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初探

2019-09-10 14:36周传武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阅读教学

周传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影响下,农村小学语文教育也面临改革现实,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阅读教学效果更利于提开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当前需要关注的就是结合教学实际,解决这些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中笔者将着重分析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本研究观点可供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引言:

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途径,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还能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激活写作思维,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呢?我们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着重引导学生在农村教育发展形势下,使阅读学习效果最大化,最终实现构建有效课堂的契机。

1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1 盲目依靠教材

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工作者的思想理念比较落后,因此在指导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缺乏创新教育理念,过分相信和依靠教材,这使得教育环境十分封闭。

1.2 教材内容落后

由于我国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不完善,经济水平比较低,而且小学语文的教材内容也较为滞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一方面,由于教材内容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从而使得学生不能够大范围的接触阅读材料;另一方面,也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故步自封,没有了创新意识。

1.3 教学观念滞后

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都是采取灌输式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改要求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积极创新教学理念,拓展教学视野,用全新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2 策略研究

2.1 关注课文,进行全盘精读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阅读,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进行分析评价。教师的“精析”是教师要善于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教学内容敢于大胆取舍,善于突出重点。抓住重点,从整体人手,精心设计教法,用问题开路,引导学生精读细析,开拓思路,提高学生思维的质量和语言的敏感程度。要体现多读少讲、以读带讲、以讲促读、读讲结合的原则[1]。学生的“精读”,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精要,运用直觉去感受,通过说说、读读、议议、画画、想象等多种形式投入语言文字的训练,并捕捉语言文字中闪现的语感火花。《语文课程标准》并不要求小学生能给课文分段,写段落大意,但它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层次,理清课文的条理,能够把课文联系紧密的段落分成几大部分,简要说出大意。比如在教学《海上日出》、《月光曲》等课文时,可先让学生调整情绪,闭起眼睛,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中想象画面,然后让学生说说在自己的想象中看到了什么,还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让呆板的文字叙述变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图画。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2 优化阅读环境,营造阅读氛围

客观的阅读环境营造对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我们在组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应该致力于构建客观的阅读环境[2]。如在班级上设立读书角,教师和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图书存放于读书角中。笔者所任教小学,有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不能得到很多的读书机会。设立读书角看似简单的举动,却可以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读到好书,更大范围地拓宽学生的读书视野,营造和谐、快乐的读书氛围。其次,家校联合,让家长带动学生。可以利用家长会的机会为家长讲明课外阅读的益处,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晚上安排一定量的阅读时间,并让家长帮助检查并填好阅读情况反馈卡,从而带动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2.3 延伸阅读教学领域,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小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培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当前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模式下,我们不仅要将阅读教学局限在课内,而是要不断进行阅读领域延伸,体现开放性教育理念[3]。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该寓言故事,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养成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然后在课外为小学生准备更多关于寓言故事的阅读素材,趣味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4 、以写促读展开阅读教学活动

以写促读其实就让写作反作用于阅读教学活动,在组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利用写作教学契机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主旨升华[4]。比如,在教学《军神》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展示关羽刮骨疗毒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结合这个历史故事,围绕“军神”这个主题进行写作。在学生写作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之间阅读作文,看一看各自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差异。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课文内容,详细分析刘伯承在手术前坚决不用麻药;在手术过程中紧紧抓住床单,承受手术带来的剧痛;在手术后告诉沃克医生一共动了多少刀。在分析了刘伯承的表现之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写作的关于关羽刮骨疗毒的案例,对比分析关羽和刘伯承之间的表现,由此深化教学,让学生彻底理解课文内容。

结束语:

综上,笔者结合自身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并立足新课程改革要求,深入农村实际教学需求,对提升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路径展开研究。尽管本研究的观点还存在局限性,但是也希望可以为广大同行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马治明.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浅析[J].金田,2014,21(05):174-175.

[2]赵俊宏.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43(17):124-126.

[3]朱必文,江月红.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缺憾与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2013,33(02):156-159.

[4]張金娟.浅析读写结合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7(13):113-114.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浅析
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探究
浅析农村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