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情境中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及其引导对策

2019-09-10 03:11张剑
新闻前哨 2019年6期
关键词:意见大学生

张剑

[摘要]网络情境中大学生意见的话语表达匿名与实名并存,内容开放多元。针对这种情况,引导者应该遵循网络的传播逻辑和运行规律,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校是栽体”的观点,从“肯定——否定——肯定”等各个不同阶段来不断把握和提升大学生的意见认知层次与话语表达水平。

[关键词]网络情境 大学生 意见 话语表达 引导对策

网络情景中大学牛意见的话语表达所面对的环境是多元呈现的,所面对的思潮纷繁复杂,其表达内容和形式也异彩纷呈。网络情境中大学生的话语表达究竟存在哪些形式?内容上具有什么特征?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又该怎样来进行正确引导呢?本文试图回答上述问题。

一、网络情景中大学生意见话语表达的实质

在“互联网+”思维改变现实世界一切的情形下,如果仍然以自我为中心,仅仅把互联网看成一个渠道、一种手段,这显然是难以为继的。[1]对网络情境中话语表达的相关研究,主流遵循的恰是沿袭经验学派的路径:以5W内容为基石的控制研究。如内容研究中的“草根话语的嬗变”、渠道研究中的“媒介庆典”、效果研究中的“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这些结构功能主义为导向的研究范式始终占据着当前我国传播研究主导地值。[2]而将媒介视为内容,将技术提高到与内容、渠道、效果研究同等重要的媒介技术这一传播学研究路径,涉及极少。华人传播学者圈中,仅有郑永年(《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黄旦(技术不仅是工具,更是关系)等部分學者涉猎较深。

关于情境的研究,从拉斯维尔的“5W模式”到布雷多克增添了具体环境和传者意图的“7W模式”。拉斯维尔、布雷多克将人类传播的清晰图底结构性的呈现在世人面前,但却忽视了民族文化的传统、情境呈现的具体形式,以及在网络状况下,呈现出的新的变异。诚如李彬教授曾言,“从传播研究的实际看,传统文化似乎不像被弘扬,而倒像被拉到国际博览会上去被拍卖,让人总感到有种说不出的不伦不类。[3]”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鲜明意识到了“西方理论”与“中国经验”的这一问题。但从文化的传统人手分析传播的具体情境,仅有王贵斌等的“媒介情境、社会传统与社交媒体集合行为”、[4]邱新有等的“乡村说服传播的三重情境”[5]等论述。

本文即沿着上述路径,讨论在网络情境中大学生意见的话语表达及其引导问题。研究视角摒弃传统的将网络视为渠道的内容研究,而是将网络视为内容的新的分析框架。因此,笔者认为,具体网络情境中大学生意见话语表达的实质即是建构或表征了当下大学文化传统中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二、网络情景中大学生意见话语表达的现状

(一)匿名中的话语表达

众所周知,QQ群里的对话,是实名的。但腾讯最近推出了00群里匿名聊天的功能,学生在匿名的状况下,可以在群里自由发表言论。

例如,国内某高校出于满足广大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在学生业余时间安排了一些相应的专业讲座。于是,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班级QQ群里发布信息,要求所有同学按时参加,舆论却在学生群体中发酵,学生意见表达的多元,令人叹为观止。当灭负责安排的教师发布完讲座通知后,随即就有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匿名表达:

【匿名】大蒜

一场讲座能学到什么呢,去了很多都是睡觉而已

【匿名】牛蒡

你们这样真的好吗?

【匿名】大蒜

上次去了的人都可以看看,大片都在睡觉,这样有用么

(二)实名中的意见诉求

仍然以上文提及的这个讲座为例。当天,有部分学生提前到达现场,却由于场地偏小,将小小的场地围得水泄不通:陆续赶来的同学,无法进入会场,讲座中途校方安排的签到,学生无法走开:连续多次的讲座,学生被校方安排到各个楼层,搬椅子,会后,又要求听讲座的同学搬回。等等。按捺不住的部分同学,在会议的现场,就在班级的群里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院为何每次都安排这么小的会场?如果需要我们来申请大一点场地,我们可以主动帮助学院”……

此时言语更为激烈的同学出现了:

“你们不知道吗?我们只是陪衬,只是那一张张新闻图片背后的背景”……

好心的同学出来劝说,却被言辞激烈的同学嗤之以鼻:

“同学,请注意!这里不是拍马屁的地方,如果是拍马屁,请自动回避”……

难以想象这是一群实名的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对话,言谈间的话语交锋激烈让人触目惊心。同样的一个事件,不同的两个案例,一个匿名,一个实名。由此可见,网络情境中大学牛的意见表达不时流露出偏激,义化传统中的师牛观在特定情境中被冲击得七零八碎。网络文化的多元造就了大学生思想的独立。今天的大学生面对“师道尊严”惶然不顾,敢于公开质疑。

