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2019-09-10 12:04闫聪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运用小学数学

闫聪

摘 要:新课改中,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承担着传授理论知识的义务,还应该发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作用,为他们实现更好发展提供有利的帮助。因此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都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与创新,积极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这主要是因为其不仅有利于良好数学课堂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其能够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为了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付出更大的努力,进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更好的运用,进一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运用

引言

随着新课改对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提高,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都积极投身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主动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并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力度,希望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能够为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利于构建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将其合理的运用到数学教学中,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既能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能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合作意识等方面的能力,引导学生为以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且促进了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增强了数学教学的乐趣。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散,充分体现了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相互配合交流,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如此,合作学习还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自我思考和讨论来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满足感。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小学生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在枯燥的小学数学课堂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是个人单独学习,而是大家一起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都能够参与学习互动,既学到知识,又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对学生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在分组的时候要考虑到全班学生的情况,按照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组,每组4到6人。在分组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考虑平衡每个组的数学成绩,而且还要平衡每组学生的性别差异。分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班级的学生优势互补,以共同进步为目的,相互帮助。这就需要教师非常了解学生的优劣势,调节好每个组之间的均衡性,让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每次数学考试让每个组按照总分高低的形式排列,总分最低的一组需要给总分最高的一组学生以奖励。

(二)解放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教学任务。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发散思维,思考研究数学问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数学毫不费力;而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抽象的數学难以理解。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在讨论沟通时能启发思维,发展自身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进行“小数的认知和加减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小芳去超市买水果,买苹果花了32.4元,买香蕉花了20.5元,买草莓花了21.6元。请问,如果小芳拿80元钱,够买这些水果吗?提出问题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随着问题的提出,小组成员集思广益,讨论两种解决方式。一种是:80-32.4-20.5-21.6=5.5,所以够用;另一种是:32.4+20.5+21.6=74.5,74.5<80,所以够用。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还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明确分工,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教师要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多种因素进行合理搭配、科学分组。与此同时,教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明确分工。比如,善于组织活动的为队长,负责组内的组织工作;善于记录的为小组记录委员,负责小组成员讨论结果的记录和总结;其他成员参与讨论。

例如,在学习“近似值”相关知识时,问题是:省略362542这个数据万位后面的尾数,有的同学说是36万,小组成员马上改正为:“约等于36万”。再比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并说出其特点,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会不断探究,从而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对其形成足够的重视,并将其科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促进其发挥实际作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有效的互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良好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环境,进而使他们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印丽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小学),2014(11).

[2]丁文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新考试周刊,2015(15).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运用小学数学
作文评改“五步曲”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