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2019-09-10 14:11邱奎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新课标策略

邱奎

摘要:语文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技巧时,我们要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写作学习活动中。在写作指导时,我们要改进教学策略,提高小学是的写作水平。本文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为理论指导,关注学生的写作思维的培养,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策略;新课标

一、前言

写作思维是语文写作教学的一项重要指标。新课标指出,写作活动的设计要立足于培养学生完善的写作思维。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教学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写作学习中,形成科学、合理、系统、有层次性的写作思维。我们在探讨写作教学的策略时,有必要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出发,分析现阶段写作教学存在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不仅是为了警醒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同时也是为了找到写作教学的病症,并且进行教学现状分析,深入思考,对症下药,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二、写作教学的现状思考

1、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感知

在长期的写作指导和教学实践经验积累中,笔者对现阶段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病进行系统化的观察和探究,发现写作教学最大的一个困境就是重结果性评价,轻过程性感知。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倾向。关于写作语文教育学家叶圣陶说道:“写作是一个吐故纳新的活动,是思想输出的创造性过程。但是光有输出没有吸收,文章就会缺乏温度,没有厚度,失去真情。”然而,我们的写作教学却陷入了这样的困境: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写作结果,忽略了过程性体验。很多学生也只关注自己的作文得了多少分。如果自己得分高就十分欣喜,如果得分低,就难过。教师学生都过度关注分数,忽略的写作情感能力、生活体验能力的培养。其实写作过程性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2、写作教学刻板化严重

刻板思维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人在反反复复做同一件事后,就会形成思维定势,缺乏灵活性,缺少变通。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文章创作。在写作中,各个要素都是随时变化的。然而,在我么的语文写作教学中,刻板化十分严重。很多时候,教师教授学生掌握一些写作模板和套路,让学生观摩范文、优秀作文。很多学生也乐此不疲地背诵范文。在写作中,写一些“套版作文”,只是改一下人物、时间,就变成了自己的作文。而教师也鼓励学生这样做,因为模仿优秀范文,能够让学生得到高分。这种做法无疑是饮鸩止渴。久而久之,学生不写身边的事,不抒发真情实感,人云亦云,写一些没有真情,没有温度的作文。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厌倦心理,对写作产生抵触。

三、针对提升写作水平的教学策略

1.1 融人生活情境,加强写作引导

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过程性体验。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情境教学的模式,将学生引导到相应的生活情境中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

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在进行写作教学引导时,将写作活动与生活场景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回顾生活经历,寻找灵感,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作文园地二,以“我熟悉的人一件事”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三分钟的主题演讲,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形成一个大致的写作方向。在这个写作教学模式中,我们以生活体验为核心,通过主题演讲,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人或事,一些生活化的片段就会发现在脑海出现,然后将这些判断转化为文字语言。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抓住现有素材,充实写作内容

在写作指导时,很多学生都抱怨没东西可写,无话可说。这表明学生缺乏观察和探究能力。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小学写作要求不高,更多的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写作。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现有的素材融入到作文中呢。我们认为。应该抓住身边的写作素材,充实写作内容。

例如,在指导学生以“我喜欢的景或物”为主题的写作活动时,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身边的景物。一些学生说自己生活很单调,没有见过多少美景。教师转变思路,引导学生观察校园。进行写作引导:同学们利用课间时间,去校园中走一走,看一看,发现我们学校的美景,作为写作的素材。通过引导,学生思路也打开了,作文的内容也更加充实。

3、开展探讨活动,进行写作探究

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我们要根据写作内容的变化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写作方法,交流写作经验。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谈谈保护环境的认识”这个板块的写作指导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主题探究,开展主题研究活动,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并且在课堂上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探究小组,然后小组内同学进行讨论,形成文字,并且组织“保护环境”的主题演讲。通过开展多样化的写作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集思广益,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写作的内涵。所以,我们在进行写作教学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到写作的乐趣,鼓励学生说,激励学生写,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特征,紧扣写作思维这个角度,分析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病,发现长期以来,我们的写作教学都过于关注结果性评价,忽略过程性体验。此外,写作教学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针对此类现象,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率,树立科学的写作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尤其是要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将生活中的资源融入到写作素材中。

参考文献

[1]康世刚.任务驱动型教育模式在语文素养生成的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

[2]高文君.写作教学与现代化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探究水平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

[3]孙延洲.基于教育改革背景下学校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D].华中師范大学,2018.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新课标策略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Passage Four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