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下降管焊缝缺陷的处理及预防

2019-09-10 14:11芦军
电子乐园·中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结论预防措施

芦军

文摘:分析火电厂的锅炉汽包下降管焊缝存在缺陷,提出锅炉焊缝的处理措施及办法,分析焊缝缺陷原因提出预防措施。

关键词:汽包;下降管;角焊缝;预防措施;结论

【概况]

一、设备概况

某电厂锅炉是北京锅炉厂设计制造的B&WB-65/3.82-M型锅炉,该炉为二型室内布置单汽包,单锅筒固态排渣,自然循环式的煤粉炉,制粉系统为钢球磨中间储粉仓及热风送粉,正四角直流式燃烧器,省煤器和管式空气预热器各为双级交替布置,汽包内部采用旋风分离器,锅筒内径为1400mm,壁厚38mm,材质20g,锅筒下部采用由四根(D273×8mm集中下降管,过热器汽温调节采用自制冷凝水喷水减温器装置.2004年1月投产。

二、问题的提出及解决办法

2012年11月17日对锅炉进行锅炉外部定检,对汽包下降管焊缝检查:①锅炉左侧第一下降管角焊缝,渗透探伤发现焊缝边缘汽包侧半圈11处断续裂纹,单个长度5-10mm。②下降管角焊缝边缘2-3mm深的整圈凹槽,即应力集中部位。焊缝存有11处断续裂纹,与厂家制造综合工艺处联系。

(1)打磨缺陷:砂轮打磨去除裂纹,注意打磨角度和力度,不要因过度打磨而损伤母材,用角砂轮或锥形小铣刀头均可。应边打边磨边做着色检查,确定无残留缺陷。

(2)凹槽填补焊:如果裂纹打磨深度≥3mm,应与凹槽同时补焊(焊条牌号:E5015,规格φ3.2焊条烘干350℃,1小时焊前放人保温筒),补焊处周围20mm范围内无油锈。焊前预热温度≥100℃,范围:补焊处周边300mm(氧乙炔火焰烘烤,时间不小于1小时,该温度保持到焊接结束)焊接规范:焊接电流在90-121,电弧电压为22-26伏,直流反接。

(3)焊后立即去氢:使用氧乙炔火焰烘烤或电加热到300℃、1小时预热,然后包裹缓冷(裂纹打磨深度小于4mm时不需要热处理)修磨焊道后着色检查。

(4)局部热处理(当裂纹打磨深度≥4mm时),履带式加热片或电热绳、接触式热电偶、温控柜、记录仪、包裹用保温棉,加热范围:焊缝两侧(汽包及下降管)各200mm。保温温度:620℃+15℃,时间1小时。升降温速度:427℃以上≤150℃/小时,降温至427℃以下断电,包裹缓冷。

(5)热处理前后各做一次着色检查。

1、焊缝的处理过程

1.1 下降管座焊缝沿汽包壁表面打磨累计长度达到380mm的弧长。

(1)主要对沿汽包壁椭圆面打磨6-7mm,见图①,经着色探伤后,所有裂纹都已消除。

(2)沿汽包母材打磨2mm,见图②,经着色探伤后,所有裂纹都消除。

1.2 对其它缺陷较轻的部位只打磨2-3mm,经着色探伤后,所有裂纹都消除。

1.3.根据打磨情况(现焊缝处还未进行焊缝圆滑过渡处理),发现裂纹可能焊接未熔合及热应力作用的结果,是否按照北京锅炉厂方案执行?与厂家制造综合工艺处再联系,反馈四条处理意见:(1)将凹陷处补焊到略高于图纸尺寸(1-2mm)。(2)打磨焊道形成圆滑过渡。(3)去氢处理,保持温度:300℃,保温时间:1小时。(4)磁粉或着色检查。

2、焊缝缺陷原因分析

1.焊接工艺上存在问题:主要指锅炉在焊接过程中,出现了未熔合,造成的因素有(1)电流过小,焊接速度过快。(2)施焊中焊条、焊丝、焊炬或火焰偏于坡口一侧,焊接电弧偏吹,使母材或前一层焊道金属未得到充分熔化。(3)坡口或前一层焊道上有油、锈和脏物,焊接时温度不够,未能将其熔化,产生夹层。焊接必须按照焊接工艺指导书执行。

