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漆树及漆器文化浅析

2019-09-10 08:22颉家瑞
天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漆器文化

颉家瑞

国漆,也叫生漆。因为它,舜、禹祭祀有了器皿。69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一只内红外黑、制作精美的木胎漆碗,改写了中国漆器文化的历史。王维在蓝田辋川曾写过《漆园》的诗,证实春秋战国的庄子曾任过管理漆园的“漆园吏”。而“曲水流觞”中的“觞”为古代盛酒器具,也叫“耳杯”,是用天然生漆涂木漆精制而成。

生漆的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是从漆树皮中流溢出来的一种乳白色液体,是我国的“国宝”。其主要产自我国中西部地区,为我国特产。《诗经·大雅·绵》中记载:“民之初生,自土沮漆。”《经义述闻》卷六中说:“漆县为唐之兴平。”即今陕西省兴平县,可见漆水名称的由来,无疑与漆树林有关。现陕西产漆量在全国生漆产量中占70%以上,为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秦岭,巴山地区的安康、平利、岚皋、汉中、宁强等地。

生漆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无数自然的洗礼和考验,一直延续至今。生漆是一种纯天然绿色无毒的环保涂料,以“涂料王”而著称于世,它有超耐久性、耐磨性、耐温湿性、耐腐蚀性、耐溶剂性、耐酸碱等特点,综合性能非常优。自秦、汉、唐以来,古代宫廷建筑、屏风、家居等皆用此做装饰,是特有的中国颜色,

生漆的药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漆树的药性及功用有详细的记载。开胃、抗癌、杀三虫、利五脏、轻身益气,使头发不白、耳聪目明等,可入汤。漆树根可治打伤久积(尤宜胸部伤)。其木心,功能行气,镇痛,用于治疗心胃气。其叶,洗净烘干,研为细沫,外用治外伤出血,疮病溃烂,并可治漆中毒。漆酶成分,可制成染发剂。漆树全身都是宝。

秦、汉、唐漆器工艺风格淳朴、雄健、丰满、简洁、流畅,主要用在宫殿建筑、家居、器具等,法门寺博物馆现藏唐供金银平脱漆碗。明、清两代是我国漆器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漆器的社会消费增加,由政府直接经营大规模的漆园,正如“一帶一路”中提到的中国漆器,曾经与丝绸、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享誉世界,它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华丽篇章。

现代漆园因循守旧,太拘泥于过去的雕、推、绘,满足于先祖留下的一些传统看家本领,而没有从现代大量的新发现新设计中革新漆艺方法。正如改革开放后,漆器行业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井喷”式发展,漆器成为国家创汇优秀产品,供不应求,当年的西安特种工艺厂,个人想买件产品,需厂长签字方可。通过外贸渠道将漆器远销世界各地,当时我国的汽车、电器不如国外,但国外没有几千年漆文化,所以传统漆器家具屏风、礼品等工艺产品供不应求。因此。

这样的格局在2005年后慢慢衰退,特种工艺厂在改制中停产了。2008年后外贸基本没有销售,内销售市场几乎是零。外销产品设计和国内日益改变的装饰审美格格不入,振兴漆器工艺只能成为愿望。年轻人不爱学,三年出不了师,没有储备人才,再加上没有适销的产品和市场,仅剩老匠人的情感坚守。

目前,国家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设置非遗专项规划,西安具有漆文化的辉煌历史,建议成立国漆文化博物馆,承载起复兴传统漆文化的重担,振兴长安故都亮丽的中国色——国漆。它曾装饰过世界最大的宫殿——大明宫,风采华章让世界各国顶礼膜拜,其中心文化从长安走向世界,到现在还影响着日本、韩国、越南等国。作为现在的传承地西安,应当仁不让地做好这件事,点亮最美西安,用国漆绘制美好长安。

猜你喜欢
漆器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谁远谁近?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
传统漆器的当代困境
山神漆器鬼斧神工的漆艺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