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探讨

2019-09-10 07:22张际松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背景德育教育探讨

张际松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大数据”的应用逐渐广泛起来,尤其是在学校的德育中,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让学生们提起学习的兴趣了,也很难让学生们适应尤其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对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更加的重视,而大数据的出现恰好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也让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挑战,而本文就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学校;德育教育;改革;探讨

在现在的新社会时代,大数据的出现不断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思考方式,同时也让传统的教学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德育教育,在大数据模式下,要学校根据大数据的特点来进行分析当下学生们在德育教育上的不足,并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探索找到新的关于德育教育的方法,要在提高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德育教育的素质水平,让他们能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当前德育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1 首先就是说比做多,老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

在以往德育教育中,老师们往往将德育教育作为一种课本的知识教育,很少重视学生们的情感和思绪,只是知道将课本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们,以为就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也从来不主动和学生们去进行交流,也不创新方式,最终让课堂教学变得没有任何的气氛和活力,最终导致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事与愿违。

1.2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忽略学生们个性的培养

老师在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一般都是进行集體教学,虽然很容易培养学生们团队意识和精神,但是很容易忽略学生们的个性培养,同时在进行集体教学时候,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是不同的,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说,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适合这种教学模式,长此以往下去,会让不适合这种方法的学生眼中偏离轨道,影响发展。

1.3 教学模式和方法上比较单一,缺乏创新,并与实际的生活脱轨

在目前的德育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是老师惯用的教学方法,因为并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从不会创新,最终使很多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同时,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也仅局限于我们常说的最老爱幼,爱护公物等,缺乏创新的德育教育很容易引起学生们的方案,最后就是在德育教育上,老师重视课本知识大于生活,最终导致偏离生活的轨迹,带给学生们的知识比较抽象,没有实用性。

1.4 在评价方面评价的模式比较单一,难以将实际的生活反映出来

关于评价的方法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自身的德育素质和水平,如果老师的德育素质不高的话,那么很难对学生们做出正确的评价,而目前所用的评价体系一般就只有在评分标准上打个勾或者差,根本没有将学生们真正的德育素质和真实水平显现出来,最终失去评价的意义。

2在大数据背景下关于学校德育教育的优化策略

2.1 多说多做,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使我们更加重视起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由于网络发达的速度较快,各种对学生们不利的信息接踵而来,所以为学生们能正常的成长和发展,我们必须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们采用的方式都是理论知识偏多,很少重视实践,也就是说,我们在大数据时代,除了学习课本知识外,还要多多创新其他的教学方法,最好是和生活实践相结合,并要及时的和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发现他们的不足,从而实行针对性的教学,例如我们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学,比如爱护公物这堂课,带学生去操场进行观看,看看是否有学生对公共设施进行破坏,一经发现,要让学生们进行制止,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德育素质,还能锻炼他们的勇气。

2.2 要老师和学生们一同参与到德育教育的学习中,不但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能促进师生一起学习和成长

在新课标中,老师在课堂中的地位是引导,而学生才是上课的主体,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学生们更要发挥出自己主体的地位,通过利用网络教学的平台和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同时需要老师一起参与教学,对于网络平台出现的不好消息,或者不利于学生们成长的信息,老师要进行引导,帮助学生们抵御诱惑,最终得到身心健康发展的地步,例如,网络信心平台经常会蹦出来一些校园暴力事件,这个时候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们找出他们的错误之处,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老师引导解决,千万不要发现后,立即让学生们关闭显示页面,这样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不好的消息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导致反结果的现象出现。

2.3 在大数据背景下,要多带学生们走出教学,将德育教育和生活联系起来

我们都知道在大数据时代下,它的出现和运用已经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我们也要通过生活,来展开大数据背景下,关于德育教育的改革。例如,我们可以组织一场生活实践的测试题,老师要在学生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观察,看看学生们在公园、公交车以及超市等人多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德育素质的地方,让学生们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最好是分组进行,如果单人进行的话老师的工作量会加大很多,也不可能一个人完成,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角色代入,才能真正发现学生们德育素质的真实水平,看看学生们是否真的做到,老师还可以利用小视频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将这些问题带回课堂,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讨论对策,这样的话不但能及时发现学生们的缺点,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时代,学校更应该重视起学生们德育教育的培养,毕竟大数据时代下网络传播的消息是十分快的,同时各种对学生们有影响的阻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利消息也多了起来,我们只有将德育教育的工作重视起来,并培养学生们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才能帮助学生们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和不利因素,也才能最终保证学生们的身心都能够正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旭东.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改革探讨J].山东工会论坛,2015,21(05):128-129.

[2]朱静嫣.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的反思与优化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9):140.

[3]兰淇,孟军,刘冰璇,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02):146-151.

[4]张茗.大数据时代的学校德育管理创新[J].青年时代,2017,(10):217.

猜你喜欢
背景德育教育探讨
选背景
等腰直角三角形背景下的旋转相似
跟踪导练(一)5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