2.锅炉运行过程中,金属材料的工作温度或膨胀系数有差别时,各部分膨胀和收缩会相互约束而产生附加温度应力即热应力,如果温度发生变化,热应力也随之变化,同时伴随着弹塑性变形的循环,塑性变形逐渐积累引起损伤,最后导致破裂,构件热应力与动态和静态的机械应力叠加在一起发生作用,温度变化速度快,变化的幅度较大时,一次温度循环所形成的热应力就会超过材料的断裂强度,产生裂纹最终形成断裂。

3:锅炉受热不均,导致较为严重的“热疲劳”。“热疲劳”现象在锅炉运行过程中逐渐被重视。“热疲劳”破坏主要有以下特征:(1)宏观特征管子外壁有较厚的氧化层,热疲劳裂纹尺寸较小,呈现两种现象,一种是丛状平行横向裂纹,一种网状裂纹。(2)热疲劳部位取样作金相分析,发现晶界状态对热疲劳强度的影响也很大,沿晶界分布的大块析出相降低热疲劳强度,裂纹易沿析出相扩展。

汽包的温差是形成热应力的主要原因,运行形成汽包温差的现象有:

(1)锅炉在启动期间,汽包蒸发区的水循环尚不正常,汽包上壁与蒸汽接触,点炉初期不切换油枪,水冷壁局部受热不均,水循环不畅。

(2)锅炉停炉降压的过程中,锅炉水位上至+200mm,开启省煤器再循环后,炉水温逐步降低,低温水加速对汽包下壁的冷却,使汽包上下壁温差增大。

(3)M炉带压放水时,按照壓力0.5Mpa放水进行干式保养,开启空气门、排汽门,汽包上壁蒸汽流动快,造成汽包上下壁温差增大。

(4)锅炉紧急停炉后,汽温、汽压降速度快,特别是受热面泄露后,水位无法保持,汽包上下壁温差增大。

(5)锅炉出现紧急冷却时,启动引风机后受热面得到冷却,汽包下部壁温先冷却,汽包上壁逐渐冷却,温差迅速增大,对汽包危害较大。

(6)汽包本身存在设计、制造缺陷,安装保温不好等因素。

5、预防措施

1.熟练掌握焊接工艺的四个环节即(1)环境温度(2)预热要求(3)焊接对材质工艺要求(4)焊缝返修。

2.锅炉升温升压缓慢避免汽包热应力形成,按照规程做好防范措施:

(1)严格控制锅炉上水温度。

(2)锅炉启动或停运,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加强排污,形成良好水循环,油枪定期轮换,控制汽包壁升温1℃/分钟,按参数滑启、滑停。

(3)停炉后必须紧急放水处理,将汽包压力降到LOMpa,饱和压力低,汽包壁温温差越小,另外,在滑停时将压力降的越低越好。

(4)在锅炉带压放水时,在停炉后不采取任何降温、降压措施,从停炉到压力将至0.5Mpa,需要保持20小时后,带压放水。

(5)锅炉受热面漏泄造成紧急停炉,水位不能维持,最后一次补水将汽包充满水,严禁紧急停炉,采取紧急冷却措施,加剧汽包壁温差增大。

(6)汽包保温不良,按照锅炉保温工艺重新保温。

(7)温度变化幅度增加,材料热疲劳强度下降,破裂所需要的热循环次数会减少;热循环上限温度对热疲劳强度影响很大。若温度变化幅度不大,平均温度提高,热疲劳强度也会降低。高温下应力松弛显著,塑性变形增加高温下塑性变形会促使析出相沿晶界析出的速度加快。氧化和腐蚀环境降低热疲劳寿命。

参考文献

[1]李彦林.燃煤锅炉积灰结渣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

[2]周昕.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失效分析与防护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年。

猜你喜欢
结论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某型无线电高度表电源模块失效分析
浅谈矿斜巷小绞车运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结论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