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热带滨海度假社区绿化设计探讨

2019-09-10 06:26陈翀黄俊江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1期
关键词:绿化设计海南

陈翀 黄俊江

摘要:海南热带滨海区域已成为度假地产开发的首选,如何通过绿化设计修复滨海生态结构并形成优质的滨海度假环境是滨海度假社区环境营造的关键。为此,文章以海南陵水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绿化设计为例,对热带滨海环境和地型与绿化设计的关系进行探讨,其结果可为滨海度假社区绿化设计在景观生态构架、绿化结构和植物造景3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海南热带滨海度假社区景观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借鉴。

关键词:滨海度假社区,绿化设计,海南

DOI: 10.3969/j.issn.1672-4925.2019.01.010

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过程中,滨海区域资源的开发是重点。滨海湾区主要以大型滨海社区(如清水湾、富力湾、神州半岛、海花岛等)和高端酒店带(如海棠湾、亚龙湾等)的开发为主,因此滨海区域建设对绿化环境也有高规格的要求[1]。滨海地区受到台风、土壤盐度高、肥力差、含水率低等苛刻的土壤条件和立地环境等制约,绿化种植条件苛刻,以往对滨海地区绿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种类选择、土壤改良和抗风措施等方面[2-5]。滨海度假社区的绿化设计应符合生态适应性、景观美誉性和活动亲切性等要求,本文通过滨海环境特征、滨海项目特征及实际案例,对绿化设计的各层面进行探究,形成海南热带滨海社区绿化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关键技术。

1热带滨海环境对绿化设计的要求

热带滨海地区主要指海南陵水至三亚的海岸带。由于热带滨海环境特殊的生境特征,在绿化设计方面需要充分考虑气温、风级及土壤环境对绿化植物的影响。

1.1气温

海南热带区域的气温一般比海南北部的气温高5~8℃,冬季的表现更为显著,气温高低及积温的特征对植物生长状况及花期都有明显的影响[6]。海南绿化建设中的苗木主要来源地为亚热带地区的琼北苗木市场和广东苗木市场,因此对绿化植物在热带地区的生理特征研究具有必要性。另外,热带滨海度假项目对绿化设计也有特殊要求,项目所对应的客户群体主要为10月至翌年4月的过冬人群[6-7].绿化植物主要体现在冬季花期、冬季常绿及冬季挂果3个方面(表1)。

1.2风级

由于海南岛位于海陆交替气候变化地带的前沿,极易遭到台风侵袭,素有“台风走廊”之称。热带滨海地区的风级环境主要体现为季风特征和台风影响[6,8]。季风特征属于长期特征,绿化方面可通过风口、风廊等地理位置设计抗风性植物以减弱海风对其他区块植物的影响:台风属于短期特征且灾害性大,一般通过临时加固植物支撑、对灌木包裹防风网等养护手段进行处理。抗风性强的植物品种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可分为生态型(以抗风为主)和景观型(以景观为主)抗风性植物。生态型植物主要用于传统海防林建设中,景观型植物多用于滨海度假社区及一些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9]。热带滨海区域常用生态型抗风性植物主要有:椰子(Cocos nu-cifera)、琼崖海棠(Calophyllum inophyltum)、海芒果(Cerbera man,ghas)、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大叶榄仁(Terminalia catappa)、黄槿(Hibiscus tiliaceus)、野菠萝(Pandanus utilis)、露兜(Pandanus tectorius)、草海桐(Scaevolarutes-cens)、厚藤(Ipomoea pes-caprae)等;景观型抗风性植物主要有:银海枣(Phoenix sylvestris)、狐尾椰子(Wodyetia bfurcata)、霸王榈(Bismarkianobilis)、斐济榈(Pritchardia Paeifiea)、红棕榈(Latania lon,taroides)、国王椰子(Ravenearivularis)、美丽针葵(Phoenix robelenii)、酒瓶椰子(Bottle palm)、柳叶榕(Ficus benjamina)、印度橡皮树( Ficus elastica)、龙血树(Dracaena an-gustifolia)、铁西瓜(Crescentia cujete)、象腿树(Beaucarnea recurvata)、琴叶榕(Ficus lyrata)、細叶榕(Ficus microcarpa)、吊瓜树(Kigelia afri-cana)、大叶紫薇(Lagetstroemia speciosa)、大叶伞(Brassaia actinophylla)、马尾铁(Dracaenamarginata)、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金钱榕(Ficus elastica)、剑麻(Yuccagloriosa)等。

