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坐堂

2019-09-10 07:22
照相机 2019年1期
关键词:卡口照相机画幅

主持人|忻秀珍 E-mail:xinxiuzhen @qq.com

Q 忻老师,您好!我是贵刊的读者,今有些关于摄影镜头选用问题向您咨询。

1、我看了《照相机》第九期上关于微单移轴皮腔的介绍,我觉得象佳能的移轴专用镜头都挺贵的,若用一般也就考虑像场大些的摄影镜头,或中画幅的摄影镜头,近摄选择放大镜头等。我想问把尼康的无光圈调节环的G型摄影镜头装在这种移轴调节皮腔单轨上如何调节控制光圈的缩放?

2、不同品牌的摄影镜头和放大镜头都有高、中、低端的产品吧?我看到有的镜头内光圈有十来片或十多片,光孔很圆;而有的鏡头内仅用五片或六片光圈叶片组成了五片形、六边形的光孔,是否光圈叶片数越多就代表这镜头制造设计的精密?选择镜头是看品牌还是看制作工艺是否精细?光圈叶片数多的镜头制作肯定比少的复杂,质量是否可靠些?

3、我从网上和杂志上总看到介绍通过Kickstarter网站发起众筹资金来制作一些复古的摄影镜头,近日看到有国内影友在转让这类镜头,请问这种众筹限量制作的镜头有收藏价值吗?谢谢!

A 以前玩大画幅相机、中小画幅相机移轴摄影镜头的人较少,故移轴摄影技术并不普及,了解的人少就显得有几分神秘感了,以至于现在摄影圈里谈论移轴拍摄仿佛是件高大上的技术;其实早在百年前这种移轴拍摄技巧就被大画幅相机的使用者们按拍摄之需求在巧妙的应用着呢。反观现在玩弄移轴拍摄的人,形式大于内容,其并不考虑照片是否需要运用移轴拍摄技术来表现,而仅是用移轴拍摄来展示与不移轴的画面有什么不同之处。还有很多人对移轴拍摄的认知就是左面虚一块、右面模糊些,上面虚一片、下面也看不清;当拍张一半清楚一半虚的照片时就喊有移轴效果啦!看来真正的移轴摄影技术如何运用还得进一步的科普才行啊。

1、用于移轴拍摄的镜头像场涵盖能力要大些,选择一些分辨率高的中画幅摄影镜头用于35mm全画幅无反数码机身上作移轴是可行的;特别是现在新品的佳能和尼康35mm全画幅无反数码相机的镜头卡口直径比索尼的FE卡口大,这更利于移轴配件的调节使用。用于近距离的移轴拍摄选款放制6x6或6x9规格底片的优质放大镜头就可以的。

尼康的无光圈调节环G型摄影镜头在转接使用时略显麻烦,它有电子信息传导触点,但光圈的缩放依靠的是传统的机械连动拨杆;现在市场上(网店)有卖这种尼康G型镜头专用接环的,上面有个带刻度的光圈联动拨杆,装在尼康G型镜头尾口上就可以手动收放光圈的大小了,操作上虽不如佳能的EF镜头电磁光圈自动方便,总比不能用强吧。

2、不同品牌的摄影镜头和放大镜头确有高、中、低端的产品之分,为的适应不同需求和购买力的用户。镜头内的光圈叶片数也的确有多与少之分,多的有二十多片组成了近似于圆形的开孔,少的仅有两片构成方形或棱形的孔径。在自动化程度不高需工人手工装配的条件下,光圈叶片数多无疑更耗工时,增加了装配的难度,光圈叶片数多会令人觉得设计制作更“精密”些。可事实证明了光圈叶片数量的多少与镜头的光学素质并没有因果关系,哈苏的手动中画幅单反相机配套的卡尔·蔡司镜头成像质量很好,但镜头只用了五枚光圈叶片组成了五边形开孔;而前苏联设计生产有一款塔伊尔-11A型135mmF2.8摄影镜头,其光圈由二十一枚叶片组成了近似于圆的开孔,但它的分辨率却很差,在现在的高像素数码机身上这只镜头几乎没什么实用价值的,原天津照相器材厂出品的晨光牌105mm F4.5的放大镜头内就有十三枚光圈叶片。由于圆形光孔的摄影镜头在焦外形成的光斑看着更漂亮,现在的镜头制造商们也都注重圆形光圈的设计了;AF自动对焦摄影镜头大都采用九枚光圈叶片组成近似于圆形的开孔,而手动对焦的新型摄影镜头的光圈也尽是由十多枚叶片构成近似于圆形的开孔(图1),并且现在手动摄影镜头的外观制作处理得很细致,但这不代表其光学质量好。

