有其它外部设备,也不用反复在磁带上寻找素材,这种方式大大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降低投资的成本、提高了整体节目质量、实现资源共享、协调工作。而且非线性网络是由多项工作组合而成,有上载工作站、网络编辑工作站、串片工作站、配音工作站及审片工作站。将所有的工作结合就形成了后期制作的一整套非线性编辑网络。

上载工作站,和网络编辑工作站这两项工作一般是记者完成了新闻素材的采记时会在新闻制作机房直接使用,前者支持了双路径的采集和上载,后者可以进行不同维度的设置,对一些比较复杂的物质的效果能够进行处理描述,同时支持网络相关素材的查询存储经过处理后使用以及播放,直接减少了需要将素材存储这项工作及开销,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以及工作效率;串片工作站是在新闻演播室使用的,在这里需要对相关素材进行口播的录制、特效的处理,字幕制作等,编辑完后还可以同时进行整体串片,将整体节目质量效果提高的相关制作等;配音工作站就是专门在配音室为节目内容录制声频,这个有将传统的配音方式与现代的相融合,既可以模拟录相机的方式进行覆盖、插入、配音或者八轨音频的动态调音,以及外部调音台的混叠配音;审片工作站一般是提供一些精处理的节目稿供领导进行审阅的工作。

3.2非线性编辑制作周期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上,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优势有:

(一)快速编辑功能

传统编辑需要先选择设置,再进行VTR的操作,再进行预演、一步步检查及修正后然后进行实际编辑,最后再对效果进行检查,工序繁多而且费时费力。但是非线性编辑系统因为在后期制作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相应的工作,这种速度使制作周期大大缩短,一般将素材输入后,进行调整然后剪辑,长度和位置都可以很快速的完成,想要再进行调整,也是非常检查的动动鼠标和键盘就完成了。

在对广播电视的后期制作一般有三个阶段,初剪阶段、半精剪阶段及精剪阶段,传统的设备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来按流程进行工作,操作单一而复杂,使得效率难以得到提升。非线性编辑是直接将三个阶段进行融合,直接进行剪辑,可以随时进行调整或者增加与删除更改的剪辑。

(二)修改与增删的编辑

有关修改与增删在传统系统上是无法直接进行修改与增删的,倘若需要进行修改,必须将原来的流程再走一遍,甚至用更多的时间,大批的工作量会影响人的精力甚至还会有出错的可能,反而在非线性编辑上倘若领导对修改后的片子提出修改与增删的要求,可以直接在编辑的菜单中直接将相关内容找出来进行改动,然后重新编辑好即可完成。

结束语

随着电视节目的不断发展,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后期制作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非线性编辑在工作中肯定还有许多待提高的空间,这就需要制作人员提升计算机专业技能,进行深入的探索,多为广播电视提供优质的硬件设备与软件支持,促进广播电视的行业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怀斌,陈茜.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后期制作发展与思考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20):148-149.

猜你喜欢
后期制作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
效果图后期制作中Photoshop的运用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浅析媒体融合下的“正和博弈”
淡妆浓抹总相宜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信息化教育变革探索
影视同期录音的后期制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