1.3土壤环境

滨海地带的土壤环境具有酸度高、保水性差等特点,因此,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固沙性、耐旱耐盐等特征。在绿化施工过程中要对种植土做地形处理以改良土壤性质,外运的土方一般取自周边区域,由于这类土壤较缺乏养分,一般需要对这类土壤进行堆肥等改良土壤养分的处理[10]。如何在滨海地带的特殊土壤环境与景观需求中找到平衡点是滨海区域绿化设计的难点之一,为此,应从生态恢复到生态稳定最后到生态多样性3个步骤进行滨海绿化设计。

2滨海社区项目规律与绿化设计的关系

2.1海岸带稳定性

海岸带的稳定是维系滨海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绿化设计首先应从海岸带结构稳定性方面着手。麦克哈格认为自然形成的海岸带有一定的规律,稳定海岸带具有双重沙丘和防护性植被带的紧密结合等特征,绿化设计应遵从稳定海岸性的特征,从而发挥其生态价值并体现景观品质[11](图1)。

2.2海岸线布局模式

滨海社区项目的建设需要解决滨海的生态功能与游人亲海活动需求的矛盾,因此,滨海项目海岸开发一般采用以海防林带为主(线)、中心景观区(面)为辅的海岸带线面布局模式,以平衡亲海活动与海岸带保护的矛盾。绿化设计应注重“线面”的布局模式,在海防林的“线”模式中更多的是注重生态保育功能,而在中心景观区的“面”模式中应更注重绿化美学及植物造景方面的需求。

2.3景观的地形规律

滨海项目中承载主要活动功能的区域为中心景观区,其地形一般具有大尺度台地形态的规律特征。根据滨海项目实际的使用功能,台地形态可分为硬质系、软质系和综合系3类(表2)。

硬质系台地是指以硬质景观为主要构成元素、软质景观为辅的台地类型,具有功能性较强、主题突出、活动空间开阔、轴线明显等特点,主要用于大型活动的开展及大气雄伟的环境氛围塑造。硬质系台地主要设置于范围较大和人流群体较多的社区中心活动区,如海棠广场、瀚海银滩广场等。软质系台地是指以绿化及水系等软质景观为主要构成元素、硬质景观为辅的台地类型,其观赏性大于功能性,自然感强,生物多样性丰富,环境氛围较为静谧和舒适,一般设置于人流活动较小的度假社区及酒店,如海口喜来登酒店、亚龙湾希尔顿酒店等[12]。综合系台地是指将景观效果与功能应用相结合,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按比例分布所形成的台地类型。该类型的绿化种植手法及空间布局均以硬质景观为主出发点,集功能性与景观效果为一体,整体性较强、观景点丰富、趣味性强,所具有的功能与活动空间多样化,可满足多样性群体的需求,如陵水富力湾中心景观区。

3海南陵水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绿化设计

富力湾位于海南陵水县东部、牛岭南侧的滨海地带,中心景观区位于整个富力湾度假区的中心地带。整个地块东南面临海,西北为整个景观区的入口,西南方向为销售中心,北面为万豪酒店,整体景观布局利用地块的高差变化向海边成台地式布局。

3.1绿化分析

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的绿化设计通过边界功能、规划需求和生态保育3个层面进行分析、提炼绿化布局的营造手法。

边界功能分析指项目地块周边用地特征对地块边界绿化功能需求的分析。场地的南北两翼分别是万豪酒店和销售中心,其中万豪酒店与中心景观区边界绿化需营造静谧的环境氛围,体现私密性;销售中心绿化则需体现开阔、观海性强等特征,以营造活力、品质的湾区形象。

规划需求分析指因場地规划需求对绿化层面进行的分析,一般从规划结构和竖向关系2方面人手。中心景观区在竖向方面为台地结构关系,依次为人口广场、单亭节点、观海平台、滨海绿台4个部分(图2)。入口广场位于台地最高处,通过景墙与水景围合出独立的入口空间,绿化设计需营造围合感强的热带密林氛围,形成景观系列中“障景”的效果;单亭节点是游人休憩的小型场所,绿化设计需强调“山林”之境:观海平台是游人观海活动的场所,绿化设计需强化平远的视觉空间以提供开阔的观海环境:滨海绿台为临海绿地,是亲海、节庆活动等的场所,绿化设计以草坪空间为主营造简洁和舒适的亲海环境。

生态保育分析指对海岸带沙坝稳定性、风口处理、抗风植物选择方面的分析,以更好地保护海岸带并降低滨海生境对区内绿化的影响。中心景观区东面临海,临海区域以沙性土壤为主,绿化上主要考虑护沙性植物的运用及边坡稳定性处理:滨海风口需要通过地形处理及抗风性植物选择来引导风的方向或阻挡风的前进:导风性地形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地形引入以减弱原有风向的影响,保证内部环境的稳定性。

