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2019-09-10 15:28韩冬梅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韩冬梅

摘要: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比较常见,为了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切实构建生本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是我们首先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基于此,本研究将以小学数学学科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路径展开分析,下文中的研究观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

引言:

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程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对师生互动也有一定要求,将参与式教学模式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明显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前提和基础上,也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基于此,笔者将集中分析有效的学科教学模式,旨在构建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一、角色翻转让学生站上讲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教师进一步认清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己课堂引导者的身份,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比如,在《倍的认识》的知识内容教学中,我在课前预习环节就阐明了这节课的角色翻转要求,让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采用自我推荐和抽签结合的方式,选择一些学生对不同知识点进行授课,作为“小老师”,学生针对倍数的基本概念以及例题进行分析,尽管在授课内容上存在不足,但也为我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参考。

二、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兴趣

首先我们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上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经验,只有这样学生才乐于和教师沟通、互动。笔者在组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主要就是利用生活化教学手段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和数学知识原理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素材,以此带给学生熟悉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1]。比如,在学习《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就这样导入:“同学们,咱们学校很快就要举办踢毽子的比赛了,老师想知道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不如这节课我们在班级内部先比赛一下吧!”,学生一听到我这样说,马上就起了兴致,这时候我给学生分组,我故意从男队中选出了4名代表并从女队中选出了5名代表进行比试,时间限定为1分钟,结果男生共踢了86下,女生共踢了100下;比赛结束了,“同学们,知道是哪一队获胜了吗?”随后学生们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讨论过程中我也借助这个案例导入了本次的课堂教学内容。

三、利用情境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式教学模式

生本教育理念影响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应该重视起学生的学习体验,始终将学生的学习感受作为改善教育教学方式的依据。本研究认为丰富学生课堂体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情境教学方法,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2]。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课上,我采用以往学生学习过的三角形知识来创建情景,同时借助多媒体设备一同进行,然后这样说“在早上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粗心,将三角形的一边忘在了家里(同时播放乙这个图像),这样你们看它们还是三角形吗?学生们会回答,‘不是,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新的朋友—角”。这样一来,《角的初步认识》就被轻松简单地引入进来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情境内容要尽量符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水平。

四、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优化参与体验

分层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更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信心,这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课堂参与体验优化都具有积极意义[3]。例如,在《生活中的数》教学时,为了确保课堂练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我在开展课堂练习,就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我们设置了如下问题:①一双筷子有一根;②我们每个小朋友有一根手指头;③汽车有一个轮子。就学习中等的学生我设计以下问题:我们班有A,B两组,A组有8人,B组有6人,将A组的个学生调到B组之后,两个小组的人数相等。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则需要设置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练习题:河里总共有5只小鸭子,每只小鸭子都抓到了1条小鱼,请问总共抓到了多少条小鱼?分层设计问题,对课堂参与体验优化具有积极意义。五、利用实践操作契机构建参与平台

实践操作能力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小學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实践操作环节,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动手操作意识,也是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在教学环节融入实践操作部分,采取实践练习设计和活动,为学生的学习实践提供帮助,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4]。在教学《折线统计图》这一部分的知识时,为了确保课堂练习的实践性与生活性,我就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选择针对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借助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来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比如引导学生对自己和身边年龄段不同的人的每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进行调差,并结合所调查和收集的数据来绘制折现统计图,再结合统计图中发现的有哪些信息说出来。这一实践性的联系任务,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模式进行了创新,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掌握数学材料知识和生活实践的关系,促进学生生活化学习理念的建立,基于数学的视角促进学生去思考和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结语:

综上,当前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践显示,很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和教师的互动缺乏有效性,这造成了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的问题。为了集中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作为现代教学工作者,应该有意识参与到学科教学模式中,致力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作用得到全面发挥。笔者在上文中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路径展开分析,希望上述研究观点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日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3):115-116

[2]邹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5,22(12):286-287

[3]李玲玲.浅谈新课程标准下中学美术学习方式的转变[J].科学大众,2017,32(03):134-135.

[4]王秀燕.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参与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