想买镜头前得做些“功课”,了解哪个品牌的哪款摄影镜头质量好,不能盲目迷信名牌产品,如蔡司有优秀的镜头,但也出过不少光学素质很一般的摄影镜头;而适马不如蔡司的品牌响亮,但它设计制造的Art系列摄影镜头光学素质确实好。

至于说看摄影镜头表面加工制作得是否精细嘛,连这个也不能绝对化了,如前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和乌克兰制造的摄影镜头表面看很粗糙,但有些镜头的光学质量还不错呢。

3、有个Kickstarter的网站时常会发起众筹资金的活动,以此来制作一些复古的名镜,参与者在拿到产品后估计玩得也很开心吧。这些复刻镜头数量有限,会有一定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的。不过最近这家网站搞的一款像胶片的数码照相机众筹活动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多有负面的影响了,恐会影响日后的众筹活动吧。

该网站的众筹活动也有不少中国影友参加,其产品想转让只要价格合理,看着喜欢,不妨买了玩玩,毕竟做得少啊。

Q 忻老师,您好!我是摄影爱好者,平时喜欢在网上和杂志上欣赏学习一些经典的人像和静物的拍摄技术,特别喜欢过去的黑白胶片人像作品。我主要用数码照相机,也买了台理光的×R-8型胶片单反照相机,试拍过彩色和黑白胶卷,但效果并不好。我看玩大画幅摄影的人们说,大画幅相机的拍摄效果是小型照相机达不到的。而过去的很多经典黑白人像照片就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我在想如果用大画幅照相机安排好了要拍摄的画面,用数码相机把大画幅相机取景毛玻璃上的影像拍摄下来,做成小幅的黑白照片是否就相当于大画幅相机的拍摄效果了呢?

另外,在网上看到有卖整筒的黑白航空侦察胶卷,请问这种简装卷片能裁成大画幅单张底片来用吗?拍摄效果如何?

我见到一架过去照相馆用的木质大座机,要价不高,我想买下来并非要搞大画幅胶片摄影,而只是想借助它拍摄出过去那种经典的黑白人像照片,不知我的想法可行么?望老师赐教,谢谢!

A 你的想法不能说没有道理,我认识的一位影友就产生过与你类似的想法,大约是2004年吧?一位胶片时代的影友买了台300万像素的数码小相机,爱不释手,毕竟即拍即看新鲜方便嘛。没过多久他就觉得这小数码照相机难以拍摄背景虚化的照片,他突发奇想找我想借台装着精细磨砂取景对焦屏的中画幅单反照相机,并给装个中焦摄影镜头;他想用这套机子装在三脚架上对好想拍的景物,拿小数码相机把取景屏上的影像翻拍下来,这样扩个3R尺寸的照片效果如同是用中画幅照相机所拍,结果当然是以失败告终了。不过你想拍大画幅相机取景屏(磨砂玻璃)上的影像倒有可行性,只是别正对着取景屏拍摄,正对着取景屏翻拍时大画幅相机镜头的通光孔径形成明亮的圆形区域,四周的影像很暗;拍摄大画幅相机取景屏上的影像要侧一点角度,躲开大画幅相机的镜头孔径亮圈,这样拍下的取景屏画面四周影像虽然也暗,但过渡均匀,可以调整。由于是偏侧面拍摄的取景屏,在后期还要纠正一下影像的变形,弄得好的话倒是可以扩放个3R照片凑和着看,对影像质量别有太高的期望。

