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大爱陇中

2019-09-10 07:29陈亚龙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岷县剪纸技艺

陈亚龙

前言

“千沟万壑”,是我们在高中地理课本中学过的对于黄土高原的地理特征的描述。的确是这样的,我的家乡就在这里。甘肃省定西市位于中国的大西北,东经104.61,北纬34.98。是地地道道的苦寒之地。这里没有大规模的青山绿水,有的只是满目荒凉。但是它又不同于新疆的戈壁沙漠,也不同于广阔的大草原。我们有什么?我一直在问我自己,终于有一天,当我走出那片土地,才明白我们过去拥有什么。我们的天空是湛蓝的,清晨的空气是清新的。云遮雾绕中的大山就像海中的仙山一般。在哪儿有一群生命力极其旺盛的人儿。我很高心我生长在这片土地。

没有风俗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但也正是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风俗之中,我们对风俗从不在意。因为我们与风俗形影不离,我们反而忘记了风俗,就像鱼儿忘了河流,鸟儿忘记了树林,虫子忘记了草丛一样。

一、最初的印象

当谈及乡情民俗,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节日吧!从正月初一开始,分别有:正月十五、二月二、五月五、六月六、七月十二、八月十五、九月九、腊月八、三十晚上。为什么我没写成具体的节日名称呢?那是因为在我们那,老一辈的人都这么叫。也算是一种传承。

接着我们说一些具体的地方民俗,定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有岷县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巴当舞、通渭小曲戏、临洮貂蝉传说、渭源县麻家集高石崖花儿会、陇西民歌、陇西云阳板、渭源羌蕃鼓舞、通渭皮影戏、临洮皮影戏、渭源皮影戏、安定区陇中小曲、通渭木雕技艺、通渭砖雕技艺、岷县点心加工技艺、陇西腊肉制作技艺、岷县铜铝铸造技艺、岷县传统织麻布技艺、临洮脊兽制作技艺、首阳山伯夷叔齐祭祀、定西剪纸、通渭剪纸、岷县宝卷、临洮花儿、临洮傩舞、岷县巴当舞、马营小曲、临洮水陆画、木板窗花年画、通渭马营脊兽、通渭草编技艺、洮砚制作技艺、岷县十八位湫神祭典、岷县二郎山庙会花儿会、岷县青苗会、岷县九宫八卦灯会、临洮拉扎节等等,无不表现着定西300多万各族群众世代生生不息、繁衍进步的历史足迹和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心路,证实着定西2.03万平方公里土地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厚重和博大精深,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二、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花儿”是流传在我国西北部甘、青、宁三省(区)的汉、回、藏、东乡、保安、撒拉、土、裕固、蒙古等民族中共创共享的民歌。因歌词中把女性比喻为花朵而得名。“花儿”用汉语演唱,音乐上受羌、藏、汉、土以及穆斯林各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它是当地民众的口头音乐表达,在民间传承演唱了500多年。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影响的“花儿会”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和二郎山花儿会。岷县花儿被联合国社教文卫组织列入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郎山花儿会集湫神祭祀、花儿演唱、物资交流于一体,在长期的流变过程中形成了多层面的民俗事象,具体来说具有如下特征:花儿演唱以岷县方言为主,运用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每年“五月十七”参加花儿盛会的群众有10万人之多;湫神崇拜的原始性;求神娱神的世俗性;花儿演唱的音乐性;花儿歌词的文学性;花儿的原生态性;花儿的教化作用。

巴当舞是汉族群众口唱古羌语(部分衍化为藏语)、手摇巴当鼓列队踏步而进行的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民间舞蹈。其历史渊源,最初来自古羌族的“祭山会”,是“祭山会”中最原始、最尊贵的礼仪。魏晋南北朝以后,古羌族南迁,在藏族统治区域里,土司衙门有所谓“苯本”者,专司跳神祭祀,就是他们的后裔,部分古羌族与藏族之间的融合,保留了原始的习俗,巴当舞就是当地民族发展、演变的活化石。

