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采众长祁太秧歌 唱出乡土生活

2019-09-10 20:14王锐
炎黄地理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戏晋中小曲

王锐

祁太秧歌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10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人民生活。因此,深受廣大人民的喜爱。

明代正统到崇祯年间,晋中一带,就已流行着当地民间艺人传唱的小曲。这些小曲与祁太秧歌小曲不但同名,而且形式也大同小异。

每逢元宵节闹红火时,各地大搞龙灯、旱船、背棍、高跷以及鼓乐欢奏等活动,大大小小的舞队极其普遍。其中的扮演者,在舞蹈间歇唱支小曲,渲染气氛,载歌载舞,歌舞结合,这种形式就是祁太秧歌的起源。据史料记载,真正的“祁太秧歌”是由清雍正时期安徽“小歌舞”注入之后才形成。流传较广的“祁太秧歌”其曲调、曲牌多为晋中原有,但表现形式,尤其是表现题材多由徽传入。

清初,凤阳花鼓流传到晋中一带。凤阳花鼓艺人的活动形式是:每到一地,由二人打鼓敲锣、引来了观众,先唱“凤阳歌”等小曲,接着表演歌舞节目“踏歌”等,有时也唱几段北方流行的秧歌曲调,以迎合当地观众的喜好。这种活动形式,被晋中民间艺人吸收、融化,逐渐发展成了踩街秧歌队。

踩街秧歌队的表演形式,是由俊扮和丑扮两个公子相配,手持折扇领头,带领身背花鼓的女角色和拍小钹、敲小锣的男角色共二三十人,分两行沿街行进表演,炮声响处,走至迎接的户主门口,由领队公子咏颂祝福类的即兴顺口溜,然后两三个演员进入场地中央,边舞边唱小曲,表演歌舞小戏。之后继续前进,直至踩遍各街为止。他们唱见闻、数典故、叙景致、表古人,故事情节均较简单。歌舞时没有弦乐伴奏,只是轻敲鼓边轻击锣钹,掌握节奏。舞蹈动作也较简单,但却是歌中带舞,歌舞结合,这是祁太秧歌发展历程中的重大突破。踩街秧歌活动的时间较长,一直延到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

然凤阳歌与秧歌的曲调,在调式、调性、音韵等方面不尽相同,但互相吸收、溶化,逐步成了一体,统称秧歌,而凤阳歌的名称在北方也逐渐消失了。另外,还吸收了“莲花落”的格调,“莲花落”是夹说夹唱的一种说唱艺术,用竹板打节拍,每段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的句子做衬腔或尾声。这都对祁太秧歌的丰富、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从此,祁太秧歌曲调增多了,剧目也丰富了,并且增加了数板与念白和唱完有说,说完再唱的节目。这种有歌有舞有说的三结合节目出现后,对祁太秧歌又是一个大的发展,而且孕育了戏曲化的胚胎。

清嘉庆、道光年间,祁县、太谷、平遥等县的商业蓬勃兴起,商人四处经商,外地商人也频繁来这里通商。商业的发达也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交流传播。当时人们对时兴小曲,流行小戏倍感兴趣。一些晋剧艺人,曾与秧歌艺人合作,改编和创作过不少优秀秧歌戏。晋剧艺人在表演、化妆、服装等方面,给秧歌以重大影响,两者互相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祁太秧歌剧种。

1955年,榆次县成立了第一个专业秧歌剧团:榆次县秧歌剧团。从此,祁太秧歌走上了一条完善而又不失泥土气息、改革而又不变其特色的新型戏曲化道路。

猜你喜欢
小戏晋中小曲
晋中国家农高区谷子研究所2个谷子新品种通过国家登记
晋中国家农高区无花果采摘正当时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
晋中采风行
晋中风光无限好
小戏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