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

2019-09-10 07:22张崇华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

张崇华

摘要:国家电网基础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步及的建设项目众多,且复杂程度也较高,使其管理也面临诸多困难。在电网建设工程中,推进通用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管理标准化[1]。电网工程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支柱型产业之一,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概念随之被提出[2]。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电网工程建设

0 引言

电网是社会发展必备基础条件之一,为进一步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节能减排等战略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国家电网工程建设积极推广通用设备、通用设计以及通用造价等建设及管理模式,所获效果较为理想[3]。以通用造价模式为例,可选择多种形式实现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用造价管理,对提升管理效率、实现资源优化等均有重要意义。

2020年我国预计将全面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4]。目前电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大力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用标准化去实现管理高质高效发展,明确管理工作内容、理清技经管理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管理标准、强化管理评价、壮大管理人才队伍、加强技经管理信息化建设。

1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的概念

电网建设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经理的组织和协调下,达成电网建设项目的建设目标。项目经理以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为依据,按照工程管理规律和项目实际特点,在项目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以及其他风险等方面进行有效组织和协调,电网建设项目以电网需求为关注焦点,以建设方和业主的利益为根本。

2 电网企业智能化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与意义

电网企业建设和管理的现状电网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指通过将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技术应用于电网企业的数据采集、应用与管理,从而有利于优化企业运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现阶段电网企业智能化建设方面,具体表现为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其中包含了供电信息管理、财务管理、ERP系统等,其中供电信息管理包括用电的企业、个人用户等数据信息;财务管理具体内容就是对电网企业的资金、预算、核算、税务、产权、ERP等管理;ERP主要负责的内容是各项工程项目的管理,各种电力物资的管理。我国电网企业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新的机制,电网企业有着更多的挑战,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该平台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显现了出现来,管理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需要提高职工的上进心,提高产品服务的标准等。3电网工程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电网工程的日常报表中可以看出一些问题,一部分应用依然是手工整理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智能化的要求,然后还需要各个部门分别上报,这种情况下,一些跨部门多的数据,数据上传会耗费数量较多的时间,各个部门在沟通和协调,工作效率显然有一些不足。而且这些数据的来源却是各个系统

4 电网项目管理

4.1 做好质量规范,建立工作标准体系

通过制定、实施先进标准,有效发挥标准化对质量提升的基础性、引领性、战略性作用,有利于质量的稳步提高。系统梳理当前标准规范,严格依据国家、地方、行业的各项政策要求,构建基于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电网企业层面的三级标准体系,并对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进行分类。针对流程中的薄弱环节,编制可研经济技术标准、可研编制规范、可研编制管理程序、可研评审规范,完善前期工作标准体系。梳理专业衔接的主要内容及常见问题,编制、规范专业提资模板,提高各项申请材料的编制质量,切实保障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扎实落实。

4.2 落实质量保障,构建立体责任体系

建立可研牵头,各专业、设计单位、经研院为支撑的立体责任体系。可研编制方面,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加强工作人力投入,保证参与人员工作一致性和连贯性,加强牵头单位对设计的系统把控能力,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可研评审方面,建立设计问责制,加强对设计的考核力度,对设计问题和缺陷进行问责。开展激励奖励工作,实施设总单位分级管理,开展业务竞赛和专业调考,根据设计单位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打分评价,每年度按照得分进行排序,对优秀单位予以奖励和项目倾斜。

4.3 强化质量约束,搭建过程控制体系

对电网项目前期工作全过程建立项目进程管控机制,加强项目进度管控。以过程控制体系为抓手,根据电网规划和发展要求,以确保完成、工期合理、任务均衡为原则,编制前期工作年度建议计划,设置合理的设计周期。针对煤改电、度夏分析等重点工程项目建立月通报机制,按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强化节点考核,确保完成时间“零拖延”,各项任务按节点进程要求完成。

4.4 形成质量保障,优化工作评价体系

(1)建立可研评审指标评价体系

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标准的执行情况,关注需求必要性,条件可能性,方案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合理性。规划方案、系统方案、设计方案需与项目专业方案保持一致性。设计方案需考虑远期扩建的可行性及便利性;特殊方案和未采用通用设计方案的需求结合工程实际进行专题论证。

(2)优化可研评审机制

严格评审人员管理,贯彻项目经理负责制,评审全过程专员负责,做好换员交接,保持工作一致性和连贯性。提高内审意见质量,加强输变电工程评审现场踏勘,落实工程实施难点及可能的重大颠覆性因素,建立评审问责制度,对评审质量进行考核评价。

(3)建立质量考核机制

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考核管理,建立月通报机制,对进展较慢、完成率较低及不符合完成要求的情况重点关注,并納入月度考核,切实保证可研质量及前期工作效率。

(4)强化质量问题分析

建立质量问题跟踪档案,对可研问题或要件办理问题及考核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由相关责任人进行详细问题分析,寻找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或改进措施,实现质量问题持续改进管理闭环。

5 结语

以标准体系形成质量牵引,以责任体系确立质量基础,以控制体系构建质量约束,以评价体系促进质量保证,以能力体系建设提升质量优势,加强了项目的可操作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前期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整体迈上新台阶。公司对外着眼于当前电网发展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主动对接新形势新任务,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电网转型发展进程,能够应对外部环境和监管环境变化,为促进电网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张飞乔.构建电网项目前期质量管控“无缝链接”[J].大众用电,2017,(5):47-48.

[2]田韶昱.如何有序推进电网项目前期工作[J].水能经济,2016,(10):30.

[3]金再宏.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难点和应对措施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6):80-81.

猜你喜欢
标准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标准化心脏康复护理流程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院前急救标准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管理漫画
国家标准委与非洲标准化组织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团体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指南
“一带一路”离不开标准化人才
学生评教的标准化处理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