洮砚,全称洮河绿石砚,是我国四大名砚之一,始于唐而盛于宋,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洮砚以产于我国西北部黄河的主要支流洮河而得名,其砚材主要产地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洮砚乡境内的喇嘛崖、水泉崖、纳儿、卡日山、扎甘崖等山崖上,又因卓尼县古为洮州辖区,故全名称洮河绿石砚。洮河石属泥盆系中水成岩变质的细泥板页岩,色泽典雅,結构细密、且含多种金属粒子,石质细腻、莹润如玉,叩之无声,呵之即出水珠,用以制砚,贮水不耗,历寒不冰,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且硬度适中,具有发墨快,研墨细,不损笔,挥洒自如,浓淡相宜等优点。洮砚石色以青绿为主,尤以“黄标带绿波”为贵,制作过程较为复杂,主要工序有采石、选料、下料、设计、制坯、开膛、合口、雕刻、打磨、上光、配盒。在制作工艺上镂空悬雕,游龙飞凤,更胜端砚、歙砚一筹,有“洮州石贵双照壁,端州歙州无此色”之誉。

陇中剪纸

剪纸是用小剪刀和小刻刀将彩色纸剪刻成各种图案纹样。内容有人物故事如“八仙过海”、“二十四孝”、“八仙庆寿”,动物如飞禽走兽中的喜鹊、凤凰、公鸡、孔雀、虎等,器皿如博古、盖碗,以及花草鱼虫等。

陇中剪纸风格多样,安定区内官营镇(据我爷爷说,我们这一脉就是在这里我太爷爷一家搬迁过来的)的剪纸图案艺术构成严谨细密,美观大方;通渭讲究“镶窗”和“云子”;岷县当地还流行一种堆花剪纸,将彩纸剪成牡丹、莲花、百合花的花瓣、花叶,然后分瓣分层堆贴于窗口格纸上。堆花的制作工艺考究且较为复杂,表现力丰富,立体感很强,远远望见,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除窗花外,农家还要在厨房的灶板上贴上“板沿子”。制作方法是将剪好的图案铺在25厘米左右宽的白宣纸上,再翻过来平置,用油烟将宣纸并纹样同时熏黑,待干后揭下纹样,宣纸上便保留着白色的图案纹饰,黑底白花反差明显,对比强烈,最后于每个纹样之间贴一绺下宽上窄、下端剪有“贯钱”图案并如意头纹样的彩纸条隔开,使其成为“二方连续图案”。农村家庭厨房的灶板上扣着碗碟灶具、调料盒等,垂下来的“板沿子”不但起着防尘卫生作用,而且美观大方。“板沿子”的图案纹样多以简洁明快的二方连续“孔雀戏牡丹”、“莲生贵子”、“金玉满堂”、“榴开百子”等寓意吉祥的内容为主。

陇西云阳板

“云阳板”是陇西县(这里就是我的家了)的一种传统祭祀舞蹈,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也不会跳,问过家里人,会的也没有,只有几个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东西。

“云阳板”即是“简板”,它是一种用于戏曲伴奏的击节乐器,用檀木或红木、黄木制成。因有用象牙制作的高档“简板”,故戏剧界称其为“牙子”或“牙板”。“陇西云阳板”的主要动作,由我国西部特有的民间单手鞭杆和双手鞭杆武术套路演变而来。其套路有“童子拜观音”、“八仙”等,动作有“湘子吹笛”、“翻山打虎”、“扑步亮相”、“小刀花翻身”、“飞脚卧鱼”、“吸腿探海”、“交叉对板”、“展翅占步”、“各自击板”、“互相对板”、“绕身转板”等。

数百年来,这种独特的民俗祭祀经久不衰,已成为人民群众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的庆祝活动。

结语:

尽管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说,乡村的民俗已经消散不见了。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并且已经看到。不管是各级政府,还是社会企业以及个人都在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乡村民俗文化会迎来一个辉煌的未来。

猜你喜欢
岷县剪纸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岷县当归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新机
岷县
大嘴蛙学剪纸
传授技艺
岷县当归产业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手工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