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

2019-09-10 19:18田斌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田斌

摘要: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的常规手段,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均可以经过某种媒介的串联,将不同的教学目标衔接起来,同步化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阅读与写作两者相辅相成,教师在课堂上可基于学生阅读的反馈,强化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并通过学生的写作问题,指引学生填充阅读空白,小学时期学生的语文积累较为薄弱,此时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可探究更多元化的形式,强化学生的读写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应用

引言: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进阅读的空间中,自由的采撷写作的种子,将其埋在脑海中,发芽成为一个写作的概念与框架,为学生创作提供灵感,随着阅读累积的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也同步提高,反之亦然,教师应在读写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习惯性的参与意识,结合学生的读写差异,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强化语文素养。

一、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学生自主能力的发挥

阅读应是一个持续化的过程,而非小学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在阅读中应形成自主的意识,可持续参与阅读,避免中途而废,在读写的教学模式下,可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写作问题与习惯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内容,对于教材的阅读信息,也可以掌握不同层面的写作技巧,填充在自己的思路中,读写结合让学生客观的看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具有明确的累积方向。

2.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不仅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强化语感、逻辑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和记忆也更加深刻,使得学生在适合自己的阅读范围内,逐步的夯实了语文的基础,消除了学生在阅读写作上的不安感,基于阅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体现出阅读累积的技巧,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成。

二、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实施策略

1.根据课文进行仿写

小学语文的课文是多位专家和学者经过大量的调查以及教育的经验所得出的文本,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累积、人生观塑造来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语文阅读、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课文结合,来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技巧的提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采用读写结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模仿文章当中作者的表现方式和写作手法,通过进行仿写、临摹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尽快的掌握作者的写作形式,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方式。比如,在学习《烟台的海》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完成对沿海的烟台的海在春季、夏季、冬季、秋季段落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和与人探讨之后,以拟人的表现手法,来表达烟台海的美丽壮阔,抒发个人情感。再比如,在学习《夹竹桃》一篇课文时,文章当中有大量的对月光下甲竹桃形态的生动形象的描写,是十分具有情感色彩和技巧可言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一段内容进行仿写,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围喜爱的植物或动物,以充分的想象力,通过写作进行表达,体现个人思想和情感。

2.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開展读后感写作

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时,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首先就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将自己阅读时的感想和体会利用读后感写作的方式进行表达。由于学生所阅读的课外书籍较为丰富,没有统一性,不能够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推荐相同的图书让其进行阅读,并且书写读后感。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宝葫芦的秘密》这本图书,让学生在阅读之后,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通过读后感的方式进行表述。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知道,文章讲述的是主人公王葆在听到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时,常常幻想,希望自己能够得到宝葫芦,并且实现自己所有的梦想,结果他真的遇到了宝葫芦,宝葫芦的出现,为王葆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尴尬和麻烦的故事。学生在阅读后,就会明白很多的道理,如我们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失去尊严,丢掉诚信二字、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要脚踏实地,不去幻想不切实际的事情等。由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学生不能一一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这时就可以通过书写读后感来实现,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还能够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3.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兴趣

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将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的应用其中,就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够实现教学目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例如,学生在学习《夏夜多美》这篇文章时,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深人的阅读,增加学生对夏天美丽夜晚的喜爱之情。在学习完本篇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自己喜爱的季节进行描述,并写出在该季节发生的趣事。通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圈点批注无疑是一个好的方法。批注其实是包含”批”和”注”两个部分。批是指遇到不懂或者不认识的字的时候要在旁边批写自己的疑惑,而注是指画,圈,点,勾画,注写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或者感兴趣或者感动的地方,自行的圈画,批注,点评,有疑而注,有感而发,有得而写。直接在书上或者材料上标出自己思索的痕迹,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理解,感悟,欣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读写结合的形式是一种绝佳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系统的累积知识,掌握写作的技巧。最终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倩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OG):118-119.

[2]蒋秋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7,(05):112-114.

[3]周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2(04):49-50.

[4]杨海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5.(11):53-54.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