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09-10 02:35王春梅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王春梅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自主学习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相对于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说,自主学习能够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它更加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的独立分析、探索、创造等来达到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性的体现。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生来说,和被动地接受知识相比,主动学习更能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兴趣,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对于打好学生的语文学习基础,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白主学习,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更好地推进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呢?

一、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做事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只有做了充足的准备,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不利于将取得更好的结果。因此在学习中也需要提前做好预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来说,学生在自主预习阶段需要学生先阅读一遍课文,勾画出里面出现的成语、谚语等,参考后面的思考题,尝试理解课文内容。学生在经过了课前预习阶段之后,就可以对于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不用花费时间给学生熟悉课文,而是在给学生讲解了一些基础的内容之后,就让学生自由讨论,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在课前预习阶段,老师还可以要求每个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到两个问题,在第二天的课堂讨论的时候,将这些问题提出来,尝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中彩那天》的时候,这篇文章讲的是外国小故事,讲述了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了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还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信的品质。学生经过了预习,可以知道这是关于诚信的故事,由于学生对于课文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作者一家人没有将中奖的物归原主,而是自己收下了彩票,那么他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尝试给这个故事重新编写一个结局。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在学习中,课前预习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语文学利.需要课前预习,其他学科也需要,通过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提前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老师在讲的时候,学生也不会对于学习内容感到陌生,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受用一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这对于他们之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帮助。在阅读中,随手批注就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随手拿一支笔,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勾画出来,这样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的时候,就不再需要对全文进行反复阅读,只需要重点留意自己勾画过的内容就可以,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同时,学生也可以在阅读的时候,在自己有感触的一段话旁边,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这些阅读感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语文老师还可以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给学生明确阅读任务,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阅读,这样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意识地对文中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勾画,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如说,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本中《半截蜡烛》的时候,这篇文章讲的是法国一个普通家庭的母亲伯诺德夫人和儿子杰克、女儿杰奎琳为了保护藏在半截蜡烛里的情报在危急关头与三个德国敌人巧妙周旋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一场没有硝烟的紧张激烈的战斗。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文中的伯诺德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对人物进行分析和解读的时候,需要注意抓住有关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的描写,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勾画出文中关于伯诺德夫人的语言、神态等描写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就可以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方式还有利于学生在进行阅读的时候,抓住重点信息,提高自己的阅读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总之,新课标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就需要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洪伟.小学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策略[J].速读(上旬),2018,(9):209.

[2]曹飞辉.试论如何打造小學语文自主学习课堂[J].速读(中旬),2018,(9):201.

[3]徐小群.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科学与财富,2018,(25):191.

[4]冷笑英.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4):46.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