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

2019-09-10 23:30刘国旺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探究式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刘国旺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考的重要性愈加突出,而数学在初中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未来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學成为课堂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究式;数学教学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愈加明显,初中数学的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困境,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现状,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有着巨大的阻碍,因此,探究式教学应运而生,其不再采取传统教学中的知识灌输模式,而是注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以合作探究的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且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探究和学习,以此来解决数学教学中的难题。

2 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2.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踊跃参与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探究式教学的首要前提就是能够有效的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因此,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有着更直观的学习体验,使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时,我就结合旋转内容,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了展示两个三角形,即ABC和A’B’C’,并提问学生:两个三角形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结合之前所学对称内容,认为两个三角形不存在对称关系,随即陷入思考。为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有效的应用多媒体,将ABC围绕点A旋转180°,得到A’B’C’,并让学生根据旋转图形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一段时间后,有的小组代表认为ABC和A’B’C’,关于点A旋转对称;有的小组代表认为ABC和A’B’C’中三个定点分别关于点A相对应;有的小组代表认为ABC旋转180°得到A’B’C’。之后,我在结合学生的总结内容,为学生进行了中心对称的深入讲解。如此,通过合作探究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合理利用,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灵活的课堂,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2.2类比触类,积累探究经验

探究式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帮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对未知的数学理论进行探讨,探究式教学比教师直接讲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好得多。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自己探索出数学知识的奥秘,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实际价值。例如,“分式的加减运算”主要涉及两大部分,一是同分母的分式加减,二是不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学习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具体如何计算呢?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即可。那么对于不同分母的分式该如何计算呢?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交流空间和思考空间,让他们自己思考。掌握了同分母分式的加减之后,部分学生认为要想办法把不同分母的分式加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的加减,因此涉及通分。接着,借助实际教学案例,类比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引导学生对不同分母分式的通分展开讨论。

这里可以举例分数的加减:计算,要把的分母变为6,只需要将其分母乘2,为了保证这个分式的值不变,便需要该分式的分子也乘2,由此便可以进行计算。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对不同分母分式的加减计算法则进行归纳总结。很多学生通过上面的分数通分例子,认为分式通分时只需要把其中较小的分式分母变为较大的分式分母即可,这一想法显然是错误的,为了纠正学生的这一想法,应具体举例,以让学生明白通分的真正含义,最后总结出,在通分过程中,要根据分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来进行通分。

2.3建模活用,拓展探究疆域

初中阶段的数学模型构建,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经验转化为数学模型,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文字语言,促使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等各方面均得到提升。例如,教学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时,其本质就是解方程,只不过随着方程自变量和自变量次数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建立这些方程模型的过程中,应通过引入多个变量参数来表示不同的自变量或者不同的幂,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标志对某些特殊的方程进行标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其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解方程的本质,还有助于学生对各类方程的解决方法有更加深入的理解。数学最看重的就是数学思维的表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變换及解决过程。

2.4丰富评价,探究数学

探究式学习不仅仅要重视探究结果,更要注重整个探究过程以及学生在此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在大部分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探究过程中的评价方式。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收集数学问题,然后分析,最后对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归纳总结。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既然是探究,那最初的探究结果就不一定正确,因此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教师要逐渐减少对探究结果正确与否的关注程度,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对课堂活动感兴趣。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不应仅仅针对学生的成绩或者探究结果,还应重视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提出的观点、想法,或者探究问题的各种角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初中数学进行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探究的正确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较为可行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探究活动仅仅流于形式,虽然看上去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为多样,但大部分活动依然以教师的个人教学和思维为主,没有充分展现探究教学的精华。因此,在实际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将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厚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9(3):23-23.

[2]赵国强.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4(10):51-51.

[3]李军.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第10期).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