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初探

2019-09-10 00:22杨霞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9年7期

杨霞

摘要:要让整本书阅读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应当建构符合学情和校情的校本课程,培养好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小学中段读前推荐课的基本流程为:激趣——畅读——赏析——预测——记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应以学情为出发点,行之有效地给予学生阅读指导,切实实现对学生进行读前激趣、引发其阅读期待的目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读前激趣;品味语言

自2015年起,我们学校就把整本书阅读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力求实现让学生“每周阅读一本书,一年读完近30本书,六年阅读近200本书”的目标。通过前期的实践研究,我们探索出了读前推荐、读中指导、读后交流三种课型。其中,读前推荐课的作用非常关键。读前推荐课旨在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由此让学生走向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下面,就以小学中段读前推荐课为例,说明其基本流程。

一、激趣——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作为一门校本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目标中最关键的步骤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每本书的阅读初期,我们都会以“激趣”为主。

设置悬念是读前推荐课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图片赏析(封面、插图等)、作者介绍(照片、文字、荣誉、文坛对作者的评价等)、书评、目录、片段试读、问题质疑等方式,大力激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例如在推荐《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时,教师先出示封面图,请学生认真观察,猜猜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然后,教师分别介绍小豆豆和作者黑柳彻子,再揭示两人之间的关系,学生听了之后既震惊又诧异。接着,教师顺势出示这本书的相关介绍,学生看完后都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小豆豆在巴学园里的故事,这为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二、畅读——自由阅读,畅所欲言

本环节采取自由开放的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进行阅读,然后畅谈读后的感受,由此产生课下阅读的兴趣。

仍以《窗边的小豆豆》为例:在悬念激趣环节之后,学生已经对这本书有了强烈的兴趣。这时,老师让学生自由地阅读,自由地交流。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我好羡慕小豆豆,可以在电车教室里上课!”有的说:“小林校长居然听小豆豆说了4个小时的话也不觉得厌烦,真有耐心!”……毫无疑问,学生已经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三、赏析——你读我赏,品味语言

教师选择书中一两个最精彩的片段,请学生认真阅读后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先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再有感情地读一读,体会作品的精彩绝妙之处。

以《繁星·春水》为例。在赏析书中的几首小诗时,教师先请学生自由地读一读,然后指名来读。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首,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谈谈读后的感受,以及由此想到的画面等。之后,教师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选中的诗歌,深入品味诗歌优美的語言,感受其中幽远的意境。最后,教师鼓励学生自己也试着写几句诗,再来分享交流。如此,诗歌便悄悄走进了孩子的心里。

四、预测——放飞想象,大胆推测

“预测”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策略,本环节由教师先出示书中最有趣的情节或可以“补白”处,再引导学生自由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预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

例如阅读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时,为了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设计了“补白”环节。我对学生说:“绘本的第一页和第二页是没有文字的,只有两幅图画。大家先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人们都在干什么。”我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结合画面的内容配上几句简单的话。学生也的确不负我望。有的说:“在风和日丽的一天,咪咪和她的家人一起在森林旁边的草地上野餐。咪咪非常开心,跟爸爸妈妈打过招呼之后,就骑上自己的小自行车顺着小路去‘探险了。等咪咪骑到一处拐弯的地方时,她远远地看见了一只大猩猩。”有的说:“一天,咪咪骑着自行车带着自己的布娃娃出来兜风。她骑到一片森林里,忽然看见了一只大猩猩。”……看,孩子们的想象多丰富,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把从画面中获取的信息排列组合,变成了故事开头。

五、记录——创意设计,学会积累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某本书的“创意阅读存折”。学生在“创意阅读存折”上列出每天的阅读任务,督促自己按计划阅读,即每天主动“存款”。这样可以确保学生一周读完一本书,且能读有所获。需要说明的是,“阅读存折”的内容可依据所读作品的篇幅灵活制定,不要过于烦琐,应力求简洁明了,避免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费时费力。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创造性,千万不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是负担、是“老师逼我”完成的任务,若学生产生抗拒或厌烦的心理,他们在以后的语文学习道路上可能会走得很艰难。

自实施小学中段读前推荐课流程以后,我校学生的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实践证明,小学中段读前推荐课流程更加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更能够唤起学生内心对阅读、创造、想象和展现自我的渴望,实现了读前激趣、引发阅读期待的目的。教师应该加强对小学中段读前推荐课的研究,为学生阅读整本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韩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