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

2019-09-10 22:30沈洪翠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沈洪翠

摘要:小学语文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学生因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所拥有的情感比较简单,在情感教育和情感体验上的可塑性强。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文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规律,把课本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着重突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本文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策略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应加强知识、过程、情感态度这三者的紧密联系,以推动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如果在教学中漠视情感教育,可能会造成学生情感上的缺失,不能领会生活所带来的感动、快乐、悲伤等情绪。因此,缺乏情感教育的语文教学是不完整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情感与教育的融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不仅能得到情感素养的提升,也能更加融人到社会生活中。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1.以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重要时期。小学生与社会接触过少,在生活中產生联系最多的是父母和教师,他们在学习上非常看重教师的评价,甚至把教师当做了自己学习的榜样。所以教师要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多采用积极的评价来赞美学生,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中感受到正能量。比如,一个肯定的眼神或微笑,就会让学生内心受到鼓舞,朝向教师的期望努力。学生自发主动的学习不仅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在语文教学中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融入情感教育,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隔阂,拉近师生间的距离。而且教师和学生的友好相处也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正面作用,把情感教育充分纳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

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能力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小学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启蒙阶段,语文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让学生对世界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和行为习惯。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选择是丰富多样的,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是较为直白、强烈,教师在解说文章的中心思想时,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的程度,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人物的情感变化,并将这些有益的思想情感传达到学生的心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1.深入教材内容,挖掘文章的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涉及面较广,语文教材的编订涉及了爱国、亲情、友情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着重挑选情感表达比较积极向上的文章,整理好文章表达的思路,在情感上层层递进,逐句分析,并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教育。在教学方式上要摈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以学生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为重点,防止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的心理。比如《丑小鸭》这一课时,教师要注意分析不同阶段丑小鸭的心态变化,引导学生知道不论身处何地,遭遇了什么,都要坚持奋斗,敢于相信自己。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本内容,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能更勇敢的面对生活。同时教师要注重教材内容的情感和现实生活的联系,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2.创建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是比较浅显的,他们的情感容易受教师和教材的影响。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应注意情感的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金色的秋天》这一课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先给学生放映关于秋天的图片、视频和音乐等,让学生从身心上直接感受到秋天的那种荒凉美和丰收美。在给学生朗读这课文时教师要注重文章的停顿和动情点,在声音中留给学生对秋天的想象空间,也借此表达出作者对秋天喜爱的情感。这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让学生体验到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语文教学中增强情感教育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良性互动,能缓解课堂紧张的气氛,让学生在一个较为轻松的环境下,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而不是一家独大,要多听学生的想法,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有些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理解比较慢,教师应该要有耐心。并且不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情况给学生进行分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二是要关心爱护学生,增强教育人性化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做生活中的朋友,增强和学生间的交流。比如天气转凉,教师可以叮嘱学生注意添衣,这不仅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也会让学生更加爱戴教师。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有效进行学生的情感教育工作。比如小学三年级《给予树》这一课,教师应先给学生讲西方圣诞节的重要性,并把它与我国的春节相比较,让学生对圣诞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再用“爱”或“感恩”引出金吉娅这样做的原因,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遇到困难的人我们要不要帮助他?”“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和金吉娅一样做吗?”这一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给学生扩充了课外知识,更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下体验到了仁爱、善良的美好品格。同时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终上所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所以语文教师要把增强学生的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的重要工作。在情感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发展学生的良好品性和行为,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同时教师要与现代教学理念相结合,在教学中做到以情引情,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洪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7:67.

[2]于洁.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实施策略[J].快乐阅读,2015(14).

[3]费柳青.情感教学,让小学语文课程全面健康运行[J].课外语文,2016(17):24-24.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策略小学语文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