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2019-09-10 17:26曹蒙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曹蒙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

一、引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十八大以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逐渐成型,在中共十九大会议明确提出是我国的科学概念,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明确了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与具体步骤,形成基本思想理论、基本方針方略和具体理论政策的科学系统化思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基本理论

(一)蕴含马克思主义基本科学理论

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经济建设思想,“两个一百年”的提出,以及“中国梦”的设定等内容均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思想的变化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与实践理论的创新。经过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初步探究,该思想并不是独立存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其内涵依据众多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了克思主义的基本唯物史观理论[2]。

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中,以马克思主义中的哲学理论作为核心内容的指导:全面发展理论与抓住主要矛盾等辩证唯物哲学思想贯穿新时代思想改革中,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更是指点社会主义思想随着社会变化而改变的指导核心。习近平的“全面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思想推进我国建设”的思想变革,从五大新发展理念到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科学地阐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占有主体位置,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核心。

(二)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的变革中蕴含着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基本规律。该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提倡下不断得到变革,其中变革后的思想适应我国历史发展新方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理政的新起点。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时代发展规律的产物。

(三)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实践的核心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发展并且与时俱进,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内容分析,该思想的变革是源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据时代需要迈进新时代大门,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逐渐改变[1]。

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义基本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均在变革思想的领导下不断改进,但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据社会发展规律,不可急功近利,而要遵循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指导思想随着目前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不再是社会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根据该社会实践的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随之改变,才可与时俱进,才可顺利进入新时代。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一)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诞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首先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诞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思想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进行发展,从实施的策略方针中可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深刻揭示了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想的升华版。马克思认为,世界的事物具有共性但在共性中依然有个性的区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的发展进度不同,但方式也不同,需要结合国情,社会发展规律,选择一条适合本国国情但创新的发展道路。

(二)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注意思想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根本方向,开辟了社会主义新篇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十九大的提出实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在社会实践过程方面分析,对社会实践的思想具有深化作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行动指南,更是促进经济的发展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根本方向的社会本质需要,引领全国人民共同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取得发展。

四、结语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2017年的十九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该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与逻辑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更是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经济、文化文明、制度、政治等方面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长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重大意义”高峰论坛征文公告[J].毛泽东研究,2018(01):128.

[2]王春燕.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01- 02(001).

[3]安徽师范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成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06):2+101.

[4]王建国.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3- 8.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