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心修篱种菊

2019-09-10 02:19高艺轩
成长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个人修养陶冶情操君子

高艺轩

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互评对方,一个是粪一个是佛;王道士见识浅陋,以白石灰毁坏富丽缤纷的千年壁画。这两则暗含讽刺的故事,引入发笑后,也让人深思。在我看来,唯有陶冶情操,提升品位,在内心修篱种菊,方能感悟艺术之真、人性之善、世间之美。

一个人的行为是其高洁品质的寄托,也是良好素质在举手投足中的体现。

苏王二人便是反面教材。苏东坡视佛印禅师如粪,说明他的内心也同样存在丑陋污秽之处。王道士没有审美能力,不能用独特的眼光欣赏壁画那绚烂华丽又不浮夸的艺术特质,让历史文化瑰宝毁于一旦。究其根本,是內心修养的不足及境界的低下。因此,唯有提升修养,达到欣赏的境界,才能感悟出不同寻常的意蕴。

修养的提高不仅是对一个人行为的规范,更是对个人品质的升华。

《淮南子》曰: “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兰花生长在寂静幽深的山谷,却不会因无人欣赏而放弃绽放美丽,传播芳香;船在江河上前行,也不会因没有人乘坐而不浮在水上;君子做事,也不会因为没人知道而停止不做。这种“慎独”的君子精神不也是诠释了提升修养的原因吗?不为他人夸赞,只为自己品德高尚,这也是内心高洁的体现。

在内心修篱种菊,身居荣辱之外,名利之外,诱惑之外,而独处骨气之内、理想之内、情操之内。无论是古代的知识分子林逋,归隐田园,梅妻鹤子,寄情山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还是现代的科学家林俊德,茫茫戈壁,勇攀核武器试验的高峰,为的不就是放弃名利,远离尘嚣,回归本心,坚守理想,提升修养吗?

个人修养的提高还是社会风气的空气清新剂,能播芳万里,感化万民。

西汉刘向在《说苑》提到:“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人的心胸宽广,如大地一般,则开明;行动正直,像绳墨一样规矩,则通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因内心修养不够而表现出的低素质行为比比皆是,浊气逼人,臭气熏天,乱闯红灯,违章停车,横穿马路,随地吐痰,噪音扰民,等等。

“受光于庭户见一室,受光于天下见四方”,我们每个人都是群居动物,没有哪一个人能脱离社会,独自生存,所以,我们应该经营自己、丰富自己,不刺眼地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同时,让人看见自己,照亮周围,传递人性的芬芳,洗涤素质低下者的灵魂。人人致力于提高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再凝聚成一种时代风气,再将时代风气的火花积淀下来,传流和感染着所有人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

在内心修篱种菊,是一种追求高雅的艺术修养,是一种从容淡平和的人生境界,是一种将社会戾气化为齑粉的良药。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心素如简,让我们每个人都在内心修篱种菊,陶冶情操,提升品位,感悟艺术之真、人生之美、世界之善!

猜你喜欢
个人修养陶冶情操君子
君子无所争
国风·卫风·淇奥
领导力视域下中学校长担当精神的探讨
有君子之道四焉
浅析绿色植物在室内环境中的作用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浅议如何教好初中历史课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读书目的与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