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探究

2019-09-10 14:02李丹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档案管理

李丹

摘要:图书馆从来都不是高校的形象工程,而是学校的灵魂和缩影。随之科技的提速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也为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活力。作为高等院校的书籍、文献的集聚地,图书馆的不仅一直扮演着重要的文化引导者角色,也一直在默默的为学生、老师提供学习和工作的提供养分供给。尤其伴随科技的促动,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革,作为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更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工作理念和服务方式,做好图书档案资料的规范和管理。鉴于图书馆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笔者在此简要论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人员都应具备哪些素质,以期为推动新时期高效图书馆建设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

引言:新形势下,面对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高校的图书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受众的需求在提升,一方面,学生和老师希望能就某一领域得到专业的图书推荐,相关内容也最好是进过整合处理的;另一方面,图书需求方也希望自己的阅读需求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满足,自己所接受的内容与需求匹配度是高度重合的。这就要求高效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即具有图书专业知识,又具备一定对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掌握,不仅能够及时地掌握信息、传递信息、利用信息,还能够对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匹配,进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益,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一、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1 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

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既是一项专业性工作,也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作为图书档案的整理、收集、传播和推广的主要力量,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较高的思想品德修养是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内在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坚持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始终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政治立场坚定,并能遵守国家的政策法规和社会公共道德,遵守图书档案资料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1]。

1.2 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我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它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本行业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是本行业工作人员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它既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3]。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进取心是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首要的思想品质。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认识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克服懈怠、怕难、怕累的思想,时刻坚持“心系受众、乐于奉献、恪尽职守、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切实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且自觉自愿、全方位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1.3 沟通能力及行为素养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是通过向学生、老师等手中提供高效服务来实现的,它也是图书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因此,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素质是一名合格的高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必备的[2]。

二、大数据时代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升素质的策略

面对图书馆遇到大数据时代,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应不断深化服务,提升基于用户实际需求的服务能力,将传统资源型服务转为创新服务,与此同时图书档案管理人员应:

2.1 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领域不仅要“专”,还要“博”,其知识结构和能力应紧跟当前大数据时代的发展速度,不断拓展和深化自身知识面,通过对新知识、新信息、新领域的掌握和积累,尤其是加强对本校各专业领域知识的拓展学习,以期能够为受众提供更准确、高效的服务,以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充分发挥创造性,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图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

2.2 升级和更新专业知识

图书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注重包括采购、验收、编目、保养维护、查阅等项目在内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实际操作,善于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总结,改进工作方法,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培训、进修及自学等形式,对时下图书档案管理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学习,了解和掌握图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最新趋势。

2.3 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掌握你

大数据时代,高校中的图书资料也不再仅以纸质形式进行管理和保存,而是电子文档,使图书档案资料的使用更加便捷,管理程序规范化和专业化。为加快各类图书档案资料数字化、信息化进程,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知识及操作能力,要熟练包括计算机操作、系统使用与维护、检索技术等各类现代化技术。

2.4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在工作中始终细致、耐心。一方面,对图书档案资料管理要认真仔细;另一方面,对读者的各种需求更要施以耐心。由于图书档案资料服务对象受众广泛,学生、老师面对不同的专业所需要查阅材料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类突发事件也时常发生,工作人员在对待读者时应做到百问不厌、百拿不厌、百换不厌。

2.5 不断提升工作能力

社会快速发展,不仅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于高校教育工作的的图书档案的管理人员的自身服务及工作方式也需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只有转换思维模式,对自身的工作性质和服务有清晰的认知,图书档案管理人员才能摆脱定式思维影响,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在文献、书籍档案资源服务中,热情、主动、积极地工作,勤于思考,进以养成应对新情况、解决各类问题、开创高校图书服务新局面的能力,顺应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三、结语

面对大数据时代,广大高校师生对图书档案服务工作有了更高要求,进而也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图书档案管理从业者只有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用心服务师生,秉持“锐意进取、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图书档案管理员,在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中發挥自己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多聪.“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档案信息服务中的应用探索[J].档案与建设,2015(23)

[2]肖惠敏,大数据环境下图书档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北京出版社,2015

[3]李扬.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图书档案管理利用服务探究[J].办公室业务,2016(12)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新农村建设形势下卫生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
档案管理现代化中档案管理原理的运用分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