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贡蕉枯萎病的发生和综合防治技术探究

2019-09-10 22:23王启华
今日农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枯萎病防治技术

摘要:隆林各族自治县2001年开始引进西贡蕉种植,到2014年在全县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中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面积最大、并设立了2个大的种植基地,近年来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出产量明显下降,通过实地探查发现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的西贡蕉种植基地中有大量枯萎苗株出现,可以初步判断为由于枯萎病致使西贡蕉出现产量下降的形势出现。因此,本文将以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出产西贡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探究挖掘西贡蕉枯萎病的原因并总结归纳出可以顺利解决并预防该植物病理出现的综合防治技术手段。

关键词:西贡蕉;枯萎病;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6.6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隆林县平班镇地处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边缘,海拔400m左右,年平均气温20.2℃,雨量1800mm,由于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和温度等方面都十分适宜蕉类作物的种植,蕉类年种植面积几乎占据隆林县的一半以上,因此平班镇成了隆林各族自治县蕉类作物的主要出产地区。但是近年来,平班镇的西贡蕉有所减产,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经过实地探访,在平班镇的西贡蕉种植基地园区内发现大量枯萎病株,并且有快速蔓延,普遍拓展并对西贡蕉整体种植基地园区的产生不良影响的趋势。了解造成平班镇西贡蕉枯萎病的病理原因,并研究出解决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的解决方案,更好地为今后预防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提出防治技术手段。

1西贡蕉枯萎病的症状

西贡蕉枯萎病专业学名叫巴拿马病,主要是由于在广西地区西贡蕉本身感染镰刀菌所产生的毒素而产生的,可以经由土地传播的检疫病害。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常见的主要特征分为两种,一种是西贡蕉从植株根部的叶片边缘出现明显变黄,由此向叶片内部进行延伸,最终西贡蕉叶片倒垂型枯黄萎缩,这种形式是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植株经历了自下而上,叶片从黄色到褐色并最终枯萎的过程。另一种是西贡蕉的假茎的根部发生开裂并黄化的形式,这种是从西贡蕉植株的根茎处感染镰刀菌产生西贡蕉枯萎病,并由外而内逐渐扩散最终导致整体西贡蕉植株的枯萎的病理特征。

2西贡蕉枯萎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

引发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是由于西贡蕉植株感染镰刀菌群,是一种土传的作物灾害。镰刀菌从西贡蕉植株根部进入,释放对西贡蕉植株的有害物质,通过西贡蕉植株导管进行扩散,促使西贡蕉维管束的感染坏死,进而引发西贡蕉枯萎病株周边的土壤、水源都遭受镰刀病菌的感染侵害,最终会造成西贡蕉植株种植基地园区内更多西贡蕉植株感染枯萎病。西贡蕉枯萎病主要病因是镰刀病菌在土壤存活期较长,且容易在偏酸性且潮湿的土壤环境下存活。阴暗潮湿的土壤环境能够为造成西贡蕉枯萎病产生的重要病菌的快速繁殖。因此,在此类地区西贡蕉种植环境下西贡蕉植株容易感染枯萎病。

3西贡蕉枯萎病的综合防治策略

由于广西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和湿度都适宜种植蕉类作物,全区存在大量的蕉类作物种植基地。但是西贡蕉枯萎病作为一种土传的作物病害,难以做到根治。通过在各市县蕉类作物种植园区的实地探访,同时根据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的病理症状、病理原因和病害的发生规律进行深入探究,以西贡蕉种植园区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归纳出适宜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种植园区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治理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的相关技术手段对策。

3.1做好种苗检疫工作

西贡蕉枯萎病作为一种经由土壤进行传播的作物病害,尚且没有可以从产生病症根源进行解决的办法,所以行之有效的防治,做好种植地西贡蕉植株种苗的检疫工作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种苗检疫工作主要是当西贡蕉植株允许种植之前,相关西贡蕉植株种苗的作物检疫工作人员,应充分对每一株获取的西贡蕉植株种苗进行枯萎病的检查,防止感染有镰刀病菌的西贡蕉植株混入其中,从种植西贡蕉植株种苗的源头上避免西贡蕉枯萎病出现的可能,实现西贡蕉植株种苗检疫工作的圆满完成。与此同时,对于从其他地区外市县所引进的西贡蕉植株种苗更加需要增强西贡蕉枯萎病的作物检疫工作的严格程度,对检疫过程中发现感染患病植株及时进行销毁,严防死守,从种植西贡蕉植株种苗的开端就杜绝西贡蕉枯萎病的传播。