3.2绿化结构

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的绿化结构以斑块绿地和线性绿地为主。斑块绿地指园路所划分出的大尺度绿化空间,具体形式为草坪、花境和丛林。草坪斑块在富力湾中心景观区通过坡型草坪、高尔夫型草坪和规则型草坪的3种形式体现。花境斑块分布于场地的主要景观面,通过不同的地形肌理呈现不同的图式语言传达场所信息。丛林斑块主要分布于密闭空间、背景空间及规则空间,混交林形式的丛林斑块体现密闭空间的多样性:单一林形式(如椰林、风铃木林)的斑块体现背景空间的统一性:阵列式的丛林斑块体现规则空间的秩序性和序列感。

线性绿地指园路所形成的路径空间,注重园路空间围合关系及视觉效果,与斑块绿地相比,线性绿地更注重细节性与引导性。中心景观区的入口广场至观海平台的园路空间通过骨架乔木的密植形成封闭的线性绿地,营造静谧的密林景观氛围:观海平台至滨海沙滩的园路空间通过以植物造景为点、带状地被为线、乔木组团为面的线性绿地结构,形成由密到疏的空间转化及深远到平远的视觉转化,营造观海到亲海的情感氛围。

3.3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也包括把植物整形修剪成一定形体)创作植物景观[12-13]。植物造景在绿化设计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是绿化景观的核心部分[14]。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的植物造景主要通过肌理造景和组团造景2方面体现。

肌理造景是以地被植物组合所形成的图案肌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文化感,主要应用于视域开阔的区域。肌理造景和停留驻点一般呈俯视关系,通过视点的调整增强其可读性。中心景观区与销售中心交界面以开阔的草坪空间为底,应用不同色彩地被种植出大尺度具有象形鹦鹉螺图案肌理,满足销售中心观海和观景的需求并具有较强的视觉震撼力;观海平台区花池以当地黎族文化为原型,采用黎锦肌理图案造景,强调小尺度空间的人文特征:观海平台至滨海绿台之间的部分场地有约4m的高差,结合坡型起伏特点采用单色地被创作海星图案肌理有机地柔化了高差关系。

组团造景指灌木和小乔木在形体、色彩、质感等方面进行组织而形成体量化、焦点性强的组团景观。中心景观区的组团造景主要集中在重要景观节点和园路视线对景控制区域。入口广场通过主景树与不同体量大小的球状、柱状和塔状灌木的组织形成组团造景,突显入口广场的标志性和吸引力:人口广场至观海平台区域园路以密林围合为主营造静谧的山林之意,在视线焦点或路口交叉位置设置小体量组团造景起到点景作用。

4结语

海南热带滨海度假社区的绿化设计思路贯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通过对滨海生境、社区项目特征等的设计因素逐层分解,强调项目建设与生态发展的和谐共存。针对海南陵水富力湾中心景观区进行探讨,通过绿化边界、绿地生态功能、绿地结构及植物造景3个方面详细分析绿化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和设计思路。通过海南陵水富力湾中心景观区的建设,进一步践行热带滨海度假社区园林绿化的方向和趋势,对滨海度假社区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业日,魏武强.“国际旅游岛”特色的滨海旅游区规划探索:以陵水香水湾为例[J].规划师,2013,29(8):38-43.

[2]刘斌,谢腾芳,曾凤,等广东省海陵岛滨海地区园林景观营造技术初探[J].广东园林,2014,36(3):14-17.

[3]王文卿,刘俊伟,王良睦.重视南方滨海地区城镇园林绿化树种盐害的研究[J].中国园林,2000,16(5):73-75.

[4]林广思华南滨海区主要抗风耐盐碱园林绿化植物及其种植要点[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3):78-81.

[5]李金彪,陈金林,刘广明,等滨海盐碱地绿化理论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4,45(1):246-251.

[6]刘继韩海南省的旅游气候分析[J].热带地理,1991(1):71-78.

[7]吴普,葛全胜.海南旅游客流量年内变化与气候的相关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9,28(4):1078-1084。

[8]陈上及中国近海季风和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南海水文季节结构的影响[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4,16(1):1-11

[9]龔樟正浅议海南滨海绿化树种配置[J].热带林业,2010,38(3):40-41,35.

[10]梁继兴.海南岛主要土壤类型概要[J].热带作物学报,1988(1):53-72.

[11](美)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

[12]陈勇,张继方,唐昌亮,等.广东、海南两省羊蹄甲属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及应用前景[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5):41-45.

[13]卢熹.三亚热带滨海度假酒店景观营造探析[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收稿日期:2018 - 01- 18

第一作者:陈翀(1979-),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植物造景。E-mail: 51799704@ qq.com

通信作者:黄俊江(1975-),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植物造景。E-mail: junjiang.huang@kmem.com.Cn

猜你喜欢
绿化设计海南
2022年“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海南好青年”名单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礼物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居住小区功能空间中的绿化设计研究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及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