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线路停电时电工安全操作技能分析

2019-09-10 07:22吴祯科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1期

吴祯科

【摘 要】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对电力的需求逐步攀升,由此使得我国电力实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为了确保广大用户的用电安全,电力检修工作显得尤为必要,而电工在开展电力检修时必须进行一系列防护工作。文章通过分析低压线路故障的相关影响因素及低压线路停电检修中存在的电气事故,对低压线路停电时电工安全操作技能方法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低压线路检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低压线路;安全操作;电气隔离

【中图分类号】TM7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1-0122-02

0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低压线路检修工作安全性不仅与检修电工的人身安全密切相关,并且还影响着电力系统的有序运行,势必要予以重视。在低压线路检修中较为常见的故障是线路停电检修,在此类故障检修过程中,时常会出现不按照操作规程及安全要求进行操作的情况发生,因此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引发触电事故。为防止事故的发生,确保检修电工的人身安全及电气设备的运行安全,要求电工在低压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务必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操作规范务必秉承安全作业守则。因此,对低压线路停电时电工安全操作技能开展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低压线路故障的相关影响因素

1.1 线路设备自身因素

线路设备自身影响因素,主要可划分成4种。其一,断线。主要是因为施工技术不当,使得绝缘子和导线引流绑扎等部位的扎线脱离,进一步引发电流中断或导线烧断等故障。其二,低压线路相互间交跨间距不合理。倘若线路相互间档距过宽,会使得导线弧垂超过标准水平,进而只要遭遇大风、大雨等天气,便极易出现线碰线或者线碰地及建筑物等情况,进一步引发线路短路;其三,线路运行及维护不当。究其原因在于线路检修人员工作疏忽,责任心不强,使得相关设备的缺陷问题未能得到及时发现并解决,进一步引发线路故障。其四,线路设备自身的不足。由于一些电网改造项目工程尚未改造完全,诸多地方的低压线路还没有得到及时更新、改造,进而产生一定的安全隐患。

1.2 外力因素

由外力所造成的线路故障,主要可划分成5种。其一,违规施工所引发的线路故障。因为一些企业、个人对电力设备安全的重要性缺乏有效认识,在电力设备保护区域施工过程中违规施工,诸如挖断缆线、撞断杆塔、高空抛物等,均会引发线路短路故障、开路故障及人身触电事故等。其二,因为一些外线维护人员缺乏安全责任意识,而引发线路故障。其三,因为低压线路保护区域存在违章建筑或树木等,而引发线路故障。其四,因为人为损坏引发的线路故障,诸如误碰触电力设备、电力线路等而引发的线路故障。其五,因为在低压电路保护区域焚烧植物、放风筝等引发的线路故障。

2 低压线路停电检修中存在的电气事故

电工在开展低压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往往会遭受到一定的安全威胁,即使电路被切断了,依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触电事故。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压线路停电状态下,中性线依旧带电,由此极易引发各式各样的触电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电路流往大地的电流通过接地线返回至电路中,会使得中性线产生微弱的电流。这种情况是较为常见的,在此期间中性线附带的电流既不会影响电路的正常运行,检修过程中也不会引发触电事故。然而,倘若中性线附带有较大的电压,则应当提高对线路故障的关注。中性线带电是引发断电检修故障的一大原因,而致使中性线带电的原因则多种多样。其中,较为常见的是变电站的高压侧接地故障。另外,引发断电检修故障时发生安全事故还可能是由于电线接触地面造成电火花引发。所以,在开展低压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即使处在断电状态下,依旧可能引发触电事故,为了保证电工的安全,电工必须掌握安全操作技术。

3 低压线路停电检修的几点安全操作要求

3.1 自源头严格断电,并做好验电复核工作

低压线路停电后,首先应当对线路予以断电处理,断电操作是线路检修过程中确保检修人员与电气设备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低压线路停电检修时,务必全面检测电气设备的设计标准、材质、型号等,结合电气设备的实际情况开展全部断电处理,断电完毕后进行验电。验电可运用试电笔开展,一定要确保试电笔完好无损坏。验电操作时,应当对进出线路开展严格验电复核,确认线路输出端无电,防止引发意外事故,这一系列基础性工作看似简单,但是电工在停电点检修时必须逐一完成。提高对低压线路断电后验电复核的重视,这是电工安全操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3.2 线路停电检修时临时建立接地线路

