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思考

2019-09-10 17:52李敬芝
求学·教育研究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综合英语智能手机互联网+

李敬芝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生活、学习、工作、思维等习惯。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大学校园,如何让学生专注于学习已成为大学老师们主要研究的课题。综合英语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其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是否达到既定要求,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切实可行的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综合英语;教学方法;智能手机

在“互联网+”时代和大学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背景下,如何把智能手机运用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具有现实意义。

一、综合英语课程地位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我校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它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该课程旨在使我校英语专业专科生在经过一年级两个学期的英语学习后,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在今后英语学习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背景下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在大学外语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综合英语课程教学面临越来越多的难题和困境。

(一)课时量减少和人才培养目标间的矛盾

在大学外语改革浪潮下,很多高校综合英语课程的课时量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的趋势,以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该课程的课时量从改革前的每周8节逐渐减少到6节,再到现在的4节。课时量的大幅减少并不意味着该课程的重要性被弱化,而是意味着对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互联网时代更大限度地利用翻转课堂、互联网等资源达到培养出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的人才的目标。综合英语作为英语专业的主干课,其“精读、苦读、慢读”的特殊性质,即综合英语课要求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对文化背景、篇章结构、写作手法、重要语法点、句型和词汇都有清晰的认识 ,并能将其熟练运用于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实践中。这一要求和一周四节课的教学时间不匹配,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完成所有的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任务。

(二)形成性评价所占的分值比例加大和传统教学模式下形成性评价监管间的矛盾

大学教育强调和重视英语教学使形成性评价在学生的学科成绩中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以笔者从教的学校为例,该比例从原来的20%增加到30%,2019版人才培养方案中,该比例升至40%。若用课堂时间对每一位学生进行其形成性评价的监督与考核,一周四节课根本就不够,而如果老师不亲自担起监督和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的担子,时间长了会出现学生不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情况,这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成绩的提高都无益。因此,解决形成性评价分值增加和其监管间的矛盾迫在眉睫。

(三)传统教学资源的時效性和“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兴趣间的矛盾

由于“综合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质,教师必须以教材为纲,而现有的综合英语教材多为20世纪90年代或刚刚进入新千年后所编,相当一部分语言材料的时效性不强,与随时更新的网络资源无法同步”。因此,在使用该类教材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成功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四)学生对智能手机的依赖性和传统教学间的矛盾

在《新媒体时代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一文中,郭昕指出:“综合英语所特有的承前启后作用,决定了它集语言知识训练和专业素质培养于一身的双重性质。然而这一性质使教师难以摆脱以传授语言知识点为重点的授课模式。”因此,综合英语的课程教学,大多数老师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即教词汇、语法、句型、分析语篇等。每位学生都拥有一部手机并可通过手机获取各种各样学习资源的客观现实使得老师们的传统课堂教学慢慢失去了魅力,于是越来越多的老师抱怨低头族越来越多,教学效果差。

三、“互联网+”时代下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出路

鉴于该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困境,很多学者也提出解决方法,如钟秋媛、江凤兵提出的基于SPOC模式的综合英语翻转课堂,李燕提出的自媒体时代综合英语“四位一体”改革模式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建议把互联网技术运用到该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无论是翻转课堂的SPOC模式,还是慕课模式,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作为“互联网+”时代下最普遍、最常见的必备的工具,充分利用其优势为教学服务是综合英语老师们应该掌握的技巧。

为解决本文中提到的课程教学的矛盾,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教学。

(一)智能手机和学生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

由于课时量少,听力最容易被忽视。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不影响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成,笔者要求所教学生在可可英语、China Daily、VOA、BBC、网易公开课等APP中至少下载两到三个,并保证每天听至少15分钟,同时要求同学间互相监督。此办法的难度在于学生的自觉性不好监控,但对于爱学习的学生来说,只要坚持听下去,听力水平就会有提高。

(二)智能手机和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

口语作为语言表达的外在形式,是检验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最直接方法,也是综合英语课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但限于课时量少的客观事实,教师没法在课堂上花足够时间来锻炼学生的口语。因此,笔者在保留传统教学法的同时,结合智能手机功能,让学生分小组把介绍校园、学院、班级、同学、老师、专业等话题制作成有声音、图像、字幕的视频并上传至学习群供所有学生观看学习,结果发现学生对该作业高度重视,都制作出了非常棒的视频。

(三)智能手机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及写作水平的提高

写作作为语言书面表达的重要形式,写作技巧的讲解容易在课堂上完成,而实践则需不断练习才能达到,若经常布置写作任务,加之教师批改作文的速度跟不上,将会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笔者使用批改网来批改作文,该网站的优点是能及时反馈学生的作文水平,还可进行无数次修改达到理想分数。该网站的缺点是有些错误系统无法自动识别,所以老师需在网站上批改并把出现的普遍问题放在课堂上进行点评。

总之,对于综合英语课程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我们应该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在“互联网+”时代,教师更应该把智能手机等产品运用到教学中,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昕.新媒体时代综合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6).

[2]李燕.自媒体时代《综合英语》课程“四位一体”改革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7(06).

[3]钟秋媛,江凤兵.基于移动终端的综合英语课程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5).

[4]钟秋媛.基于SPOC模式的综合英语翻转课堂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2).

猜你喜欢
综合英语智能手机互联网+
An Evaluation of Chinese to English Translation in Light of Skopos Theory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缓
中高职综合英语课程衔接相关问题探究
“综合英语”课程学习策略探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职《综合英语》的深度融合探究
智能手机今年拼什么?
如何在智能手机中安装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