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2019-09-10 02:51张敏刘辉娟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张敏 刘辉娟

摘 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增强小学生的语文文学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采取多样的形式,以更具趣味性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为学生争取充分的读书时间,鼓励家长打造温馨的亲子共读氛围,并对学生进行高效的读书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激发兴趣

对学生而言,小学是其成长的重要阶段,由于该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理解能力等都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不够成熟,因此,对于小学教育,我国教育部相关人员是非常重视的。在小学教育中,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部随之对小学语文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注重对小学语文阅读的培养就是众多要求当中的一种。但根据相关的研究调查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加大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误区的分析,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逐渐变得十分迫切。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很容易被外界因素干扰,尤其是网络与游戏的诱惑。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特点,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提高小学生阅读兴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课外阅读理念,并为学生创设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以此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调动学生求知欲望。教师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写作中。

(二)有利于小学生智力开发。学生年龄不同适合阅读的书籍也不相同,小学生正处于阅读关键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教学,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名著、名人传记以及科普类书籍,为学生未来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开发学生智力。阅读扩大知识层面,丰富头脑,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活,进而提高解题能力。

二、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良好的精神环境加物质环境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教师应从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入手,为学生打造书香班级。在学生进入一年级起,教师要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布置教室的墙面,主题是“读书伴我成长,阅读带我飞翔”,为学生营造书香班级的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室南墙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读书角,学生在这里互相借阅图书,每次都会有详细记载,并根据记载定期评比优秀读书标兵和优秀图书贡献奖。北墙利用墙面画将班级学生分为六大组,组名也与读书有关:读书组、爱书组、品书组、书香组、书苑组、书山组,在桌上摆放组牌,背景是蓝天白鸽书页,口号也与读书有关。每一个组牌上都贴有小组所有成员的照片,粘贴照片的卡纸被剪成书页形状。刚开始阅读的时候,不强调阅读量,只要学生乐意体验阅读的快樂就可以。在阅读课上,学生们阅读,教师也不会去批改作业或者干别的事情,而是拿起一本书和他们一起静静地阅读。班级的图书都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阶段选择的,低年级的学生选择一些拼音读物和绘本,内容上也是多种多样,有童话故事、科学探险,也有和生活贴近的儿童小说等。

2.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分层引导。因学生在小学阶段的理解力尚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有效的指导,教师首先需要做的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划分好层次及目标,让学生针对性的进行课外阅读。例如:教师可将课外阅读目标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级,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在认识字的同时理解其意思。第二级,要求学生养成每天阅读的良好习惯,第三级,可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为其推荐针对性的课外文章进行阅读。

3.打造温馨的亲子共读。古人云:言传身教,且身教重于言教。读书兴趣与习惯的培养亦是如此。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学生。所以,家长和教师都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读书勤于读书的榜样,以买书读书的习惯行为,以家庭学校的书香氛围,以陶醉于读书的专注神情熏染学生,吸引学生进入热爱读书的境界。学生在学校、班级都有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也要为孩子营造书香家庭的氛围。在指导、监督和鼓励学生读书的同时,也不忘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配合,将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延伸到每一个家庭。在家长会上,将会议主题定为“诱惑孩子迷恋书籍”,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让孩子爱上读书,就是好办法。家长们在一起群策群力想办法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带孩子多去书店,让孩子定期挑选喜爱的书,把买书列进日常开销,让家中最舒服的角落成为孩子读书的小天地。

4.争取充分的读书时间。每天早晨学生来到教室,第一件事就是开始晨读。学生在领读员的带领下,用书声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晨读内容以经典诵读为主,如《三字经》《论语》《大学》《老子》等。下午的第一节课之前的十分钟时间,教师精选出由名家诵读的优秀现代诗歌,将它存放到电脑里,学生在这十分钟里,跟着名家诵读优秀诗篇。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精美的画面,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诵读的兴趣。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一节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出声朗读,朗读评价是三星制,即正确为一星,正确流利为二星,正确流利有感情为三星。阅读的形式有:个人读、同桌互读、推荐读、小组内接读、展示读、组与组比赛读等。此外,倡导学生每个假期必读一本班级推荐书,自由选读两本书,每个假期每名学生阅读量在三本以上。

三、结语

在这个先进的社会当中,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使得小学语文教学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课外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阅读效果的好坏对教学质量同样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因此,针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误区,教师及家长都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引导,在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王鹏.试析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27):123.

[2]王菲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让趣味融入数学课堂教学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