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视域下高职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2019-09-10 07:22王晓辉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策略

王晓辉

摘要:大众传媒在引导文学艺术朝着多元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的过程中,文学的神性色彩和诗性开始慢慢消退,文学经典的地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权威,由此形成独特的高职文学教育格局。对于高职文学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正确思考大众传媒视域下高职文学教育的现状,反思其存在的问题,继而找到有效的改善策略。带着这样的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于高职文学教育的价值进行分析,接着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审视大众传媒视域下高职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改善策略,希望可以引导高职文学教育工作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大众传媒视域;高职文学教育;教育策略

大众传媒时代,信息载体越来越多样化,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流通的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量也在这样的交互格局中不断增加,给予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审美。对于高职文学教育而言,这就是当前教育教学需要面对的客观现实,需要站在大众传媒视域下去审视高职文学教育工作,才能够在反思中有所感悟,继而持续性的去探索和改善,以引导高职文学教育工作进入到高效化的状态。

1 高职文学教育工作的价值分析

高职文学教育是指在学习文学理论知识,鉴赏文学文本,审视文学素材的过程中对于学生人生阅历的积累,人文素养的培育,个体综合能力发展产生效用的教育过程。高度重视高职文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其价值是多元化的。夯实的高职文学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其他基础学科和专业知识学习夯实基础,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对于实际的人文故事有着清晰的了解,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對应文本,增强感悟,由此为后续各项能力的锻炼奠定基调。还可以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开拓学生自身视野,实现学生情操的陶冶。

2大众传媒视域下高职文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大众传媒不断挤压文学生存空间

大众传媒时代下的信息都是经过包装设计的,人们更加希望以视觉冲击强,刺激性强的内容来消遣,而文学热潮已经慢慢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他们更加喜欢去看电影等音视频资料,而不是花费时间去进行文学作品的研读,这样的信息获取习惯会慢慢扼杀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久而久之高职教育中文学教育就会渐渐处于边缘化的状态,高职教育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也感觉到文学教育的边缘性危机,此时在此方面的投入会不断缩减,由此文学教育的课程越来越少,专业文学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少,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都是浅层次的,文学内涵和深意为挖掘行为比较少,这就是大众传媒不断挤压背景下文学教育的狭窄的生存空间。

2.2 文学教育内容与学生文学诉求处于失调的状态

文学教育内容与学生文学诉求之间的失调,也是造成高职文学教育处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在高职文学教育中,教师将焦点放在讲授和描述上,希望学生可以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背景,并且不知道站在学生文学诉求的角度,引入对应的生活化情境,由此使得高职文学教育内容处于束之高阁的状态。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会将焦点放在就业能力提升上,文学内容的挖掘并不能对此产生效能,加上网络使得信息获取的渠道得以拓展,学生开始意识到文学作品的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去深入,在需要的时候借助网络即可。

3大众传媒视域下高职文学教育问题的改善策略

3.1 客观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高职文学教育价值

大众传媒对于高职文学教育生存空间的挤压,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对此我们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去面对,正确理解高职文学与大众传媒之间的关系,找到良性发展机制,确保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朝着共存共荣的方向发展,继而确保培养出来的高职人才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处于理想的状态。详细来讲述,主要需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改变高职文学教育格局,将视野放在大众传媒的格局中,尝试以新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文学交互,建立对应的公众号或者微博,以更加新颖的方式进行内容创造,增强与高职学生之间的交互,由此在互联网上构建起来理想的高职文学教育格局。大众传媒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维护高职文学教育的生存格局,确保两者之间的关系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3.2 调整教育内容,形成完善的高职文学教育体系

对于高职文学教育而言,需要捍卫自身的教育地位或者保存当前的生存空间,就需要不断实现自身文学教育内容的调整,增强其对于高职学生的吸引力,实现高职文学教育体系的重塑。详细来讲述,此时需要将关注点放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树立文学教育改革的教育价值观。以大众化教育为基本框架,坚持与时俱进的基本原则,重新定位高职文化课程,增加实践教学比重,选择更加优秀的文学内容,以更加合适的教学模式,引导文学教育朝着更加通俗性的方向发展,由此使得文学教育与高职学生的生活诉求保持吻合;其二,实现文学教育目标的重塑,尤其在大众传媒时代背景下,正确看待高职文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诉求,关注职业技能教育和文学知识的掌握,注重高职学生文学素养的锻炼,增强课堂交互,将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文学作品鉴赏法渗透到实际课堂中去,由此使得实际的文学教育工作朝着更加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4结语

大众传媒的发展,对于高职文学教育发展是一项挑战,也是一项机遇,作为高职文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看待这种冲击,积极思考以更加新颖的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引导高职文学教学内容朝着更加贴合实际的方向发展,引导高职文学教育体系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洁絮.大众传媒时代的高职文学教育问题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9(06):142-143.

[2]陆以宏.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10(02):172-174.

[3]黄林非.高职文学欣赏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06):103-106.

猜你喜欢
教育策略
探究学校内如何开展亲情教育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幼儿健康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探析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