在线路停电并经过验电确认无电后,电工应当临时建立一处接地线和接地体,利用专用接地线对停电线路的三相线短接后与临时接地体进行可靠的连接,这样,可以有效地将大量电流经由接地线引流,也更有效地防止在线路检修过程中突然来电而造成操作人员触电等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进而实现对电工和电气线路及设备的有效保护。

3.3 在停电线路的开关上悬挂标示牌

在停电线路的开关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标示牌,可有效防止有關操作人员误操作开关设备,进一步确保在线路上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3.4 线路停电检修时与电气设备保持安全距离

在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为防止在检修期间电工及其携带的工具靠近或者触及带电体,电工及其携带的工具务必与带电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这样,可极大地降低触电事故的引发概率。具体而言,电工在低压电路停电检修过程中,在低压作业时,通常要求人体及其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保持距离不小于0.1 m,如果小于此距离的就必须安装防护栏;在线路上作业时,保持距离不小于1.0 m。

3.5 线路停电检修时做到规范作业

在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电工不仅要切实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还应当注重规范操作规程,检修时应当严格依据维修技术标准开展实施,要确保检修场地的清洁卫生,对需要检修的设备或者零部件进行有序整理与摆放,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线路停电检修的效率,还可降低散落设备及器材带来的风险,特别是在高空等复杂环境下的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维修工具、设备器材等更是要严格存放。线路停电检修结束后,还应当开展下述4项工作。其一,严格检查检修设备及线路。线路停电检修结束后,应当对检修的设备开展重新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检修的线路及设备的接线正确与否,各个端子连接完好与否,螺丝拧紧与否,临时接地线路拆除与否等。其二,测量电阻。线路停电检修结束后,应当选取万用表及符合相关线路电压等级的兆欧表对设备线路的直流电阻和相关的绝缘电阻进行检测,倘若电阻值未能符合相关标准,则应当找出原因,待一系列故障得到排除后再进行通电,防止线路、设备出现烧毁情况。其三,清点检修工具。线路停电检修结束后,详细清点使用过的检修工具是否存在遗缺,防止检测工具遗漏于电气设备中。其四,做好清洁收尾工作。线路停电检修结束后,对设备进行清理,确认无误后方可离开现场。

4 提升电工业务水平确保检修效率

伴随电力系统及电气自动化的飞速发展,电力故障现象多种多样,由此对检修人员业务水平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各式各样电力故障存在发生突然、危害性大等特征,要求检修人员要尽可能迅速对故障类型开展评估,并采取有效处理对策,确保可靠的检修效率。因而,必须对检修人员开展定期培训,强化对前沿、新型检修技术方式方法的学习,提升检修人员业务水平,并对检修人员开展定期考核。

5 加强电力法规宣传减少电力事故

为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电力法规的有效认识,电力主管部门应当借助网络(视频)、电视、广播、报纸、新媒体等媒介积极开展电力法规宣传活动。在开展宣传活动过程中,应当在学校、农村、社区等区域大力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各式各样典型的电力事故,以引导广大群众在了解电力法规、明确电力设备重要性的同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除此之外,还应当开展好电缆线路警示工作,例如,在电力设备保护区域设立警示标语等,并且还应当开展好电力设备防破坏、防盗等工作,尽可能缩减电力设备被破坏、被盗等事件的引发。

6 结语

总而言之,安全操作是低压线路停电检修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低压线路停电检修过程中,始终要求广大检修人员相互督促、相互提醒,并且应结合线路检修实际情况,采取全面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控措施,将检修安全问题控制在初始阶段,保证低压线路停电检修工作的高质量完工。因而,广大检修人员务必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加强对低压线路故障相关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对自身操作行为予以有效规范,真正意义上确保检修工作的安全,积极促进低压线路检修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电力事业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秦立泽,张涛.低压线路停电时电工安全操作技能探析[J].科技风,2012(23):17.

[2]张武锋.低压线路的电气隔离与检修安全工作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8):2248.

[3]孔令文.农村电工低压停电作业应注意的安全问题[J].家电检修技術,2008(8):46.

[4]于尚友,高巍.农村低压输电线路雷电致灾诊断分析及防御对策[J].科技传播,2016,8(8):192-193.

[责任编辑:陈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