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美工区域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019-09-10 23:30张晨陈吴雄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幼儿成长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张晨 陈吴雄

摘 要:美术活动是幼儿通过感性了解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幼儿表达自身,对于社会认知的一种语言形式。通过幼儿美工教学,能提高幼儿创新能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当前的幼儿美术教学的观念以及实践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要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美术教师应着重提升幼儿观察能力,创设出轻松自由的氛围,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投放多样化的美工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把握美术技能和创造能力的关联性。

关键词:美术教育;幼儿成长;创新思维

根据幼儿的相关培养要求了解到,需要培养幼儿基础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努力提升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美工区活动能够让幼儿发现美创造美,幼儿对颜色天生比较敏感,对于图画与手工制作兴趣浓厚。因此,在幼儿美术课程当中,提高幼儿想象力和创造能力,成为当前幼儿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就根据幼儿的特点,以提升幼儿美工区活动教学质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探究。

一、幼儿美工区活动中制约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原因

(一)幼儿教师教育理念方面存在的误区

首先,在幼儿美工区活动教学认识上,大多数的幼儿教师更重视理性知识以及相关技能的教学。通常情况下教师采用教与幼儿学的传统活动模式。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幼儿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培养不够重视。因此,幼儿美工区域活动呈现出模式化倾向,缺乏个性,幼儿也没有好的学习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的是幼儿对相关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儿,对于美工区域活动过程以及方式的体验性,也忽略了幼儿的情感因素和个人态度。其次,大多数的教师忽略了对幼儿的尊重,以及理解。幼儿只能机械的服从教师的要求,听从教师的指挥,忽略了幼儿在美工区域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培养,也不够重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再者,采用教学方法方面,教师以讲解和示范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幼儿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经验。在幼儿的美工区域活动中,学习策略较为单一,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缺乏想象以及创新。通常他们以模仿的形式学习,作品都比较雷同。最后,课程以及教材方面。大多数的美术教师将美工去活动,作为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课。而教材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机,机械化的使用幼儿教材,错误的认为区域活动只是将教材当中的内容单一的讲述给幼儿,缺乏发展性课程观和生成性课程理念。

(二)教学中使幼儿形成的思维定式

通常情况下,思维定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有所突破,并且也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其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常规。其次,具有一定的负面相影响,幼儿的作品与教师的示范雷同,整个班级的幼儿所有的画面都接近。在长久的活动中美工课程将失去乐趣。所有幼儿只会复制教师的作品无法做出突破。当前的美工区域活动,教师会无意识的让幼儿形成定式思维,大多数时候教师在教学时,会有一些的语言暗示,影响幼儿的学习。并且教师在展示自己作品时,也缺乏多样性。有时这种定式思维也会在自己的示范作品中体现出来,直接影响到所有的幼儿。教师如果对幼儿有太多的限制,幼儿只会顺从要求,他们害怕自己随心所欲的创作会得不到教师的肯定。这样会严重影响幼儿的想象力的发挥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美工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一)重视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能力是幼儿进行绘画以及手工制作的前提条件,由于这一阶段幼儿的年龄因素。他们在观察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观察的内容也不够全面。通常情况下,他们会被外表的形状特征以及颜色吸引。幼儿时常对于形状没有特色颜色相对暗淡的事物时常会忽略。幼儿教师在选择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时,应尽量从幼儿的特点和爱好方面进行选择,将一些能达到视觉冲击的素材投放其中。同时,教师也可以投放大量的实物和照片以满足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例如,在引导幼儿进行“海底世界”创作活动时,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笔者在教学中寻找了大量的视频资料,将真实的海底世界视频、图片展示给幼儿,同时也给幼儿介绍了大量的鱼类、藻类、潜艇以及海底生物等,让幼儿通过细致观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策略

在幼儿美工区活动过程当中,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能够让幼儿对美工活动保持浓厚兴趣,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美工活动的生命力。因此,在实际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创造性,在教学中要合理的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敢于创新,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象表现出来,突破幼儿模仿的现象。而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语言组织,应采用开放式的提问和陈述形式,讓幼儿可以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思维更加活跃敢于创新。

(三)多种层次活动素材投放

美术教学是幼儿情感表达的一种有效形式,美工活动课程中创造的形式、技法、色彩运用并没有太多的限制,并且美工课程与幼儿的本性相关,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幼儿的天性。在美工区域活动中,需要投放丰富多样的创作素材,并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给幼儿更多的空间大的发挥。在材料投放过程中,要根据活动内容和主题有层次的投放材料。可以按照幼儿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个人经验等,有目的性的进行投放。让幼儿可以动手动脑,为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结语

总之,在幼儿美工区活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误区,阻碍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的突破这种观念的束缚,努力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让幼儿大胆想象敢于表达,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昆,郑竞翔.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09):72-74.

[2]刘净丹.浅谈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7).

[3]陈瑛.抓住幼儿美术活动中的闪光点——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J].美术教育研究(22):133.

猜你喜欢
幼儿成长美术教育创新思维
浅谈音乐启蒙教育对幼儿成长过程的重要性
论户外活动对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结构活动促进幼儿成长探究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