三、网络情景中大学生意见话语表达的引导对策

(一)应该遵循网络的传播逻辑和运行规律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技术早已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技术本身已成为了一种关系。技术即是讯息。[6]技术具有偏向性,技术的偏向导致文明的偏向。[7]技术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通路,而是促进社会的进路。技术具有某种“外在独立性”,而这种性质是人无法控制和干涉的,技术本身已经成为一种环境,并代替了旧的环境。[8]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形态,并非是一种可清晰探索的结构。互联网是一个“高雅的、无等级之分的根茎状全球机构模型”,[9]它是流动、开放的。因为结构暗含的是一个中心,一种权力的集中。将互联网视为结构的内容研究,仍然探讨的只是互联网的一种形态,它只是一种表征,还不足以对人产牛根本性的影响。

互联网是一种流动的空间,网络与链接以无计划、杂交的模式大范围的增生散,没有中心点,没有组织原则,也没有等级结构。[10]网络这种平等、开放的运行逻辑,“不是命令的逻辑”,[11]是对青年学生影响的根本动因。

如今在校的大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而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平等、去中心的逻辑,恰恰是上述案例中最鲜明的特质。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老师主体,学生载体。即使教育理念不断进步的今天,在学校教育中,老师仍是引导者甚至主导者。上述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本身表述的前提,就将自己视为与老师平等的关系,不是将老师视为中心。这种思维方式的形成,与如今的95后的大学生,生活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无关系。

(二)要树立“学生主体、我是载体”的观点

面对学生如此偏激的表达,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和学校,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自己为载体的观点,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与学生进行对话、讨论、商榷。以平和的心态,与其进行对话,不可盛气凌人,更不可居高临下。因为好的教育,是“心与心的抵达”。[12]以平视的视角,及时有效的告知讲座的目的、意义。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勇于改正,尊重并理解他们的诉求,处处以学生的依归为依归,只有这样。师生关系的构建,才不至于发生矛盾与冲突。

当然,上述案例中学生的理解与学校的初衷背道而驰,学生们认为讲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意见表达则是另外需要探讨和深思的话题。案例中负责讲座安排的教师的有效面对是一方面。但关键的是后期的引导。这一案例引发的核心问题,是网络情境中学生的意见诉求与表达,已经明显出现了偏激。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三)提升学生的意见认知层次与话语表达水平

如今95后的大学牛,主体意识比较强,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主体意识不是偏激的表达,个性不是共性的对立面,如何让学生理性、合理的表达诉求?笔者认为大概有三个层次的问题。

青年大学生步入大学,思想境界、意见表达,概言之,有如下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对既有的认识和逻辑,认同,认可,学习,吸收。这是学牛在高中阶段以前,甚至步人大学,还会走相当长的一段路的层次。

第二个层次,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开始反思,开始批判,开始独立思考,开始表达自己所认为的“新知”。即现在学生群体中,对于制度性安排的反讽,对于集体事物的漠视等等,不一而足。位居第二层次的同学,往往会受到第一层次的青睐,但第一层次的同学,往往是不会主动发声的一群。第二层次的同学,在牛活群体中“洋洋得意”,白认为是制度的对立者,学生心中的拥护者,自会走上了一条“语不惊人死不休”之路。因为,在内心深处,他觉得我是正确的。他有依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第三個层次,是逾越了前两个层次。既掌握了知识存在的方法,又掌握了反思批判的精神。意见的表达,可以用理性的层次进行捕述。表达而不表演,建议而不责难,评价但不否定。

而上述学牛表达的问题,恰是第二个层次出现的问题,应该及时将学生从第二个层次向第三个层次进行引导。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所在。

注释:

[1]喻国明:《媒介融合转型中的三大创新,新融合·新思维——第九届《综艺》新媒体高峰论坛

[2]孙玮、黄旦:《超越结构功能主义:中国传播学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新闻大学》2012年第2期

[3]李彬:《反思: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困惑》,《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4]王贵斌、[美]斯蒂芬·麦克道威尔:《媒介情境、社会传统与社交媒体集合行为》,《现代传播》2013年第12期

[5]邱新有、章绍甫:《论中国乡村人际说服传播的三重情境》,《现代传播》2011年第12期

[6]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8]商娜红、刘婷:《北美媒介环境学派:范式、理论及反思》,《新闻大学》2013年第1期

[9][10][11](美)约翰·厄里:《全球复杂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柴静:《看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猜你喜欢
意见大学生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评“小创”,送好礼
让人大审议意见“落地有声”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