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设计创新

2019-09-10 17:26陈皓
科海故事博览·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设计者动机手段

陈皓

摘 要 设计就是与创新有关的各种活动,创新既是合目的性与合手段性的统一,又有诸多创新思维与方法,在实现设计创新的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把握尺度,力求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尊重自然、爱护环境,保留设计本性及正确的设计能力。

关键词 设计 创新

一、设计与创新的关系

设计是伴随着人类生活的展开而产生的,人类的历史离不开设计。可以说,设计就是和创新有关的活动,而创新有两种:一是发明,二是改良。发明必然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改良则是在发明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革新。

设计是以产品为媒介的交换,产品作为设计的最终成果,是具有交换功能的,这种交换的无限延续就促成了产品内涵,即设计理念的交流,文化的交流。

正如重大历史事件必然要有英雄人物的推动,设计创新也需要人作为实现创新这一动作的载体。同时,人在共性之外更多的是个体差异,受教育的差异,经历的差异,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差异等等,都预示了不同的人类个体所能作出的创新是多姿多彩的。为其如此,世界才是多样的。

二、创新的目的与手段

创新有明确的目的,而实现目的要有相应的手段作为条件。设计创新是合目的性与合手段性的统一。

(一)创新的动机

创新的目的,即创新的动机,是创新活动的力量源泉之一。动机越强越容易促成好的效果,但这并不是绝对化的。脱困求生可以是动机,追名逐利也可以是动机,好的动机也有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但对某一目的的渴望,确实有助于设计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创新的手段

创新需要基本的理论和历史知识,需要专业的系统理论与技术知识,需要丰富的阅历、广泛的交往和各种生活常识。

没有强有力的手段作为支撑,再绝妙的创意也只能是设计者一个人的孤芳自赏,相反,有效的手段、恰到好处的表达,往往会使创意增色,为产品赢得大众的青睐。先进的手段好比工具,合理的借助它,你就可以事半功倍。

三、创新的意志与感情

意志是理智的坚持,感情是身心的投入。创新不是闲庭信步,而是在未知的领域里攀登、探索,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都可能会遇到。坚强的意志,是创新成功的重要保证和设计者的珍贵品质。然而,设计者本身有七情六欲,没有激情的创作是无法传神的。感情好比创新的美酒,使设计者全身心的投入。

(一)理性与感情之争

就像理智和感情通常站在同一事物的对立面一样,理性思维方式和感性思维方式之间也存在着长期的矛盾。人们通常孤立的看待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认为前者过于理性,是工程师的思考方式,而后者比较感性,才是真正的设计创新的思考方式。这种纯粹性的看待事物的方法本身就是不科学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各有特色,完全可以各展所长。

(二)两者的融合

在这里要说明一点,設计和艺术是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艺术活动和创作相关,是更接近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比设计更为侧重人文精神,而设计的物化――产品,是具有可用性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张扬个性,体现非凡的同时,不能过分体现那种艺术家称道的张狂,相反要借鉴一些工程师所擅长的理性思维,增强自己的产品的可用性与安全性。

四、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一)创新思维

人和动物的最大差别就在于人会思考,可以支配自己,并通过设计支配他人的行为。劳动创造了人,其实质就是使人有了思维的能力,人类自己可以改造自然,创意生活,营造美好未来。

在人的种种思维之中,创新思维是不可或缺的,但创新思维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而是人通过逐步的归纳、总结、使用、传授、训练二形成的,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创新思维是以实践作为起点和归宿的,人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使创新思维得以不断的前进,因此,创新思维是科学的思维。

创新思维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在创新思维里又包括转移思维、发散思维、横向思维、直觉与灵感思维等等。转移思维其实就是举一反三的能力的体现,在解决问题时联想类似的成功案例,从而借鉴他人或是自己的经验。发散思维要求突破思维定式,围绕一个问题,向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全面扩散思维,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横向思维就是跨领域取得启示,以解决创新中的困难的思维形式。直觉与灵感思维不同于以上几种思维方式,是明显的具有潜意识和下意识成分的。直觉与灵感具有不可量化的特点,因此会给人以不可信服的感觉,但直觉与灵感又是确实存在的,在创新过程中苦苦追寻而未果的东西往往是在“灵光一现”之中得到的,相信每个从事创作性行业的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次种体验。

创新思维并不是条条框框,不是僵化的,对创新思维的学习和认识应该是全面的,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往往综合运用了多种创新思维。

(二)创新方法

创新的方法,也就是创新的突破点是多种多样的,需要灵活把握,但每一种创新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刺激设计者的头脑产生全新的创意。

1.从设计者的角度出发

设计者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对设计的理解和感只,以及设计者自身的创作经验。

设计者对自己作品的思考,以及设计者受自身成长背景影响所形成的创新模式。

参考行业竞争,市场以及消费者的反应,设计者在产生压力的同时所激发的自身的创作灵感。

现有产品的造型、功能和结构,也会启发设计者找到新的设计思路。

对设计活动的分析评论,也会提升设计者的创新水平。

2.从产品的角度出发

从改变产品的使用方式出发。

从制造产品的附加功能出发。

根据大众消费的走向,着手产品的创新。

从市场的角度,寻找开发新产品的契机。

从新技术、新发明的应用的角度,开发新产品。

五、结语

随着工业时代渐渐淡出历史舞台,信息时代的到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瞩目。信息时代是个全新的时代,是个以高科技为基点的时代,人们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们从为生存而努力过渡到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设计创新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将非自然的东西移植到自然系统的过程。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的同时,人们容易忽略发展的问题。“非典”的流传,实际上就是自然界爆发的对人类的一种不满情绪,我们由此应该反省自己在改造世界时的诸多行为。

这样,我们要在保留设计本性的同时,把握正确的设计能力,也就是要反思在创新过程中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科学是无禁区的,设计是有禁区的。

参考文献:

[1]鲁百年. 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思维方法论以及实践手册[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1.

猜你喜欢
设计者动机手段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浅谈如何创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基于设计者竞赛平台的UG建模案例教学实践
责成而不劳 费事而不功
凶手的动机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