你说的网上卖的黑白航空侦察胶片是乐凯牌的吧?这种胶片除了原乐凯感光材料厂生产,天津的远大感光材料厂也制造过。这种筒装卷片倒是能根据它的宽度来裁出单张的大幅底片,只是它的片基较薄又是卷筒装,放人大画幅的后背暗盒里会不平整而影响拍出的效果。去年我买了几条裁好的这种胶片,用120型胶卷背纸卷好了作了试拍(图2、图3),其中图3是加用了绿色的滤镜拍摄的,成像质量谈不上好。

过去人们常说大画幅照相机的拍摄效果是小型相机达不到的,其主要是说底片尺寸大,放制出同尺寸的照片在影像细节和颗粒度上小底片就没有优势了。另外,大底片的照相机所用镜头在与小型相机镜头视角相同的条件下拍出的照片也仅是视角相同透视效果相似,因同视角的大画幅相机镜头的实际焦距更长,其焦外影像的虚实过渡及景深效果与小底片相机还是不一样的(这不是靠调节光圈大小所能解决的),这也就是爱玩大画幅相机人们常说的“韵味”吧?

其实你喜欢的经典黑白人像照片应该类似于过去照相馆拍摄的那种艺术人像吧?而这样效果的人像照片完全能用现在的数码照相机拍出来,关键是光线的布置问题;看过去经典的人像照片,多分析其用光和拍摄角度的选取,就能模仿着拍出类似的照片了,未必非要用大画幅胶片照相机来拍摄的。

Q 忻老师,您好!我有只确善能PK卡口标准镜头,如何才能把它用在佳能EOS 5D MarkⅡ型数码单反机身上呢?

A 想把PK卡口的手动标准镜头装到佳能EOS 5D MarkⅡ型数码单反机身上用,天猫和淘宝网上有很多店家在卖各种镜头与机身卡口之间的转接环,你网购个PK-EOS EF卡口转接环就能用了;卡口环分有电子芯片和无芯片的两种类型,无芯片的转接环一般在15~30元左右/个,有芯片的贵些。用有芯片的转接环装上手动镜头在佳能数码单反机身上可用测光和光圈优先模式拍摄,并有合焦提示声音;用无芯片的转接环就没有上述的待遇了,所以说钱不会白花的,贵有贵的道理啊。

玩手动镜头除了无反数码相机之外,也就是宾得的数码单反用着省心,不仅有机身防抖动功能,还不用带芯片的转接环就能够测光及作光圈优先模式的拍摄,还有手动对焦的合焦提示声音。

不同接口的摄影镜头与机身之间转接,因镜后法兰焦距的不同,有的镜头转接在单反机身上会出现四处无法合焦的问题,这类镜头的转接环里装有一片(高级的是胶合镜片)凹透镜片,起到给所装镜头增距延焦的作用,可使装用的镜头在。。处能合焦,但这枚增距的凹透镜片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所用镜头的成像质量,主要是影响边缘的像质,增加色差等。故动手能力强的影友会把镜头直接作改口处理,这样用着更方便些,也能保证镜头的原有成像质量。你也可以考虑买个EF卡口带电子芯片的镜尾环(M42-EF转接环就行),把你手里的確善能PK卡口标准镜头的不锈钢卡口尾环卸掉,用树脂胶把贴有芯片的EF卡口环直接粘在这个镜头的后口上就行了,待树脂胶干了就可以装在佳能的数码单反照相机上用了。

猜你喜欢
卡口照相机画幅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小画幅已死?小画幅摄影器材的生存现状
《照相机》杂志摄影月赛
柳堡防疫卡口党旗飘
小猫的照相机
最广的变焦镜头
L卡口“马拉松”联盟的前世今生
摄影信箱
自制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