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思考

2019-09-10 16:18冉泽炳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建议

冉泽炳

摘 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社会交流的一个热点,本文着重从充分发挥作用、强化人才培养、创新工作举措、注重模范引领几方面,探讨如何通过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资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基层党建 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特别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近期,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课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和探索思考。

一、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工作软弱涣散。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内政治生活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党组织甚至被村霸村痞、宗族势力、黑恶势力渗透和控制,党的核心领导作用无法发挥。在干部配备上,由于干部队伍素质与农村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差距大,选班长难、配班子难、管干部难的“三难”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基层党组织在当地形同虚设,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干部服务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不强,民主作风较差,法制观念淡薄,变作花样搞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甚至违法乱纪、贪污腐败。少数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中,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忽视农民利益,形成小官巨贪;在村干部选举中,一些地方搞拉票贿选、暗箱操作。这些行为对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带来了严重危害。

(三)队伍建设严重失衡。有的地方党组织存在“高学历的少,年轻人少,低学历的多,年龄大的多”的“两少两多”情况,有的支部委员思想观念陈旧,政策水平较低,工作方法不多,发展意识、创新意识缺乏,小富即安和“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有的党员只顾自己发家致富,不愿、不会、不能带动群众致富;有的自身缺乏技术专长,又不主动引进或邀请技术人才,导致广大群众对党组织普遍缺乏信任感、依托感。

(四)村级组织活力不足。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空壳村”较多,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资金严重不足,加之一些地方由于老党员和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占比高,集中开展活动较少且质量不高,开会学习流于形式,党员干部之间缺乏交流,甚至有的党组织存在长期不召开党员大会的情况,不能切实有效地组织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和兴旺,乡村振兴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认为,农村产业发展应该紧紧围绕现代农业,构建符合乡村实际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其重点在于:一是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建设农民安居乐业美丽家园,使农村更加宜居;二是要弘扬主旋律、弘扬社会正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移风易俗,提倡现代文明生活方式,提升乡村精神文明水平;三是要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凝聚力、战斗力,建立健全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四是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增加农民福祉,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

与此同时,能否因地制宜地做好产业规划和布局,促进农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管理方式发生质的嬗变,成为衡量基层党组织思想解放程度、视野眼光宽窄、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其难点在于:首先,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关键作用,人才聚,乡村振兴才有底气,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本,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基层党组织才能在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大显身手,农村的各项改革才能有效推进;其次,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基层党组织要抓住文化振兴这个“魂”,激发出广大农民群众振兴的动力,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第三,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振兴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基层党组织必须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最后,实施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抓基层打基础,要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为引领,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实施乡村振兴的正确航向,增强振兴乡村的领导力、凝聚力、推动力、治理力,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三、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一)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只有垒好这个“硬基石”,才能在鄉村振兴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一是要筑好阵地。时代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拓展党的工作阵地。要创新实施“互联网+党建”模式,发挥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用,建好“智慧党建”平台,用好互联网开展凝聚党员力量的新阵地。二是要完善制度。落实落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谈心谈话、党员活动日、党性教育等基本制度,严格执行党务公开制度、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三是要当好磁石。将更多社会组织和人员力量团结和吸引到基层党组织周围,充实乡村振兴力量。将发展党员、管理党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工作,增强党员干部和群众作用发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

(二)强化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乡村振兴得以实现的关键。一是要聚合各方人才。基层党组织要把聚合人才作为强化组织工作的重点,从农业、建设、劳动、卫生、教育等专业人才中,组建农业畜牧、就业创业、医疗卫生、家庭教育等专家服务团,为广大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健康检查、教育咨询等服务。二是要培养后备干部。对有志于乡村振兴建设的外出务工回乡致富人员、微型企业创业人员、科技示范户、种养植能手、退伍军人、回乡大中专青年等各类优秀人才建立人才档案,详细掌握基本情况,及时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重点进行培养,并建立微信党支部,向能人传递“回村任职、回乡创业就业、倾情回报家乡”的信息。三是要练好基本功底。依托党组织活动阵地和远程教育平台,举办电商、科技、文化等各类业务培训,举办乡村振兴政策、专业技能等专题培训,提高后备干部能力。组织后备人才开展乡村振兴政策宣传、技术指导等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锻炼中提高,增强后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工作举措。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当地实际和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目标思路,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和措施,采取多种模式引领乡村振兴。一是推行“党组织+企业+农户”模式。要积极探索推行“组织引导、企业帮助、农户受益”的模式,用好乡村振兴的各项政策和措施,整合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依托企业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企业和农户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二是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要积极探索推行“党组织联系协调、专业合作社助推、农户受益”的模式,建立专业合作社联系帮扶农户制度,引导鼓励广大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帮助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协调解决土地、项目、销路等难题。三是推行“党组织+党员示范户+农户”模式。要充分发挥党员致富能手、党员示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党员示范户帮扶农户制度,带动农户发展种养殖业、搞好生产经营和提供外出务工信息,在生产生活上给予广大农户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注重模范引领。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压实肩上责任,凝聚乡村振兴的向心力,进一步增强实际效果。一是思想引领。要引导党员干部提高认识,结合自身优势,真心实意、最大限度地为广大农户提供政策信息和技术指导;要引导农户转变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谋划好乡村振兴战略,变“要我参与”为“我要参与”。二是技能引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专业、多形式的技术培训,重点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外出务工的技能培训。三是典型引领。邀请农户代表、村民代表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农户讲述“我的致富故事”、评选“乡村振兴能手”等,广泛宣传先进典型、致富带头人的奋斗历程、致富经验,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广大农户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迟炳阳.抓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8(08).

[2]张向达,刘儒婷.农民价值观转变下基层组织任务的改变[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05).

[3]任中平,王菲.农村基层党建创新:产业党总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關于四川省广安市岳庙村党建创新的调研报告[J].长白学刊,2017(4).

[4]张丹荣,王同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传播的目标与路径[J].学习论坛,2018(10).

猜你喜欢
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建议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三代人的建议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