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布鲁赫及其《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2019-09-10 14:33王一薇
锦绣·上旬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协奏曲分析

王一薇

摘 要:阐述了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演奏过程中技巧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乐曲音乐风格的展现及把握。

关键词:布鲁赫;协奏曲;分析

布鲁赫在这首《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创作,使得第一乐章就像是后两个乐章的前奏曲一般,正因为如此,乐队在第一乐章中以庄严、柔和的情绪开始,为演奏者铺垫情绪,从而使之能在第一个G音上充分尽情的发挥。在演奏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在拉第一个音(G弦的空弦)时,为避免空弦的下涩和单调,可在D弦上的高八度G音上加以揉弦,从而创造出一个空弦G上和谐的揉音。紧接着而来的乐句情绪比较庄严,但注意其间强弱的反复变化而烘托出的内在节奏的搏动和情绪上的起伏。

到了第15小节,也就是A段,乐队的情绪变得非常强烈,而一直延续到了36小节。在第34小节的第3拍到了36小节有一段连续的下弓和弦,在演奏这一段时,手和小臂应该同时用力,保持整个手臂的角度,如此的方法能使音色集中却不会晰哑。进入广板(Largamente)后的情绪和前面稍有不同,不如前段那么激动夸张,但仍充满激情,富有戏剧性。

乐曲进入第46小节后,风格又有所改变。用作曲家自己的评价就是“一种祝福殷的神圣感”。在这一段中要特别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呼吸及断句,右手对换弓也要特别谨慎,要优美连贯饱含情绪的进行。从字母C开始,主题再现一遍。但较之前的mf加强至了现在的ff,所以你的力度与节奏要与乐队相吻合。在第100-106小节中每个琶音的最低音,都要有一个右手时部轻微发力的动作。这个轻微的发动不仅能使你自己听得更清楚,也能让你握弓的手臂有所控制而更有把握,同时还能扩大乐句的戏剧效果。在这一乐章最后,又回到了开篇时的主题。但情绪较开篇时更加激烈,结束时以一串强烈的音阶辉煌的完成独奏部份。乐队接过去以后用17个小节把情绪以ff带至pp,然后又以作曲家喜爱的

方式,以一个单音降B平和柔美的进入二乐章。

对于这首协奏曲来说,更是如此。布鲁赫音乐的精髓就在于他的旋律,而这个著名的以“柔板为主题的二乐章更是将音乐的优美发挥到了淋漓尽致的程度。我个人认为,在处理这种柔板乐章的时候,首先紧要的前题是一定要拉得纯熟,不然你是无法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乐句中的演奏。其次应该仔细研究弓法,确定每一句在换弓时是以最舒服、最易于表现、最不露痕迹的弓段进行。然后再找好乐句的划分。这几点看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中确要耗费你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个乐章来说,还有一点常见的问题,那就是在舒缓的节奏背景下容易越拉越慢,所以要注意节奏的稳定和整体风格的把握。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样,布鲁赫在此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性的创作。在这第三乐章中,就具有强烈的匈牙利吉普赛人的风格,当然这也许完成是为了献给该曲的题名者—匈牙利小提琴大师约阿希姆。因此在乐章开篇,作曲家便标出了 Allegroeuergico,应该至始到终保持活泼的积极的情绪演奏。乐队也在第3小节的时候就表现出了整章的节奏风格。主题弦律中包含有三连音、符点和休止符等节奏型,一定要保证这以上的节奏型在演奏中節奏上的准确和完美。

比如在开篇独奏的第一小节,也就是A段中的第3拍的4分符点节奏,它是带点的(也就是有一个顿音效果),最后半拍与此紧接的下一小节的4分音符

的装饰音是同音。那么在演奏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要么这个音的顿音效果不明显,要么为了满足这种效果而很容易改变符点的节奏,使之听起来感觉像是在演奏两个8分音符。我在实践中的体会是,把这个四分符点的符点的时值不要拉出来,而是用休止的感觉空出来。而利用这个间隙快速的预先把弓放在三四弦上准备好,然后把接下来的这个8分音符在感觉上拉得向下一小节靠近。当然,不可忽略的是内心节奏律动一定要准确。

在第54-57小节,是接连的双音和单音之间的进行。在用近弓根的部分演奏时,注意底下的空弦D单音一定要拉得干净、清晰。要领是右手换弦的角度很重要,用放慢练习的方法来体会手肘的感觉。接下来的56-57小节有十度音程的出现,如果觉得有困难,特别是对4指力量较薄弱的演奏者来说,应先放慢,把它们当作八度来练习。以十度双音的低音向上构一个八度,然后4指在高音上以半音向上进行,慢慢的把4指伸张到一个最舒服的十度的音程的位置。

在第202和第204小节中,合弦一定要拉得飞快。为了避免常常出现的嘶嘶的声音,在放慢练习时,拉完一个合弦准备下一个和弦的时候,先利用空隙把弓拿回到了弓根放好,然后在拉的时候让压力保持得持久一些,而在这个音的时值结束的同时右手放松再迅速的拿回弓根放好,以此类推。熟练以后,就能掌握快速、清楚、自然的拉这种激进合弦的方法了。

在第203和第205小节中,与其执着的追求每个音的弹跳效果,不如在3连音后的两个八分音符用连

奏,然后用弓子反回时自动的弹跳演奏接下来的两个八分音符,当你放慢速度把弓段整理通顺,进而熟练掌握而恢复到经过句应有的速度时,你会发现这前两个音的连奏听起来也会是拉得非常好的断奏效果。

在261-262小节的地方,1、4指要放在八度的手型上滑动,要像拉双音一样,保证两个手指一直保持在琴弦上。音准的准确度可以通过分解和弦的方法来练习。

通篇来看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第三乐章的第一小节开始就应确定速度,并不要改变它,在每一个主题再现时又加以一个更强的推动力,并在最后几个小节爆发出高度的戏剧性,辉煌的结束此曲。

布鲁赫的这首《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既充满动感也富有诗意。虽然较其它知名的小提琴协奏曲而言,在技术上也许并非高难。但要拉得完美,特别是在音乐的推敲上,确实需要长期反复不厌其烦的练习才能体会到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在他音乐创作中的精髓。

作者简介:

姓名:马锐。性别:男。出生年:1978年。民族:回。籍贯:云南省昆明市。职称:国家三级演奏员。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

猜你喜欢
协奏曲分析
巴洛克协奏曲之王——维瓦尔第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春日协奏曲
回头潮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