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雕刻写实手法的应用探析

2019-09-10 08:22陈加国
天工 2019年3期

陈加国

[摘要] “木者,春生之源”指木是生命之源,发自春天。在五行学说中,木代表东方,代表生生不息。古人伐木取材,建造房屋,打制家具、器物,生活中无不与“木”息息相关。儒家思想倡导“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人在建筑及陈设等方面追求这一境界,是因为发现了“木”是与自然融合的最好介质。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依然对“木”有着深厚的情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展现历史先贤们的聪明才智,颂扬优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生生不息的文化追求和艺术创新精神。从传统家具的装饰题材上可以看出,追求幸福吉祥基本贯穿了整个装饰图案的内容。这些寓意吉祥的图案通过写实手法雕刻于红木之上,彰显了红木家具的精致古典与华贵大气。

[关键词]红木家具;红木文化;写实手法

红木家具之所以从古至今备受推崇,除了用材考究、结构严谨、造型优美这类为大众所熟悉的特点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雕花。雕花是红木家具大放异彩的一个关键,丰富多样、形态各异的雕刻图形使红木家具有别样的活力与生命力,提升观赏性价值,更能凸显红木家具的古典华贵之美。本文详细阐述了红木家具雕刻的写实手法应用,为广大红木家具爱好与收藏着提供一些了解。

一、强化红木雕刻表现力

写实手法是中国古典家具中极具代表性的雕刻表现形式之一。该类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行刀运凿尽显精巧细腻、飘逸灵动,使红木文化底蕴更为丰厚,作品的艺术表现力更强。这也极为考验木雕师的技艺与审美品位,写实雕刻往往可以通过加强红木家具雕刻图样的表现力来具体彰显。

使用写实手法雕刻图样,精湛的技法表现出社会对至工至美的追求,它运用了精雕细刻的表现力、结合刺绣艺术、利用材质的特点及规划的起伏,来展示现实素材的真实性,通过运刀力度、角度的不同产生肌理效果与光影的多层次美感,使家具的细节完美、立体地呈现。在动物的毛发雕刻中,雕刻更精细、飘逸灵动,增加了红木家具的观赏性,同时也提高了家具本身的价值,可谓锦上添花,与高端红木材料可谓相得益彰。诸如工笔花鸟的一枝一叶、一翎一羽都需要在质地坚硬且细腻密实的红木上,方能更加生动流畅地体现出来。

二、行刀运凿见写实

一件作品开始雕琢,需要雕刻匠人得到原料后先设计,再打粗坯来简单地定出造型,看似简单的粗坯却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不仅是整件作品的整体构思,更需要的是比例协调,还需要耐心地去雕刻形体,由浅入深并要留有余地,这一步也决定了整件作品的层次感。老一辈雕刻匠人常说,雕刻的秘诀是慢减法,不能急求速成,而写实雕刻更是如此,大到整体形象小到毛发都要刻出真实感,这也是写实雕刻最为重要的技法之一。不仅要求刀法技艺熟练,更是需要那颗清晰细密的匠心。写实雕刻更注重的是修光,这是整个雕刻过程中最耗费时间也是最耐人性子的一道工序。不仅注意力要集中,还要掌握刀工技艺的轻重,不然细微的镂空细节一定经不起过重的刀法。惊叹的是这么小的金蝉脚部的微毛都刻画得如此真实。为我们呈现工艺的雕刻匠人背后少不了时间与汗水,不知不觉走过了大半生的路程,他们为中国雕刻文化传承默默地做贡献。可以说,行刀运凿见写实,更能展现的是紅木雕刻大师们在精进的技艺当中投入的时间、精力与心血。

雕刻师们通过写实手法将形形色色的纹样展示在红木家居上,使图案与红木本身彼此交融、互相成全。红木材料的珍贵性和图案精雕细镂的奢华精致以及雕刻师们达到极点的技法相辅相成,使得红木家具艺术品都千金难得,上乘佳作更是被一众收藏家奉为珍宝。刀为笔,木作帛,写实雕刻手法的精巧细致提升了红木家具的收藏价值。如此看来,细细品味中国古典家具的雕刻技艺,看出的不仅仅是匠人的才情,还有中国古典文化的神奇之处。如今,这种精美的红木写实雕刻艺术品风行红木家具行业,备受消费者推崇与喜爱,不但可以为收藏者带来艺术审美上的愉悦感,更为红木文化带来更大的市场价值,从而推动其不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长江.浅谈红木家具雕刻中图案语言[J].艺术科技,2014(5):124.

[2]金柏松.东阳木雕雕刻技法之探讨[J].浙江工艺美术,2009(1).

[3]罗子婷,罗易扉.中国艺术市场木雕市场巡礼之入藏正逢时投资需谨慎:徽州木雕鉴赏技巧与市场投资[J].艺术市场,2010(7).

[4]陈杰.木雕在现代家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