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

2019-09-10 14:02蔡清华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卖炭翁趣味性初中语文

蔡清华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学生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的观念,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努力的学习,从而打造出趣味性的高效教学课堂。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现状,并围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提出了措施。

关健词: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

引言: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于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对一些事物缺乏基本的认知,学生只能够进行机械式的记忆,严重缺少学习的积极性,时间一久,学生就会认为语文是一门枯燥的学科,直接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改实行以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

一、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有一定的局限性

对于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来说,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深深的印刻在教师的心中,想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改正是很难做到事情,以至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重视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能力的发展置之不理。不仅如此,学校对于一位教师的衡量也是从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来做判断的,教师受到来自学校的压力和家长的压力,也只能够重视对知识的讲解,不考的内容并不会去过多的关注。这种大环境下,课堂趣味性被放到一个完全不重要的地位,通过趣味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以应试为目的的语文课堂上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完全不能激起学生上课的兴趣。因此教育体制是课堂缺乏趣味性的根本原因【1】。

(二)课外活动的时间受到了限制

对于一些初中生来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会对一些实践操作的活动感兴趣,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都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以至于有些时候会无限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所以对于不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活动,比如课外阅读、朗诵比赛、郊游等都被学校搁置,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扼杀,只能被禁锢在枯燥的语文课堂上望梅止渴。这就构成了教学双方的矛盾,也就抑制了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2】。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趣味性的措施

(一)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运用到了教育事业中,为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教学中,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细品味,有效的提高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比如,教学《小石潭记》时,教师借助画板勾画一副“小石潭”的美丽景象:鱼儿在清澈的石潭中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多媒体的形声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一般,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3】。

(二)注意学生情感的升华

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有大量优美的文章,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与作者心灵上的沟通交流,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如果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不理解,那么就属于盲目的阅读学习,不仅学习的难度相应的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很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要从情感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辅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如,教学《卖炭翁》一文时,学生要重點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话,教师提问学生“卖炭翁衣着单薄,但却希望天气更加寒冷,为什么?”“卖炭翁的内心想法和现实之前是否存在矛盾?”,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分析“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积极性,让学生看到社会的“黑暗面”,从而更加珍惜我们今日的生活。这会真正体现出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

新课改实行以后,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所以在教学时,教师要发挥出引导者的作用,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教学氛围,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契合点,适当联系,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自由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户外踏青,使学生在这种语境中对于所学习的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再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应该注重发挥词语语境的作用,强化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比如作者小时候在捕鸟时候的一系列描写动作的词语就非常形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刻理解,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整篇文章,这样学生的共鸣才会被激起【4】。

(四)要组织学生多多开展趣味活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进行野外郊游,让学生可以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时体会春天的美丽,通过自身的感受进而与课文内容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帮助学生对课文更加轻松的理解,这样很容易就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来说,初中是重要的教学时期,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增长自身的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不仅能够完成学科素养的综合发展目标,还有助于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喜平.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3):155-155

[2]王徐.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J].教育界,2015(17):95-95.

[3]廖鲁文.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学园,2014(8):122-123.

猜你喜欢
卖炭翁趣味性初中语文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卖炭翁
中唐时期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幸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卖炭翁的艰辛与贫寒
以画之名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趣味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