3.2农业防治

西贡蕉枯萎病在农业方面的防治策略主要是将西贡蕉植株种植基地中的园区土壤进行规划治理。对于西贡蕉植株种植地区的根本要求进行分析,主要需要灌溉面积和灌溉程度优良的土壤区域,能够有效地保证西贡蕉植株正常生长所需水分的供给,也能自然合理的排除土壤中多余水分,减少引发西贡蕉枯萎病的镰刀病菌滋生。对于土壤方面的农业防治要求是定期检查土壤的质量和疏松程度,提供通风干爽的西贡蕉植株种植环境,借助太阳光直照的杀菌消毒功能,有效控制西贡蕉枯萎病病原镰刀菌的出现。西贡蕉种植园区基地工作人员应充分考量土壤肥料的补充供给,所以在实际划定西贡蕉种植范围的面积需要按要求严格控制,在限度允许的范围内调节土壤酸碱度水平,从造成西贡蕉枯萎病根本致病原因层面上更好地抑制镰刀病菌的生长,进一步完成西贡蕉枯萎病的农业预防治理策略的使用。与此同时,西贡蕉种植基地管理人员应该注意检查该西贡蕉种植基地园区过往有无出现西贡蕉枯萎病,严格控制西贡蕉枯萎病的出现。

3.3化学防治

隆林各族自治县西贡蕉枯萎病的主要化学手段预防治理措施的开展主要是借助化学药剂的使用,比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的西贡蕉种植基地的对比实验中,通过设立2个西贡蕉种植对比区,其中一个西贡蕉种植对照区使用多菌灵通过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药液,完成化学手段预防治理西贡蕉枯萎病的试验过程,另外一个西贡蕉种植对照区不用任何药物浇灌土壤,任由不用药物试验对照区内的西贡蕉植株自由生长;用药对照试验区域内部采用浇灌的方式打湿预计西贡蕉植株根部附近区域的土壤范围,做到行之有效的祛除镰刀菌的存在。随后可进行药剂调换,采用疗效侧重点不同的化学药品保证西贡蕉植株生长过程不受病毒细菌的侵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西贡蕉植株枯萎病的发病可能性。不用药对照区因为不使用任何药物的化学防治手段,西贡蕉植株的枯萎病传染比使用的药物的区传染速度快。除此之外,通过西贡蕉植株种植基地园区工作人员的实际种植活动的开展检测工作,进行不断研究和学习,通过使用生长速度法,对有可能抑制病毒细菌生长,减低西贡蕉枯萎病患病概率,但对实际西贡蕉植株生长不会产生影像的多种化学药剂进行多次对比实验,通过改变化学药剂之间的含量配比,最终通过借助药剂使用的相关技术手段达到化学预防治理西贡蕉植株患枯萎病的目的。

3.4生物防治

目前,西贡蕉植株种植基地园区的种植管理工作人员已经对西贡蕉种苗的种植环节已经充分完成精心检验挑选、定期检查管理种植土壤、借助化学药剂肥料等多重对策技术手段展开对西贡蕉枯萎病的预防治理工作,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没有达到理想要求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明显看出当前在西贡蕉的枯萎病防治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和进步的空间。因此,随着作物专家学者的不断研究,最终在预防治理西贡蕉植株枯萎病方面引入了全新的概念和技术手段,即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完成西贡蕉植株枯萎病。也就是说,通过引入对产生西贡蕉植株枯萎病的病原有抑制作用的,可促使西贡蕉植株产生抗体作用的细菌种类,从致病细菌角度上有效地影响镰刀菌的生长,从而达到生物防治西贡蕉植株枯萎病的目的。

4结语

通过对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平班镇西贡蕉枯萎病的实际调查研究,充分知晓并能够准确辨别西贡蕉枯萎病的病症特点,采用深入研究的方法手段了解到主要造成西贡蕉植株患枯萎病的成因和病原体是镰刀菌群产生的毒素。与此同时,也随着西贡蕉枯萎病調研工作的深入,准确判断并分析出西贡蕉枯萎病的发病时间和发病规律。通过以上实际现场调查得来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最终归纳提出四大方向的西贡蕉枯萎病预防治理手段为西贡蕉枯萎病提供对策和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吴代东,李小泉,韦华芳,等.粉蕉两年两造高效栽培及其枯萎病防控技术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8):1051-1054.

[2]陆楚月,马艳,王巧,等.绿色木霉TV41对尖孢镰刀菌FWO在西瓜植株空间分布和枯萎病防控效果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15(11):2159-2167.

[3]吴庆菊,曾会才,弓淑芬.放线菌WZ162菌株发酵液抗香蕉枯萎病菌稳定性研究[J].广西农业科学,2009(4):366-369.

作者简介:王启华(1980-),男,隆林,本科,助理农艺师,研究方向:西贡蕉,茶叶。

猜你喜欢
枯萎病防治技术
辣椒枯萎病生防木霉菌T21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阿山甜瓜枯萎病、白粉病发生与防治技术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83增抗剂防治西甜瓜两种病害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