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10 12:39付琼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付琼

摘要;小学语文在教学中,逐步的展开了素质教育的变革拓展,从传统较为单一死板的形式转化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始沿用并丰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得语文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期间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搜集能够提高学生兴趣的信息,衔接教材中的知识点,触动学生的思维发散联想,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情境视域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由浅入深的感悟语文的内涵,基于多媒体的形式形成自在、活跃的语文氛围。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引言:多媒体与小学语文的融合,能够将学生短时间的带领到一个愉悦的语文空间中,消除学生对语文的畏难、陌生情绪,通过多媒体声情并茂的图文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想象力,教师此时应掌握更多的多媒体应用手段,同时意识到多媒体的应用优势和不足,避免过度应用多媒体喧宾夺主,在合适的时机借助多媒体让语文大放异彩,提高语文整体的教学效率。

1.利用多媒体开展拼音教学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识文断字,认识文字的基础是认识拼音,在小学时期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先要帮助学生掌握拼音规律,并在拼写的初步能力下,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完成语文的任务,教学期间教师应通过较为趣味的音频、视频等,给学生带来更加形象的拼音体验,将抽象的拼音字符都转变为有趣的动画场景。老师可运用多媒体设计“小兔子推字母”的动画,设计中注意推声母的速度要快,推韵母的速度要慢,然后揭示“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的拼读规则。学生将动画的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通过练习、内化形成熟练的技能。新教材中,每课拼音教学中都安排了一幅情景图,帮助学生认读音节。如“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教学情景图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把它们制作成动画,让学生充分的看图,明确图意,然后根据图意借助拼音拼读。这样对拼读方法掌握较好的学生是一种提高,对还没有完全掌握拼读方法的学生,他们可以借助图意进行拼读。然而拼音部分的情景图也是今后进行口语交际的有利铺垫,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扎实地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逐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2.利用多媒体开展识字教学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认识文字时,教师可将文字的类似内容关联起来,学生在学习文字时,还会遇到很多的同音字、形近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字也有很多共通点,容易让学生形成混淆感,此时教师采取多媒体的形式,可一目了然的理清文字资料,形成对生字生词深刻的印象。如:《我是中国人》一课的识字教学,本文共有五个生字(我、是、爱、国、星)在写字教学时,我们利用多媒体,可先在大屏幕上显示,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和组成。其次,演示逐笔变色。顿时,字的笔画、笔顺,学生一目了然。最后,配一些轻柔的古典音乐,学生的写字不只是训练,更是一种乐趣和享受。为了提升识字量,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形声字,让学生认读、识记。出示包含这些生字的儿歌,帮助学生巩固生字,同时提升学生识字量。如果有条件还可以放映这些生字编成的动画,或者故事。学习重在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信息和学生一同归纳识字方法,如:1.熟字加偏旁识字法。2.熟字加熟字识字法。3.熟字减偏旁识字法。4.熟字加笔画识字法。5.熟字减笔画识字法。6.熟字换偏旁识字法。7.比较识字法。8.拆字法(拆熟字、拆熟部件)9.编顺口溜识字法。10.韵文识字法。学生也可以自己利用网络查找学字方法来拓宽识字量。

3.利用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打开了学生与外界接触的一扇窗,通过阅读,构建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桥梁,文字信息的一端是正在阅读思考的学生,一端是在不同背景下创作的作者,在阅读中逐步的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有助于将他们的情感带入到文章当中,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多媒体具备图、形、音于一体的功能,能够带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和感官上的刺激,教师无需多言,学生便能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翠鸟》是一篇介绍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常识性课文,全文洋溢着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学生看录像,录像里的翠鸟色彩明艳动人,歌声清脆婉转,动作轻盈敏捷……学生们通过耳朵听、眼睛看、脑子记,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很快翠鸟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笔者让学生说说对翠鸟的印象。学生们各抒己见。这样的教学使学生易懂难忘,达到了“乐中学知”的目的。

4.利用多媒体开展古诗教学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使学生感知作者的感情,首先要让学生动情,怎样才能让学生动情,人情呢?那就需要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配画朗读,配画音乐,可以使静态的文字具有立体感,使动态的图画更具有吸引力,音乐在教室中弥漫,学生人情人境。自如的声音、悦耳的语调、动情的语音传人耳鼓,加上那优美真切的图画映人眼帘,定会使学生怦然心动,激起情感,这种意境,情感与课文相通,更能起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在情感中产生“乐学”的愉悦感,最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效果也就显而易见。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引导学生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笔者用多媒体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诗的语言美,而且很快领悟到“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盖“满”“人”“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应充分發挥电教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去体味诗的意境美、音乐美、艺术美,将学生带入诗所描绘的境界中,因而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

结语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其设备的各种功能与优点,将不仅扩大知识的容量,且能激活语文课堂,优化课堂结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国艳.快乐与快乐的碰撞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构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

[2]黄春玲.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刊学术刊,2014.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应用小学语文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